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鼻窦

鼻窦

鼻窦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2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22篇;相关期刊412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年会、2007年度北京地区神经外科年会、第3届北京国际鼻-颅底外科技术及鼻变态反应研讨会等;鼻窦的相关文献由4077位作者贡献,包括鲜军舫、不公告发明人、谢建等。

鼻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2 占比:47.7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37%

专利文献>

论文:1122 占比:51.90%

总计:2162篇

鼻窦—发文趋势图

鼻窦

-研究学者

  • 鲜军舫
  • 不公告发明人
  • 谢建
  • 张罗
  • 王振常
  • 魏征
  • 王成硕
  • 杨本涛
  • 夏瑜
  • 申屠叶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臧洪瑞
    • 摘要: 炎症、脓性分泌物、感冒是引起鼻窦疼痛的3个常见原因。缓解鼻窦疼痛,可以试试以下3个方法:改善鼻腔湿度干燥、黏稠的鼻涕,会在鼻腔内形成干痂,导致鼻窦不通畅,也可使细菌、病毒滞留在鼻腔中,所以,保持鼻腔湿度,可以使鼻涕变得稀薄,促进流动。盐水冲洗盐水冲洗可以清洁鼻腔,还可以缓解鼻窦疼痛。建议使用鼻窦冲洗瓶,一般选用生理盐水进行洗鼻,注意洗鼻时不可太用力。
    • 王建梅; 张文华; 田春会
    • 摘要: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又称肉芽肿伴多发性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长期系统性疾病,涉及肉芽肿的形成和血管的炎症。WG可影响多个器官中的中小血管,但最常见的是影响上呼吸道、肺、肾脏和鼻腔。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流鼻血、鼻塞和鼻分泌物结痂,以及眼睛的葡萄膜层发炎。鼻腔鼻窦常早期受累,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文章对近年来关于鼻腔鼻窦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了文献复习,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和组织学诊断阐述鼻腔鼻窦韦格纳肉芽肿的诊断,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米彦芳; 宋云韬; 郭小艳; 李志刚
    • 摘要: 目的分析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评估预后的观察指标,指导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20-06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病例,以半年后是否手术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检查斜视度、牵拉试验、眼眶影像学等,分级评估损伤程度。结果 13例患者,非手术组(9例):眼球内转-1~-2级,斜视度≤20 PD,被动牵拉(-),主动收缩(+)。眼眶影像示内直肌完整,周围软组织受损。手术组(4例):眼球内转-3~-4级,外转0~-2级,斜视度>20 PD,被动牵拉(+),主动收缩(-)。眼眶影像示内直肌后段不同程度离断损伤。结论内镜鼻窦术后早期内直肌损伤应结合斜视度、牵拉试验、眼眶影像学等特征分级评估严重程度,行针对性处理。
    • 代晶; 饶振华; 沈娟娟
    • 摘要: 目的:评估新型医院药学服务对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至2020年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96名,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医院药学服务组(传统组)和新型医院药学服务组(新型组),传统组向患者提供药品调剂、处方审核及发药窗口用药交代等传统药学服务。新型组除传统药学服务外,还给予书面用药指导单并提供用药咨询。两组均通过随访填写问卷方式跟踪患者情况,记录观察指标,比较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新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传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依从率为91.84%。新型组依从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病情控制率87.76%,新型组病情控制率9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医院药学服务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用药安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 王俊华; 黄宏亮; 王肖; 翟晓静; 张皓
    • 摘要: 本研究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LDYYLL2021-365。患者女,68岁,13年前发现右侧鼻翼一黄豆大小肿物,质韧,活动度可,无特殊不适,未予诊治,此后肿物一直存在。于9年前鼻外伤后就诊于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右侧鼻腔肿物,近一年患者自觉鼻腔肿物逐渐增大,蚕豆大小,活动度可,质韧,伴双侧交替性鼻塞,嗅觉减退,流涕,偶有鼻出血。遂至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 钟华; 黎燕; 曹宸; 文卫平; 陈合新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全身骨痛半年余"于2020-03-05收入我科,既往有肋骨骨折和骶尾骨骨折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骨痛,以双侧肋部、腰骶部、双侧膝部疼痛感为主,行走时尤甚。就诊外院行骨密度检查示全身骨密度降低,双侧肋骨骨折,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为进一步诊治,患者遂就诊我院,于核医学门诊查生化示血磷0.7 mmol/L(正常参考范围为0.97~1.62 mmol/L,下同),骨碱性磷酸酶(BALP)30.29μg/L(正常参考范围为3.87~20.73μg/L,下同)。
    • 刘娟; 陈晓冬
    • 摘要: 腺样囊性癌(ACC)是一种罕见的来源于上皮组织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通常生长比较缓慢,侵袭周围神经。在鼻窦ACC(SnACC)中,上颌窦最常见(46%~63%),其次是鼻腔(20%)、筛窦复合体(10%)、蝶窦(5%)和鼻咽(20%)[1]。现报告1例就诊于我院耳鼻喉科的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39岁,因“双侧鼻塞两年,加重偶伴头痛半年”至我院耳鼻喉科就诊。
    • 喻国冻; 何承诚; 张田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在鼻颅底外科临床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选取垂体瘤疾病患者1例,从放射科图片归档和通信系统中调取其影像资料。使用Mimics软件将患者鼻-鼻窦-颅底CT元数据重建成3D数字模型。根据兴趣层面将模型切割为可观察内部解剖结构的子模型。利用3D打印机制作模型,将兴趣层面的CT影像打印、裁剪并与模型贴合。最后,校验解剖模型的准确度。结果以此方法成功制作鼻-鼻窦-颅底的3D数字模型和3D打印模型,同时在模型截面上复合了CT影像图片,可准确、清晰地还原显示鼻窦和颅底的内、外部的结构。结论3D打印技术制作的解剖模型有助于医学生学习和掌握耳鼻喉科鼻-鼻窦-颅底临床解剖和影像,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
    • 张慧慧; 梁媛; 杨东; 伍建林
    • 摘要: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血管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鼻腔鼻窦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老年男性,影像学:左侧上颌窦-中鼻道占位,伴左侧上颌窦各壁骨质不同程度侵蚀破坏,增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组织学:肿瘤由不同程度异型性的内皮细胞构成,形成不规则的互相吻合的血管腔,形成乳头状或弥漫浸润。免疫组化:CD31(+)、CD34(+)、Ki-67 index 30%、CK(-)、vimentin(+)、SMA(-)。结论鼻腔鼻窦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和快速进展血管源性肿瘤无临床和影像特征,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学检查。
    • 李晋芸; 黄文孝; 张海林; 黄鹏鑫; 谢李; 谭平请; 钟外生; 欧阳磊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口鼻相关恶性肿瘤的修复重建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于鼻腔鼻窦,硬腭及上颌牙槽的局部晚期口鼻恶性肿瘤33例,继发口腔癌术后复发病例侵犯口鼻恶性肿瘤3例,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和小涎腺恶性肿瘤。术前CT和MRI检查,所有病例肿瘤均不同程度破坏鼻腔鼻窦,上腭,眶周,颅底区域,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完整切除病灶后,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腓骨肌皮瓣及钛网等修复方法重建缺损并随访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切除肿瘤,一期重建均成功,皮瓣成活,外形恢复可,无明显口鼻瘘,脑脊液瘘,眶底及面部塌陷。术后中位随访期12个月,出现咽鼓管闭塞中耳积液8例,鼻泪管溢泪5例,吞咽障碍6例。结论手术切除是口鼻相关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一期修复重建及积极处理并发症对改善患者外形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了便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