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房价波动

房价波动

房价波动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2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914篇;相关期刊220种,包括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研究导刊、商情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第七届中国保险教育论坛暨中国保险教育论坛十周年大会、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房价波动的相关文献由477位作者贡献,包括向为民、陈利锋、周建军等。

房价波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 占比:5.1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5914 占比:94.76%

总计:6241篇

房价波动—发文趋势图

房价波动

-研究学者

  • 向为民
  • 陈利锋
  • 周建军
  • 许先普
  • 郑世刚
  • 鞠方
  • 张传勇
  • 张浩
  • 李仲飞
  • 李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康
    •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2008年至2020年相关季度数据,从供需端视角对影子银行设置了双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影子银行、房地产影子信贷、房价波动与房地产企业风险的VAR模型。分析显示,影子银行的扩张主要由开发企业的资金需求主导,开发企业仍需强化风险意识,避免盲目投资。其次,在房价–影子银行供需端——企业风险的这条传导途径中影子银行供需端受房价的影响及对房地产企业风险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再次,影子银行、房价波动与开发企业风险三者间的传导效应可形成滞后作用的周期循环。因此政策要弹性安排,监管更需良性引导。
    • 孟莹莹
    • 摘要: 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的财权有所减弱,在多重因素的引导下,地方政府实行“土地财政”,又推高了我国整体房价,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增长。文章从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入手,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地方债务、房价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状态,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够形成明显的空间正外部性,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具有鼓励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地区基础设施,带动地区就业,吸引外部优质企业落户,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且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房价上升抑制了本地经济增长,容易引起实体经济空心化发展,且具有负外部性;产业结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等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 向为民; 谢静; 李娇
    • 摘要: 基于脆弱性理论、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构建了住房价格动态模型,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初步研究了我国2003—2020年经济基本面和预期因素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并采用门槛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房价波动的内在稳定性。结果表明:预期因素在房价上涨中起主要推动作用,而收入、人口等基本面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甚微,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一定程度的脆弱性。门槛回归结果表明:房价波动存在一阶门槛效应,大部分省(区、市)的房价在门槛值上下的高增长和低增长状态转换较为频繁,动态揭示了房地产市场脆弱性的分化特征。
    • 雷淑琴; 徐昊; 马丽君
    • 摘要: 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数字经济显著降低了居民人均生存型消费支出,提高了人均发展型消费支出和人均享受型消费支出,其中数字经济对发展型消费支出的驱动偏好最明显,上述关系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邻近地区间数字经济发展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降低房屋平均售价,进而降低生存型消费支出的中介传导路径,而且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平抑邻近地区的高房价趋势呈现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突破数字化发展瓶颈,深入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加强相邻地区间空间关联度,对打破房价约束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张超群
    • 摘要: 当房地产市场面临硬着陆风险时,探究房价波动、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政策三者的联动变化对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减少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冲击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着力从宏观审慎调控能否削弱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冲击的创新视角,探究各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首先,从历次房地产泡沫危机出发刻画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路径和宏观审慎政策的传导渠道;其次,首次运用35个大中城市2006—2019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房价波动不利于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短期可有效减轻此种负面影响;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实施效果具有差异性,协同作用存在“政策抵消”问题;宏观审慎政策效果因地区杠杆水平而异。最后,提出合理把握调控节奏和力度、明晰政策方向和着力点、注重信号释放和预期引导等政策建议。
    • 赵维树; 薛璟璟
    • 摘要: 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带来了巨大的住房刚性需求,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对居民消费选择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我国70个大中城市2012-2018年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表明,房价波动对居民的消费挤出效应明显,这一挤出效应主要是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明确造成的,可以通过完善现有住房保障机制、构建健康有序的房地产长效发展体制、丰富居民的收入来源等途径来消除,从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 刘冬临
    • 摘要: 本文以2012年到2018年的CFPS横截面数据为样本,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房价波动对于中国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房价的财富效应、挤出效应都显著存在于中国城镇家庭中,但是挤出效应的作用效果远远大于财富效应,总体表现为房价的向上波动仍然很大程度上挤压城镇居民消费。
    • 刘明显; 刘洋
    • 摘要: 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来自于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带动;另一方面,过于膨胀的资产价格为银行体系带来了隐患。基于2008年至2018年的13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研究价格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将导致商业银行系统的风险增加;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的增加将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使商业银行可以承受更多的风险;国内生产总值的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有利的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三项政策建议。
    • 郝良峰
    • 摘要: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推动经济效率变革是我国面临的两大挑战。首先,构建房价波动、企业更替与地区生产率变化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两个基本假说。采用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对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房价与生产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过高的房价会迫使企业退出并弱化集聚效应,进而不利于地区生产率提升;房价上涨对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且房价上涨对企业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工资房价比与城市生产率之间同样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房价不利于城市规模效率的释放,但对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却表现出明显的“倒逼效应”。此外,我国城市房价的分化并未带来区域生产率的协同。最后,从稳房价、调结构、促协同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在保障房地产与实体部门有序推进的前提下促进城市生产率的优化与协同发展。
    • 摘要: 我刊2022年第4期刊登的新疆财经大学梁娟和柴艺珲同志的文章《新冠疫情冲击、财务柔性储备与企业投资行为》,项目资助如下:1.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房价波动、抵押资产价值与企业现金持有"(批准号:XJEDU2017S037);2.新疆财经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高层次人才专项"现金储备决策具有战略效应吗"(批准号:2022XGC06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