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明洪武

明洪武

明洪武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3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贵州文史丛刊、南方文物、文博等; 明洪武的相关文献由255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思旗、东流、乐素娜等。

明洪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3 占比:100.00%

总计:233篇

明洪武—发文趋势图

明洪武

-研究学者

  • 丁思旗
  • 东流
  • 乐素娜
  • 乔进礼
  • 于向勇
  • 何平
  • 何日宣
  • 何智亚
  • 何智亚(文/图)
  • 何端中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虎跑”即虎跑泉,在杭州大慈山虎跑寺内。虎跑寺本名定慧寺,为唐元和十四年性空禅师所建。据传,性空禅师为蒲坂卢氏子,得法于百丈海,来游此山,乐其灵气郁盘,栖禅其中。苦于无水,意欲他徙。梦神人语曰:“师毋患水,南岳有童子泉,当遣二虎驱来。”翼日,果见二虎跑地出泉,清香甘洌。大师遂留。明洪武十一年,学士宋濂朝京,途经山下。
    • 潘勇
    • 摘要: 武汉武昌首义南路南端,坐落着一座气势宏大的门楼建筑。它就是有着“武昌首义胜利.的开端地”之誉的起义门(图1)。起义门原名“中和门”,是武昌原有10座城门中唯一保留下来的旧建筑。明洪武四年(1371年),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在原有武昌府基础上增拓城皋、构筑城墙,城周约20里,辟城门9座,历30年方成。
    • 陈卓(文/图)
    • 摘要: 元青花的横空出世,使得中国瓷器史中青与白的永恒主题得以完美交融。蚌埠市博物馆所藏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1973年出土于蚌埠曹山南坡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汤和墓中。该墓虽屡遭盗扰,但此件元青花盖罐完整保存于其中,甚为可贵。
    • 徐国南
    • 摘要: 打记事起,我家就住在东台河畔。据《新曹农场志》记载,东台河前身为东台盐场灶河,是一处海汊口子,由上游客水下排和下游海水涨潮交汇冲刷而成。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为缓解客水对东台地区造成的洪灾威胁,第一次疏浚东台河。据此推算,东台河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 殷政平
    • 摘要: 从明洪武五年中国与琉球建立藩属关系始,至清光绪五年琉球被日本强行吞并止,中琉朝贡往来长达五百余年,在这段友好往来的历史中,琉球进贡的贡品是中琉友好关系的重要载体。通过观察其贡品种类、数量的沿革,可以看出琉球对中琉关系的重视,显示了琉球作为藩属国的恭敬。
    • 甘臻
    • 摘要: 六月二十七日子夜,他们如期赶到黔灵山。黔灵山位于贵阳城西北十里之处,山体被密林所覆盖,灵气十足。黔灵山原名唐山,明代以前,因其生于边僻,埋没于荒烟寒雨中,尚未被世人所关注。自明洪武开始,有一个叫顾成的人登游此山并发现圣泉之后,一经宣传,山中景点始被世人所称道,陆续有人慕名而来,久而久之,黔灵山闻名遐迩。山上有弘福寺,为佛门一高僧所建,是烧香纳客的好去处。
    • 何智亚(文/图)
    • 摘要: 巴县衙门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因有巴县署设于此街而得名。明洪武四年(1371年)之后,此处为巴县知县衙[]驻地。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巴县衙门一度被废弃,部分房屋拆除后被开辟为街道。
    • 郭守宪; 李燦
    • 摘要: 位于驻马店市西南部的泌阳县古称比阳,春秋属楚,战国归韩,从西汉至唐代,先后7次置州,8次设郡,15次立县,明洪武十三年定名泌阳至今。这里人杰地灵,是中国无神论先驱、南北朝时的范缜和现代国画大师吕佛庭的家乡。泌阳境内伏牛山与大别山交会,长江与淮河分流,森林覆盖率43.3%,有大中小型水库66座,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铜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被命名为“中国盘古圣地”的盘古山等自然及人文景观,使“中原北戴河、天中大森林”“生态明珠、盘古圣地”的旅游品牌正在叫响全省、全国。
    • 兰色拉姆
    • 摘要: 走进土司衙门:百年雄风今安在"建年逾五十,膝下无子。后遇神僧渡以金丹并嘱合家虔心向善,上帝将赐尔九子一女,仙逝(去世)之时,葬牛眠山下,日后坟上长茅草之时,尔子孙折铁更姓,可免此难。"这句话出自《余氏家史》。《余氏家史》中所指"建"即铁木建,系元成宗皇帝铁木耳之二弟;明洪武二年,铁木建已折铁更姓的后人余伯锡,随军入川,浴血奋战,先后攻克今泸定县化林坪、龙巴铺、沈村,加郡、得妥等地;洪武七载,余伯锡攻下摩岗岭、磨西面、喇嘛寺,朝廷因其军功卓著,同时急需汉官管理,扼守贯通川藏的咽喉——沈村宜牧古渡,于是授予余锡伯沈边(今泸定境内)土千户世袭。
    • 曾群; 曾毅
    • 摘要: 1从海防要塞到国际邮轮港吴淞口,因曾为吴淞江入长江之口,故得此名。其位于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东距长江口30余千米,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为上海、南京的通海门户。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设总兵。清顺治初改吴淞营,置战船驻守。此后,在河口两岸先后筑有东、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狮子林炮台,置各种口径火炮30余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称吴淞要塞。吴淞口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多次为外国侵略者入侵之地,至今都一直是中国东海重要的海防要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