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宫
文昌宫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6篇,主要集中在地理、中国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专利文献2275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军队党的生活、天津人大、老人天地等;
文昌宫的相关文献由91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其魁、不飞、严鑫才等。
文昌宫
-研究学者
- 黄其魁
- 不飞
- 严鑫才
- 何光涛
- 何智亚
- 余小刚
- 侯江
- 刘二银
- 刘军民
- 刘璐(文/图)
- 刘鸿芳
- 北岩
- 卞宋
- 卢建军
- 史明章
- 司恩平
- 吴恩荣
- 周天红
- 姚锡伦
- 姜江来
- 孙华
- 孙启康
- 安智海
- 巧合
- 巫志刚
- 廖伯逊1
- 张国利
- 张强
- 张征
- 张春梅
- 张景昌
- 张有林
- 张菊胜
- 微蓝栀子
- 曹大良
- 朱永丰
- 李业锐1
- 李元冲
- 李彦辰
- 李晓维
- 李朝飞
- 李炜
- 李铁成(摄)
- 杨志忠
- 林基兴
- 林建棋
- 林立
- 林静
- 梁屋山
- 梁春江
-
-
范霄鹏;
高超
-
-
摘要:
云南省西南部的腾冲毗邻缅甸,连通南亚和东南亚诸国,为明代“极边第一城”。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区域间、族群间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造就了独特的民情与风俗。腾冲市南部规模宏大、造型精巧的文昌宫,其别具一格的空间格局,体现出儒家、道教与侨乡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建造。
-
-
何智亚
-
-
摘要:
洗布塘街地处江北城较高处,北接中山林,南靠江北公园,街道全长约270米。清道光年间,此地有一水塘,有织布人家在水塘中洗涤色布,后形成街道,遂取名洗布塘街。1886年张云轩绘制的《重庆府治全图》上,洗布塘街称洗布池,位于一座未标名的城门内,城楼上标有“渝北钥匙”四字。城门内有弋阳观、神龙池庙、较场、演武厅和文昌宫。其中,文昌宫始建于1833年,内设考棚,可容千人考试。
-
-
侯江
-
-
摘要:
一座博物馆从无到有的诞生,必然有第一批开疆破土的人,重庆自然博物馆在诞生之初,同样有一批具有远见的先行者,他们看到了知识对民族的重要性,就地取材开启了一座博物馆的传奇。让我们来一窥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起步阶段吧。卢作孚1927年出任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四县特组峡防团务局局长,峡防局籍北碚庙嘴文昌宫办公。峡防局本身的任务是肃清匪患,而卢作孚除了进行政治治理外,还进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北碚为基地开始其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
-
-
-
-
摘要:
安徽省濉溪县海孜中心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海孜中学,毗邻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临涣镇文昌宫)。学校交通便利,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占地面积2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34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800平方米,现有教学楼两栋,学生餐厅一座,男、女学生公寓各一座。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及音、体、美等功能室配套齐全。
-
-
王鲁辛
-
-
摘要:
宫观承载着道教及其文化的演变历史.自舞凤山营建宫观以来,已有千余年历史,本文通过抓取王君、飞霞洞、衍庆宫、文昌宫等关键信息,力图还原舞凤山道观从早期的飞霞洞到五代至明时的衍庆宫,再到清时的文昌宫,直至今日的舞凤山道观的流变史.在宫观建筑实体的变迁中,重点窥探了这一过程中主祀之神身份的置换,以及舞凤山道观道脉延续中重要人物之事迹.
-
-
袁仲禾
-
-
摘要:
从大革命到土地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阳江人民的武装斗争从来没有中断过,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共阳江县第一个支部阳江文昌宫建于1835年,原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庙宇式建筑。可以说,文昌宫完整见证了阳江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段光辉历史。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1925年至1927年4月中旬,中共阳江县支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阳江支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阳江办事处、阳江县农民协会及阳江妇女解放协会在这里办公。
-
-
黄韵诗
-
-
摘要:
据史料记载,崇正社学原为佛寺,是佛山祖庙东面的附属建筑,又称文昌宫,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社学兴建后,“俾乡之秀者,咸率教焉”,自此它成为佛山八图土著的教育中心。崇正社学“教乡僻童蒙”,“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具有义学的性质和浓厚的民办教育色彩。《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每年二月初三,士绅集崇正社学修祀事。……九月初九,士绅集崇正社学修祀事。”可见,旧时佛山,每年春秋,乡民士绅都要集体祭祀文昌神。明正德八年(1513年),崇正社学、灵应祠与忠义流芳祠三座建筑的正门连在一起,这正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的建筑体现,也是佛山人求学重道、渴望蟾宫折桂的心态之写照。
-
-
毛晓阳;
严鑫才
-
-
摘要:
清代是中国历代科举考场制度建设的最高峰.除了殿试,从最低级别的童生县试到最高级别的举人会试,均出现了专用科举考场,但普及率各不相同.为了既能节约考试成本,又能为考生提供应试便利条件、加强考试秩序管理,清代各地将试院、考棚等考试功能建筑与政府衙署、地方官学、书院、文昌宫等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与其他专用科举考场一样,非独立型科举考场同样是清代地方社会努力追求科举考试制度公平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清代科举考场"以公益求公平"的文化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