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

下颌运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7324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材料器械杂志、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2006年中国西部地区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会等;下颌运动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冯海兰、孙玉春、张富强等。

下颌运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7324 占比:99.88%

总计:97437篇

下颌运动—发文趋势图

下颌运动

-研究学者

  • 冯海兰
  • 孙玉春
  • 张富强
  • 李鸿波
  • 林久祥
  • 程蕙娟
  • 耿屹
  • 陈玉琴
  • 张豪
  • 徐宝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汐泠; 武峰; 李风兰; 姚蔚; 石晶
    • 摘要: 数字化微笑设计(DSD)是一种数字化的美学预告手段。在正式治疗开始前,使用数字设备进行虚拟微笑设计是最终达成理想修复美学效果的基础。美学预告技术是指最终修复治疗的美学效果可被预知和调整的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医生、技师、患者得以在可视化的条件中进行治疗和沟通。美学预告技术包含了三级预告:一级预告为二维数字化微笑设计(2D-DSD),二级预告为美学诊断蜡型(wax-up),三级预告为口内诊断饰面(mock-up)。DSD运用数字化手段增强了修复的可预测性和可视性[1]。目前,常见的DSD软件和系统主要有DSD Hands On App,ADSD,CEREC,3shape,Planmeca和Exocad,其中多数软件和平台已实现三维数字化微笑设计(3D-DSD),设计结果支持导出并兼容多种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系统,并整合DSD、口扫、面扫、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及下颌运动的数据信息,融入虚拟治疗计划。本文从DSD的美学参数、DSD的软件和系统、2D-DSD和3D-DSD的工作流程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 庞博; 姚金凤; 梁志刚
    • 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面弓与数显卡尺在颞下颌关节运动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入院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16例为研究组,另以16例颞下颌关节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行数显卡尺测量与电子面弓检查。比较两组最大开口度、前伸边缘运动、左侧方边缘运动及右侧方边缘运动,并比较其测量的准确性。结果电子面弓与数显卡尺测量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最大开口幅度,测量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子面弓与数显卡尺测量两组人员的前伸边缘运动、左侧方边缘运动及右侧方边缘运动,研究组距离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子面弓与数显卡尺分别测量对照组人员的最大开口度、前伸边缘运动、左侧方边缘运动及右侧方边缘运动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D患者常伴有颞下颌关节运动异常,采用电子面弓与数显卡尺均能准确测量颞下颌关节运动情况,前者使用更加方便,功能更全面,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 房硕博; 杨广聚; 康艳凤; 孙玉春; 谢秋菲
    • 摘要: 目的:建立数字化辅助确定再定位(牙合)垫颌位的方法,并在体外评价此方法的精度以及垂直距离升高量对精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受试者1例,获取上下颌光学牙列模型、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牙颌图像、下颌运动数据,融合光学牙列模型与重建的CBCT模型,并将融合后的模型配准到下颌运动数据的参考系.根据受试者前牙开口3 mm和矢状位上髁突位于关节窝中部确定再定位(牙合)垫的颌位,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并3D打印制作再定位(牙合)垫.受试者试戴(牙合)垫后拍摄CBCT,观察比较戴入后的髁突位置与设计时的髁突位置.体外模型实验中,灌制一副标准全牙列石膏模型,在底座上粘固标志球体,模型于牙尖交错位上全可调(牙合)架.扫描模型建立数字化牙列模型,使用超声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牙合)架上模拟的下颌运动并重复3次.融合牙列模型与下颌运动数据,基于下颌运动数据辅助确定3个颌位,分别为切点沿运动轨迹升高4 mm、5 mm、6 mm且下颌均前伸2 mm,保存设计颌位为STL格式数据,设计并3D打印制作再定位(牙合)垫.将再定位(牙合)垫戴入石膏牙列模型进行3次颌位扫描,获得扫描颌位的STL格式数据.以下颌模型为共同区域配准设计颌位与扫描颌位,比较上颌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拟合设计颌位与扫描颌位上颌标志球的球心坐标,计算球心在X、Y、Z轴方向上的差值绝对值.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平α取0.05.结果: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和个体下颌运动,建立数字化辅助确定再定位(牙合)垫颌位的方法,右侧髁突实现了预期的调整,左侧髁突较预期位置偏前下.体外模型实验中,扫描颌位与设计颌位上颌模型的整体偏差(均方根误差)为(0.25±0.04)mm,不同垂直距离升高量的偏差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志球球心在X、Y、Z轴方向的偏差(差值绝对值)分别为(0.08±0.01)mm、(0.30±0.02)mm、(0.21±0.04)mm,不同垂直距离升高量的偏差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了数字化辅助确定再定位(牙合)垫颌位的新方法,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数字化设计与制作并完成个体试戴,证明此方法可行.体外模型研究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较为精确的颌位调整,其应用效果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评价.
    • 摘要: 美国科学家哈克与盖洛普在合作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现点:打哈欠可以令上颌窦扩张和收缩,其作用就好像风箱一样,不断将空气输送到脑部,从而降低脑部的温度。上颌窦位于颧骨下方,是一种蜂窝状组织。研究者们假设,下颌运动时,鼻窦壁也会随之伸缩,令鼻窦中空气流通。
    • 谢培进; 刘伟才; 王灿; 叶俊; 吴珺华
    • 摘要: 目的 评估不同咬合记录方式在后牙单冠修复体咬合适合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10例拟后牙单冠修复的患者,利用5种不同的咬合记录方式分别制作5个单冠.实验分组:以Co组(Artex CR+O-Bite咬合记录)为参照,其他4种咬合记录方式为实验组,包括3s组(3Shape TRIOS 3静态咬合记录)和3d组(3Shape TRIOS 3动态咬合记录)、Ka组(KaVo AR-CUS digma)、Pr组(Dentograf).通过患者满意度评分,T-scanⅢ咬合记录分析仪记录咬合时间(occlusion time,OT)和咬合分离时间(disocclusion time,DT)及医师椅旁调牙合时间来评价单冠修复体咬合的适合性.结果 5种咬合记录方式在制作后牙单冠的患者满意度评分、ΔOT和ΔDT值以及医师椅旁调牙合时间上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后牙单冠制作时,多种结合下颌运动的咬合记录方式都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董周威; 张丽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言语发声过程中下颌运动能力精细评估的方法.方法 选取就诊的嗓音障碍患者53人为实验组,发音正常患者50人为对照组,使用美国泰亿格公司生产的启音博士言语测量仪测量患者发[a]、[i]时的共振峰,用F1(α)和F1(i)二者的差值反应下颌的开合范围,根据测量结果来分析言语过程中下颌的运动范围和运动能力.结果 实验组F1(a)、F1(i)和△F1值明显低于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元音[a]和[i]共振峰的测量能够精确的反映出发声过程中下颌的运动能力和范围,适合临床开展和应用.
    • 胡婷姿; 杨海萍; 肖沛; 庞丽娇; 施洁珺; 何福明
    • 摘要: 记录下颌运动轨迹可帮助医师了解下颌运动的过程及原理、诊断疾病及评估干预手段的疗效.Zebris下颌运动分析系统作为近年来推广应用的下颌运动轨迹记录系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Zebris下颌运动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方式及应用作一综述.
    • 刘京京; 李琥; 陈文静
    • 摘要: 目的:研究短期训练对正常人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正常受试者,在30 min的训练前后分别记录10次连续的下颌和手指运动,计算其准确度和精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短期训练后下颌和手指运动的准确度与精确度均明显提高(P<0.05),手指运动的提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短期训练可以提升下颌运动与手指运动表现,这验证了运动控制机制中存在着显著的神经可塑性现象.脊神经支配的手指运动与三叉神经支配的下颌运动在运动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短期运动训练对手指运动的提高更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