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应激

抗应激

抗应激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79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中国医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66040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畜禽业、畜牧兽医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六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第九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等;抗应激的相关文献由2002位作者贡献,包括谢骏、戈贤平、刘波等。

抗应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5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6040 占比:99.81%

总计:166361篇

抗应激—发文趋势图

抗应激

-研究学者

  • 谢骏
  • 戈贤平
  • 刘波
  • 徐跑
  • 周群兰
  • 周歧存
  • 黄勇
  • 潘良坤
  • 王爱民
  • 詹玉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宪秋; 孙宪法; 崔华良; 周东; 屈勇
    • 摘要: 禽白血病作为垂直传播性疾病,严重影响养禽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危害我国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其导致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肿瘤导致的直接死亡;二是非肿瘤综合征,表现为免疫功能下降、抗应激差、死淘率高、产蛋高峰不高、产蛋率下降快、种蛋孵化率降低等生产指标的变化,同时导致感染其它疾病的可能性增加。种禽企业是禽白血病净化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父母代肉种鸡场应对禽白血病进行净化和预防,为市场提供健康的种源。
    • 张建明; 张德志; 舒德斌; 田甜; 饶军; 苏巍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复方对长江鲟幼鱼抗氧化和抗应激指标的影响,筛选能有效提高长江鲟幼鱼免疫力及抗病力的中药复方,为中药在长江鲟养殖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7味中药按照中药配伍理论设计4种中药复方,分别是复方I(鱼腥草∶金银花∶大黄∶茯苓∶甘草︰黄芪=3∶3∶1∶2∶1∶2)、复方II(板蓝根∶大黄∶五加皮∶党参=3∶3∶4∶3)、复方Ⅲ(金银花∶杏仁∶贯众∶大青叶∶山豆根∶桔梗=3∶2∶2∶2∶3∶2)、复方IV(黄芪∶黄柏∶甘草∶山楂∶五味子∶大黄∶党参=3∶3∶1∶2∶2∶2∶2),以不添加中药为对照组,按0.5 g/kg的添加量进行长江鲟幼鱼饲喂试验,并于第7和第14 d采集血样测定各项血清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方I组和复方II组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长江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但仅部分指标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复方Ⅲ组和复方IV组可明显提高长江鲟血清SOD、CAT、GSH-Px、POD、AKP活性及T-AOC,降低MDA和皮质醇(COR)含量,且大部分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GSH-Px活性及T-AOC、POD活性与GSH-Px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POD活性与SOD活性、CAT活性及T-AOC呈显著正相关,SOD活性与COR含量、T-AOC与COR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GSH-Px活性与COR含量、T-AOC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宜的中药复方对长江鲟幼鱼抗氧化和抗应激能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以复方Ⅲ(金银花、杏仁、贯众、大青叶、山豆根、桔梗)和复方IV(黄芪、黄柏、甘草、山楂、五味子、大黄、党参)的效果最佳,可有效缓解长江鲟幼鱼机体面临的应激反应,达到保护效果。
    • 苏禽
    • 摘要: 做好鸽群抗应激管理鸽舍内温度骤降、饮冷水、贼风等是引起鸽冷应激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做好鸽舍的防寒保暖工作,仔细检查门窗的密闭情况;同时,可以在水中添加一些纳米微乳维生素,补充能量的同时减轻鸽群应激反应,有条件的鸽场可设置恒温储水箱,将饮水加热后供鸽群饮用。
    • 赵凤奎; 李相钊
    • 摘要: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饲料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蛋白质饲料原料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正确地平衡饲料中的氨基酸,以保证猪的正常生产需要、提高氨基酸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蛋白质饲料原料紧缺的有效途径。色氨酸逐步成为猪饲料中的营养限制因素,其在猪的生产性能、采食量、抗应激、免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色氨酸在养猪生产中的营养作用,有助于养猪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可以为色氨酸营养代谢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 摘要: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远海养殖技术与品种开发创新团队在黄芪多糖对鱼类生长、免疫和抗应激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dietary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on growth,health and resistance to Vibrio harveyi of Lates calcarifer”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期刊上,为推动“无抗”健康养殖和开发功能性配合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 闫如霞; 金贺伟; 唐德富; 年芳; 赵祥民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草药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免疫机能及抗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576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8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0.48 g/kg氟苯尼考,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1.5%板蓝根(Ⅲ组)、基础日粮+1.5%大青叶(Ⅳ组)、基础日粮+1.5%青黛(Ⅴ组)、基础日粮+0.75%板蓝根和0.75%大青叶复合物(Ⅵ组)、基础日粮+0.75%板蓝根和0.75%青黛复合物(Ⅶ组)、基础日粮+0.75%大青叶和0.75%青黛复合物(Ⅷ组),饲养期为42 d。【结果】试验前期(1~21 d),Ⅳ组、Ⅵ组及Ⅶ组平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Ⅳ组平均体增质量显著高于Ⅱ组及Ⅷ组(P<0.05);试验后期(22~42 d),所有处理组料质量比均显著低于Ⅴ组,且Ⅰ组显著低于Ⅳ组(P<0.05);从全期(1~42 d)看,除Ⅴ组外各组平均体增质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而Ⅰ组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Ⅴ组、Ⅶ组和Ⅷ组(P<0.05)。除Ⅴ组、Ⅵ组外其他各组屠宰率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且Ⅶ组、Ⅷ组屠宰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Ⅵ组、Ⅶ组、Ⅷ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Ⅱ组及Ⅴ组(P<0.05);Ⅴ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Ⅱ组、Ⅳ组、Ⅵ组及Ⅶ组(P<0.05);Ⅳ组胸肌率显著高于除Ⅰ组外的其余各组(P<0.05);除Ⅷ组外其他各组腿肌率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Ⅷ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Ⅰ、Ⅱ、Ⅲ、Ⅳ组(P<0.05),但其剪切力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Ⅱ组相比较,Ⅴ组和Ⅷ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且Ⅲ、Ⅳ、Ⅵ、Ⅶ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Ⅴ、Ⅵ、Ⅶ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Ⅰ、Ⅱ、Ⅲ、Ⅷ组(P<0.05),Ⅰ组和Ⅱ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Ⅷ组(P<0.05)。除Ⅴ组外,其他处理组IgA含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且其IgG含量显著低于Ⅳ、Ⅴ、Ⅵ、Ⅶ、Ⅷ组(P<0.05)。除Ⅵ组外,其他中草药添加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日粮添加板蓝根、大青叶、青黛及其简单复配剂对肉鸡生长发育、肉品质、免疫及抗应激均有积极作用,且以0.75%板蓝根和0.75%大青叶复配添加效果较好。
    • 伍源; 秦鑫; 董元洋; 韩苗苗; 苗志强; 魏清宇; 宋献艺; 申李琰; 冯焱; 李慧锋; 李建慧
    • 摘要: 【目的】探讨饲粮蛋氨酸对肉鸡高密度饲养下生长性能、抗氧化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396只,1~21日龄统一饲喂,于21日龄末选取体重相近的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对照组肉鸡饲养密度为14只/m2,蛋氨酸水平为0.40%;4个试验组肉鸡饲养密度为20只/m2,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35%、0.40%、0.45%和0.50%。试验期21 d,于42日龄采集血浆、肝脏样品,测定应激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结果】①与正常密度组相比,高密度饲养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体重(BW)、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提高了肉鸡死亡率(P<0.05)。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料重比在蛋氨酸水平为0.35%时最高,随着日粮蛋氨酸水平的上升呈线性下降(P<0.05);与蛋氨酸水平0.35%组相比,0.45%和0.50%蛋氨酸组肉鸡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②与正常密度组相比,高密度饲养组的血浆总抗氧化力(T-AOC)显著降低(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蛋白质羰基(PCO)水平显著上升(P<0.05)。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血浆PCO水平随着日粮蛋氨酸水平上升呈线性降低(P<0.05)。③与正常密度组相比,高密度饲养显著降低了总蛋白(TP)浓度(P<0.05),提高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0.50%蛋氨酸水平组血浆TP水平、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0.35%和0.40%蛋氨酸组(P<0.05);0.35%蛋氨酸组的血浆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0.40%和0.45%蛋氨酸组ALT活性显著低于0.35%组(P<0.05)。④与正常密度组相比,高密度饲养显著提高了肝脏中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0.35%和0.50%蛋氨酸水平组的HSP70显著高于0.45%水平组(P<0.05)。与正常饲养密度组相比,0.35%和0.50%蛋氨酸组HMG-CoA还原酶(HMGCR)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饲养密度与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应激程度、抗氧化能力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高密度饲养可引起肉鸡的应激反应,并对肝功能造成损伤。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蛋氨酸限制会造成肉鸡死亡率升高,较高蛋氨酸水平也不利于肉鸡肝脏健康。而蛋氨酸水平在0.45%时有较好的抗应激、抗氧化效果,有益于肉鸡生长。
    • 夏叶; 李春华; 孙莹慧; 朱永军; 缪德年; 辛永萍
    • 摘要: 为了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RsbS蛋白的抗应激机制,本研究设计针对rsbS基因完整ORF的引物,PCR扩增rsbS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rsbS,转化至表达菌株Rosetta(DE3)中,经IPTG诱导培养后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获得18.8 ku带His标签的重组RsbS蛋白,利用His-Ni纯化柱纯化重组RsbS蛋白,得到浓度约1μg/mL的纯化蛋白。以纯化的重组RsbS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为1:128 000;经western blot检测RsbS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通过等温滴定量热试验检测与RsbS互作的蛋白,结果显示RsbS与其上游RsbR蛋白存在体外互作。将Lm野生株10403S和缺失株ΔrsbR分别接种至BHI液体培养基和含5%NaCl的BHI应激培养基培养后,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对rsbS的转录和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5%NaCl应激30 min后,野生株中rsbS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增高,而缺失株中rsbS的转录和表达水平均降低。综上,本研究首次证实RsbS通过与RsbR蛋白互作参与Lm的抗应激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RsbS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Lm的抗应激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 周晓义
    • 摘要: 饲料营养包括生理营养、维持营养、生长营养、繁殖营养、免疫营养、抗病营养等,直接影响生产业绩和猪群健康,因此,营养管理在养猪增效降本中发挥重大作用。而生物发酵饲料是畜禽养殖中发挥防非、替抗、降本、增效综合功能的关键。大量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证明,优质生物发酵饲料在保黏膜、护肠道、抗应激、除毒素方面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营养利用效能。
    • 摘要: 非洲猪瘟让咱们养猪朋友惶恐不安,多地都有发生,做好生物安全及防控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但目前国际上尚无有效疫苗和药物控制。大敌当前,不可小视,但很多养猪人都知道做好生物安全和定期添加提高猪群抵抗力是减少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目前使用最多的就要数黄芪多糖。黄芪多糖其实就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它可作为免疫促进剂或调节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辐射和抗应激、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免疫、促进抗体合成、双向调节血糖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