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
施琅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27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3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台声、台湾研究集刊、炎黄纵横等;
施琅的相关文献由244位作者贡献,包括施伟青、徐晓望、王政尧等。
施琅
-研究学者
- 施伟青
- 徐晓望
- 王政尧
- 邓孔昭
- 万国智
- 何振良
- 俞风流
- 孔立
- 李天锡
- 林其泉
- 苏双碧
- 许良国
- 郑焕章
- 陈在正
- 乐毅
- 于斌
- 卢俊杰
- 叶昌澄
- 孙英龙
- 张家瑜
- 张晓红
- 施宣圆
- 曾纪鑫
- 李涛
- 杨选锋
- 楚欣
- 欧瑞木
- 王宏志
- 王铎全
- 粘良图
- 肖立军
- 郑维明
- 陆茂清
- 陈梧桐
- 青青李子
- 饶国斌
- 严文堪
- 严昌洪
- 任力
- 伍泽华
- 俞黎媛
- 傅衣凌
- 克石
- 冯春玲
- 刘凤云
- 刘小红
- 刘小龙
- 刘德鸿
- 刘慧颖
- 刘明
-
-
曾繁盛
-
-
摘要:
历史名人文化建筑遗产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象征和文化积淀,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历史名人文化建筑也应该有一些创新性的更新。通过对泉州市施琅故居的实地调研及方案设计,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前沿的设计理念探讨历史名人文化建筑遗产的改造设计,可为历史名人文化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策略参考。
-
-
汪朗
-
-
摘要:
凡物但沾官气,往往一步登天。就拿公孔雀屁股上的翎毛来说,其功用本为吸引异性,但是一旦脱籍进入官帽序列,便成了至尊至贵之物,非皇上恩准,贵戚勋臣也不得擅用。花翎从“过家家”转入官场,似乎有些偶然。康熙二十二年八月,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平定台湾,圣祖喜闻江山一统。
-
-
王雪岩
-
-
摘要:
台湾海峡复杂多变的天气和海况是施琅收复台湾时面临的一个严重困难.在其六次正式征台军事行动中,前五次均因“阻风”而告失败.在历时20年的收复台湾过程中,施琅通过对台湾海峡气象和水文的不断观察、摸索和实践,极为睿智地把第六次征台军事行动时间由冬春季改为夏季的阴历六月.最终,清军在澎湖之战中没有遭遇极端天气,避免了“阻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顺利攻取澎湖,在军事上取得了有利态势,对瓦解台湾郑氏集团发挥了巨大的震慑作用.
-
-
黄劲;
黄少强
-
-
摘要:
概述清代《敕封天后志》版画中施琅收复台湾和维护祖国统一的妈祖文化情境,展现征台海战图像中的"井泉济师""引舟入澳""澎湖助战""海岸清泉"等妈祖视觉营造过程.探讨妈祖志书里情节性叙事既是"成教化、助人伦"的宗教宣传工具,同时也是中华妈祖信仰传播的重要遗产,对于推动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交流及和平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
-
-
-
-
林敏1
-
-
摘要:
郑成功在明末清初之际高举“反清复明”的旗帜,坚持抗清,后于1661年驱逐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统治,收复了台湾。而施琅从郑成功的朋友反目成为对抗者,并在郑成功收复台湾22年后,使台湾统一于祖国。二人对收复台湾有着一脉相承的贡献。
-
-
戴高山
-
-
摘要:
家里曾经有一个老式摇篮。听母亲说,那是奶奶陪嫁过来的。所以,这老式摇篮里睡过父亲,睡过叔叔,也睡过姑姑;接下来,是姐姐、哥哥,后来是我;再后来,是侄女和侄儿;到我儿子、女儿的时候,这老式摇篮还在。当时,母亲也曾说过要取下来给孙子睡。但我的那一儿一女随便往床上一放就能睡着,所以,从他们开始,家里人就冷落了那个老式摇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