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时代意蕴

时代意蕴

时代意蕴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1篇、专利文献113篇;相关期刊243种,包括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等; 时代意蕴的相关文献由339位作者贡献,包括郝华、万泽民、冯荣光等。

时代意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1 占比:71.32%

专利文献>

论文:113 占比:28.68%

总计:394篇

时代意蕴—发文趋势图

时代意蕴

-研究学者

  • 郝华
  • 万泽民
  • 冯荣光
  • 刘宇
  • 叶必锋
  • 吴士存
  • 吴细玲
  • 周述杰
  • 夏自军
  • 孙翠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侯莲梅
    • 摘要: 培育爱国主义信念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表达了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对爱国主义境界的高层次需求,明确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定力和持守力的教育方向,强调了思想引领、情感升华、意志融入、实践强化的教育规律,表明了要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爱国主义信念是爱国之智、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对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爱得深沉、爱得彻底、爱得坚定、爱得恒远的集中表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需夯实爱国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推进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意志教育、拓展爱国主义实践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
    • 杜文彬
    • 摘要: 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意味着课程建设者要超越学科逻辑,转而关注每个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与面向未知世界的关键能力的习得。学校课程建设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理念的根本追求,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作为整合、重组三级课程的基本依据,将发展学生关键能力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质量标准。素养本位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应然路径是:在多元主体共同对话中,搭建开放的课程架构;遵循学生素养的发展规律,设立横纵关联的课程体系;面向学生多元学习经历,设计多样化课程实践。
    • 刘心; 吴虹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经历百年磨难,才得以成就今日辉煌。为人民寻求幸福、为民族追寻复兴是党从一而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基准,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精炼表达。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理论渊源的进一步思考,结合时代赋予的创新观点,使党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中谱写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华章。
    • 郭云航; 王志向; 高雅
    • 摘要: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必然选择。本文以政策文本为依据,对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进行梳理,发现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经历了雏形期、转型期、成型期三个阶段,并由此归纳出: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围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这一中心,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为目标,以实现师资均衡化为主要任务,以深化教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开放、多元、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依托,从而实现教师教育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和适应性增强。
    • 仲杉; 董鑫
    • 摘要: 大学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大学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意蕴与实践进路,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直观体现,也是新时期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举措,将为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实现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旨在创新大学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把高校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 张珍珍
    • 摘要: 在时代之交过渡之期的晚清,社会剧变,中西文化碰撞,二律背反,李鸿章,毁誉参半之人物,其家训因循与开拓并存。家庭教育坚持笃向传统经学和道德的固本之道,提倡教子正道,经书不可不读,传承孝悌、慈善、勤俭等传统道德。同时,迈出了接受“西学”的第一步,定位“西学”的器物之用,家庭教育中倡导学习西文,开启家庭教育更迭和嬗变。以史为鉴,在家庭中推进政治思想教育,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四个意识”;从传统家训中汲取营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家庭教育,这是李鸿章家训的时代意蕴和旨趣所在。
    • 王峰
    • 摘要: 党史学习教育既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更是在民族复兴伟大时刻凝聚人心,形成发展共识,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手段。而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党史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党史教育的时代内蕴既是百年历史发展下的总结与思考,又是民族复兴的智慧准备与必然要求。科学合理地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育人体系当中,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新要求、新方向。
    • 郑洁; 吴海静
    • 摘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是新时代党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生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论述,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熔铸于新时代党对“初心”的践行和教育规律的探索;其思想内涵包括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标的教育发展观、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的教育强国观和以解决人类教育发展问题为己任的教育责任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蕴,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提供思想指导,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为世界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孙路亮; 杨立志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以红色精神为核心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作为红色精神的高度融合,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精神作风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体现和彰显。在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红色基因显现出历史性、先进性和稳定性的鲜明特征。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要在系统阐发和充分挖掘红色基因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发挥其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和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中呈现出从载体开发到内涵挖掘、从区域传承到整体联动、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创新的路径特征。
    • 陈翠; 陈艾睿; 杜江红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为全国千万教师指出了明确的目标,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其中,“有仁爱之心”是好老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只有真心诚意地爱每一个学生,才会产生教书育人的动力,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高校教师的仁爱之心可以理解为爱己、爱人、爱物,具体表现为关怀、理解、尊重、宽容、奉献。促进教师仁爱之心的养成,需要其“内外兼修”,并进行科学而适宜的考核评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