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精度
指向精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24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航天(宇宙航行)、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86910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光学精密工程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十一届青年学术年会、中国工程院第二届”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展望“院士论坛暨2014年空间电子学学术年会等;指向精度的相关文献由751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旺、周徐斌、孔祥森等。
指向精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910篇
占比:99.83%
总计:87056篇
指向精度
-研究学者
- 吕旺
- 周徐斌
- 孔祥森
- 夏永泉
- 张伟
- 李娜
- 付丽
- 付承毓
- 关欣
- 刘欣
- 印璞
- 向明江
- 张磊
- 张逸群
- 徐新行
- 易灵
- 李云端
- 李锦英
- 杨金军
- 王伟
- 王兵
- 王志国
- 王晓姝
- 王田野
- 虞林峰
- 赵发刚
- 赵融冰
- 金博
- 钟鸣
- 陈科
- 黄庆龙
- 任振平
- 刘尚阔
- 刘峰
- 刘锦
- 古青波
- 吕文强
- 吕红剑
- 吴江
- 周艳
- 宋海军
- 席春树
- 张也弛
- 张新星
- 张洁
- 张龙
- 彭松
- 徐亮
- 昌明
- 曹昆
-
-
范佳鑫;
王春阳;
张宁
-
-
摘要:
在液晶相控阵波束偏转技术中指向精度是主要性能之一,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指向精度降低。分析了影响液晶相控阵指向精度的几个关键因素,并提出一种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选取归一化精度误差为优化对象,搜寻最优波控电压,从而降低波束的角度偏转误差,提高波束指向精度。仿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归一化精度误差相比优化前的归一化精度误差下降了三个数量级,明显地降低了角度的偏转误差,提高了波束的指向精度,优化效果显著。
-
-
-
李佳圣;
彭永红;
马张健;
齐可鑫;
殷翔
-
-
摘要:
为分析油机振动对轮式车载高精度武器发射指向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发射车的结构布局.在考虑底盘悬架、轮胎弹性和油机支架柔性以及锁紧销座内部摩擦的基础上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发射车刚柔动力学模型.根据油机振动试验数据施加振动载荷并建立了校验模型,仿真分析了油机振动在发射车上的传递特性,以及发射装置随动调转-悬架轮胎弹性-油机振动冲击复合激励下的发射指向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悬架和油机支架柔性对油机振动吸收作用明显;油机振动传递至发射装置后,其残留振动仍会影响发射指向精度.
-
-
王书晓;
李伟;
张勇;
王涌
-
-
摘要:
在北极高纬海区,罗经指向准确性是影响舰船航行的重要保证.文章利用北极东北航道的实测指向数据,分析了各类罗经设备在北极高纬海区的指向特性,选用GPS光纤罗经作为比对基准,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了装载和空载条件下磁罗经、陀螺罗经与GPS光纤罗经之间的高拟合度、较小计算量的误差补偿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误差补偿,陀螺罗经误差和磁罗经误差在高纬海区的指向精度明显提高,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
王丹;
高洪青
-
-
摘要:
基于某型相控阵天线方向图测试过程的分析,针对手动测试过程中的操作复杂、测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在原测试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动扫瓣方法,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设计了自动扫瓣测试系统.该自动扫瓣测试系统弥补了原方法存在的不足,降低了雷达天线方向图测试过程操作的复杂度,确保了方向图测试的准确性,提高了测试效率.
-
-
蒲理华;
刘博学;
马小飞
-
-
摘要:
可展开天线研制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地面展开指向精度测试以验证天线在轨实际指向性能.为了实现大型网状天线展开指向精度的地面测量,基于天线实际结构特点,从影响天线展开指向精度的因素入手,在建立的统一卫星坐标系分析模型下采用了一种基于展开臂、反射器和馈源阵等多个组成子部件单独展开指向精度直接测量的模式,并在各子部件测量结果的基础上间接分析得到天线的综合指向精度,最终不仅解决了目前对于大型网状天线展开指向精度在地面无法直接测量的难题,实现了其指向精度的间接测量,而且使综合测量精度优于0.01°,满足了高精度测量需求,研究结果对后续相关类型大尺寸天线展开指向的高精度测量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李庆波;
樊瑞山;
李芳;
黄建雄;
谢文龙
-
-
摘要:
针对光电制导导弹高精度指向需求,通过研究导弹校靶方法以修正系统误差,提升光电导引头指向精度;提出解析法和几何法两种校靶方法,解析法是从数学推导的角度出发,利用坐标等效变换列写方程组,通过求解多元方程组获得校靶修正角度;几何法是从距离逼近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点测量实际指向误差,利用最小二乘、几何旋转变换等方法得到校靶修正角度;最后利用数字仿真分别模拟了两种校靶算法,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两种算法的有效性.
-
-
谷立永
-
-
摘要:
天线座架是一种瞄准机构,在控制系统的引导下,使天线指向目标.由于天线要求的指向精度高,并且要求快速指向目标.设计传动链时,需要综合考虑转动速度、载荷、回差、冲击振动和指向精度.传统座架俯仰机构采用螺旋传动,速度指标受到很大限制,制约了设备性能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齿轮型座架.
-
-
习磊;
王海花;
卢光磊;
孟辰
-
-
摘要:
相控阵雷达必须具有大瞬时带宽才能满足雷达多功能的要求,本文从大瞬时带宽相控阵天线设计原理出发,研究了瞬时带宽与指向精度对延时器校准的影响机理。在保证大瞬时带宽内波束色散以及波束指向精度要求下,提出1种大瞬时带宽相控阵天线时延校准的方法。最后,结合仿真验证了本方法可大大降低标校工作量的良好结果。
-
-
章鹏飞;
潘胤圭;
刘仲博;
偶晓娟;
包晗
-
-
摘要:
cqvip:作为评估射电望远镜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天线指向精度直接影响着射电望远镜的跟踪观测性能。本文采用十字扫描法对适合观测任务要求的目标射电源沿天线各方向指向进行测量,并采用误差提取算法提取天线指向误差。随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系数,并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统计检验对误差观测序列进行核验剔除离群值的容错修正方法。为检验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的有效性,基于统计假设检验理论,利用模型拟合的F检验以及模型分量的t检验方法进行了显著性检验。观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有效的指向误差与离群值的提取能够提高模型误差修正的精度,从33.46"改进到26.39"。显著性检验方法可用于复核误差模型以及模型分量的有效性。
-
-
-
Peng Song;
彭松;
Jia Yang;
贾阳;
Shen Zhenrong;
申振荣
-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提出一种概率误差分析方法评价巡视器三轴姿态测量误差对器上机构指向精度的影响,首先给出姿态影响指向误差的数学表达,在此基础上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评价指向误差,即随机选取误差表达式中的初值进行误差计算,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该原理进行仿真,得到指向误差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三轴姿态测量误差满足正态分布时,由此产生的指向误差要小于三轴姿态测量误差均方根(RSS).该方法可在工程上定量评价三轴姿态测量误差对指向精度的影响,对于深空探测中窄波束定向天线的指向误差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已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巡视器的对地指向.
-
-
Wu Jiang;
吴江;
wangbo;
王博
- 《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十一届青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根据奇台110m口径射电望远镜高指向精度特点,在现有天线指向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轨道误差源(轨道不平度)对指向精度影响的关系模型,基于功率谱函数傅里叶级数系数归并法,建立了天线轨道不平度数学模型,针对国外某完全焊接式50m天线,轨道水平度测量数据,通过实验数值仿真,通过查表法补偿轨道不平度造成天线指向误差,使俯仰角误差精度提高了1.5角秒,对高指向精度天线实现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
-
-
-
Liu Xin;
刘欣;
Wang Xiaoshu;
王晓姝
-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某科学试验卫星试验舱为密封设计,在轨运行期间,舱内气体压力会在40~60kPa范围内变化,舱内压力变化造成舱体结构变形,导致安装于舱表的设备指向随之变化,本文就密封舱压力变化对设备指向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根据卫星结构进行精细化建模,依据静力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详细的工况分析,获得各工况下各设备指向变化情况,基于对结果的分析提出舱体压力管理方案和精测状态要求.该研究成果通过后期精度测试验证,测试结果与分析数据相符,证明本研究达到了预期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