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动脉粥样硬化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7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18524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心血管病学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第九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献由115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景晶、吴洁、曹荣月等。
抗动脉粥样硬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8524篇
占比:99.85%
总计:218856篇
抗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学者
- 刘景晶
- 吴洁
- 曹荣月
- 沃兴德
- 赵水平
- A·吕潘
- G·A·夫利恩
- G·拉维埃勒
- J·F·夫伦奇
- L·勒龙
- M-D·弗拉塔奇
- R·C·达吉
- T·韦伯朗
- 何婷
- 刘卫红
- 刘红旭
- 周明学
- 周毓
- 尚靖
- 张纯萍
- 成晓亮
- 朱晓新
- 李美娟
- 李萍
- 殷惠军
- 毛利飞
- 王宁
- 王超
- 王辉
- 王静
- 许婷
- 许海
- 郑广娟
- 陈旅翼
- 霍韦敏
- A·德科尔杜
- G·达斯特
- J-M·赫伯特
- K·E·施坦纳
- M·泽克哈
- S·J·阿德尔曼
- T·塞德罗夫
- Z·尼尔
- 丁华
- 丁志山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萍
- 严锦贤
- 付正启
- 付毅
-
-
贾静;
单士刚;
迟恒
-
-
摘要:
丹参酮ⅡA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丹参当中的一种脂溶性成分,属于二萜醌类化合物。本文主要介绍了丹参酮ⅡA在抗炎、抗心脏肥大、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重要的药理作用,对近几年丹参酮ⅡA在临床实验及治疗中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丹参酮类药物制剂的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
现代实用医学编辑部
-
-
摘要:
撤稿:滨蒿内酯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现代实用医学,2020,32(1):25-28,封二]本刊于2020年第32卷第1期发表的“滨蒿内酯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1]一文,作者为徐剑,林莉,王翔.本文作者署名存在争议,特将本稿件撤稿,并请广大读者注意。
-
-
汪芳
-
-
摘要:
一位患者晚上睡觉前会脚肿,经仔细询问发现,原来是他服用的地平类降压药(硝苯地平)导致的。地平类降压药是降压界的“元老”,该药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同时还能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安全性也比较高。但是,地平类降压药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脚肿”。
-
-
王富彪
-
-
摘要:
目的:分析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瑞舒伐他汀的价值及药理分析.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通过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阿司匹林展开治疗),观察组(42例,应用瑞舒伐他汀展开治疗),对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临床疗效、动脉斑块IMT、GRP、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脂指标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斑块IMT及GRP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9%,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19%(P<0.05).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抗血栓、氧化形成,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备较高的推广可行性.
-
-
赵向南
-
-
摘要: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与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20年5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56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8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脂监测结果、双动脉内膜厚度、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二组患者血脂监测结果、双动脉内膜厚度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血脂监测结果、双动脉内膜厚度均改善,而观察组血脂监测结果、双动脉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基础上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确切,可调控血脂,改善动脉内膜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
-
-
-
摘要:
龙利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颇有益处。鱼肉中的欧米加-3脂肪酸可抑制眼睛里的自由基,可保护眼睛,缓解眼疲劳。所以,龙利鱼也被称作“护眼鱼肉”,特别适合电脑一族。
-
-
康秉涛;
郭蒙;
孙晓莹;
田姝薇;
李奕衡;
靳洁;
贾礼伊;
曹慧玲
-
-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为全球人类首要死因,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其主要病理基础.As发病机制复杂,与高血脂、高血糖、炎症、内皮损伤等密切相关.白藜芦醇(Res)是多酚类中药单体,具有良好的抗As活性,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较小.现综述Res的理化性质、提取、合成方法,重点介绍了Res通过改善血脂、抑制炎症、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聚、降糖等途径改善As的作用,以期为Res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
-
张斌
-
-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治疗,分析临床应用价值和药理作用.方法:实验选取了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门诊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并开展分组调查.在分组上,78例患者为随机分组,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作为治疗用药,观察组则为瑞舒伐他汀+阿司匹林作为治疗方案,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从治疗水平上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 (38/39),对照组为89.7% (35/39),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并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具有安全性保障,可以推广应用.
-
-
张尚韬
-
-
摘要: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理作用.方法:采取分组对照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名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常规组74.0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
陈小林;
马虹;
何小洪;
张焰;
詹澄扬;
郑振声;
陈林祥
- 《第10次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内皮机制.rn 方法:12只高胆固醇血症猪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反搏组.反搏36小时后,取冠状动脉和腹主动脉进行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收集胸主动脉内皮细胞进行蛋白组学检测.rn 结果:主动脉大体苏丹Ⅲ染色及冠状动脉HE染色示高脂组斑块形成较反搏组多,反搏组斑块/内膜面积比显著少于高脂组(1.27%±0.35%比7.83%±2.39%,P<0.05).扫描电镜示高脂对照组内皮细胞排列紊乱,大量破坏脱落,有较多血小板黏附;反搏组内皮细胞较完整,沿血流方向梭形排列,血小板黏附较少.透射电镜示高脂对照组内皮细胞变性凋亡脱落显著,内皮下大量泡沫细胞积聚,平滑肌细胞呈合成型改变,大量增生并向内膜移行;而反搏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反搏组内皮细胞检测到8种高表达的蛋白质.rn 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通过修复高胆固醇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
-
-
-
-
商战平;
王建礼;
桑慧;
李卫红;
于凤秀;
康莉;
周广海;
王家富
- 《第10次动脉粥样硬化学术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蜂胶水提物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胆固醇酯聚集的影响,探讨蜂胶水提物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可能机制,为蜂胶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实验依据.rn 方法:采用贴块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制备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分别以25、50和75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于12、24、36、48及60 h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含量,选择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48 h作为制备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模型的适宜条件.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模型组、50、100和200 mg/L蜂胶水提物干预组.对照组加正常培养基;模型组和蜂胶水提物干预组分别加5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共同作用48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含量,根据细胞蛋白定量,从中得出平滑肌细胞胆固醇酯含量.rn 结果:采用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平滑肌细胞共同培养48 h,细胞内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50%,转变为泡沫细胞.模型组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50、100争200mg/L蜂胶水提物干预组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且随蜂胶水提物浓度的增高,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有减少的趋势.rn 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引起体外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酯聚集,而转变为泡沫细胞,蜂胶水提物能够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胆固醇酯聚集的程度,从而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可能是蜂胶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
-
-
-
吴宗贵
- 《第四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围绕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结合课题组开展的研究工作,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由内而外”的转变、血管自身修复调节等进行了评述,由课题组开展的通心络对上述机制的干预作用,显示了络病理论及通络药物的重要价值.
-
-
- 《2008全国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目的血清HDL胆固醇(HDL)的降低和氧化型LDL,胆固醇(oxLDL)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危险因素.本研究检验了CordyMax君沛胶囊对低HDL血症成年人,在提高血清HDL和降低oxLDL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方案.133名成年人入选(37-79岁),男性77名,女性53名;血清HDL:男性≦40 mg.dl-1,女性≦45 mg.dl-1.受试者服用8周CordyMax或安慰剂,每日3克.结果 CordyMax组受试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未出现显著性变化;但血清HDL和载脂蛋白A1升高,oxLDL和oxLDL;HDL比值降低(P<0.05).经分层分析,低HDL血症病人合并高LDL血症(≧130 mg.dl-1)的受试者服用8周CordyMax,LDL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降低(P<0.05).结论对低HDL血症病人,CordyMax能够改善脂质代谢,升高血清HDL并降低oxLDL,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
-
-
-
-
-
-
-
-
-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18-08-24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AMPK激活剂及其在抗糖尿病、降血脂、肝脂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N5,N6‑二(2‑氟苯基)‑1,2,5‑噁二唑并[3,4‑b]吡嗪‑5,6‑二胺(式I)具有强烈的AMPK激活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N5,N6‑二(2‑氟苯基)‑1,2,5‑噁二唑并[3,4‑b]吡嗪‑5,6‑二胺具有抑制肝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脂质沉积的作用。因此,本发明提出了N5,N6‑二(2‑氟苯基)‑1,2,5‑噁二唑并[3,4‑b]吡嗪‑5,6‑二胺在制备AMPK激活剂以及抗糖尿病、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肝脂药物中应用。本发明的提出为抗糖尿病、降血脂、肝脂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