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率
失业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0年内共计274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1篇、会议论文27篇、相关期刊1160种,包括四川劳动保障、经济研究参考、中国经济信息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7次年会、第二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论坛等;失业率的相关文献由223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宜勇、李忠东、蔡昉等。
失业率
-研究学者
- 杨宜勇
- 李忠东
- 蔡昉
- 加里·贝克尔
- 谢国忠
- 迪恩·贝克
- 黄燕芬
- 高劲
- 傅道忠
- 叶檀
- 岳颂东
- 苏菲
- 蔡子强
- 顾列铭
- 魏信德
- 何洁霞
- 余玲
- 刘伟
- 吴
- 姜作培
- 张环宇
- 张车伟
- 李永捷
- 李金星
- 柏克
- 清溪
- 王建民
- 符佳林(编译)
- 等
- 若华
- 薛涌
- 车耳
- 迈克尔·曼德尔
- 邵勇
- 金丹
- 陈淮
- Jovana Mutibaric
- Miroslav Cavlin
- 丁晓钦
- 严爱群
- 严羽
- 于洁
- 仲大军
- 伊里旦·伊斯哈科夫
- 何晓彤
- 俞可
- 修木
- 兰夫
- 冯一凡
- 冯煜
-
-
江俊瑶;
朱琳
- 《现代商业》
| 2020年
-
摘要: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作为宏观经济中重要的参考研究指标,菲利普斯曲线充分反映了其二者的关系.近年来,菲利普斯曲线逐渐失效.本文通过收集1948年到2020年6月的美国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是否还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最后,根据其结论做出总结以及两者的发展趋势.
-
-
李金锴;
钟昌标
- 《软科学》
| 2020年
-
摘要:
通过匹配2005~ 2017年中国城市发展数据与高速铁路网络数据,定量分析中国高速铁路、城市可达性对就业机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城市可达性的增强提高城市就业密度,显著降低了失业率,但对不同城市的就业密度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此外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通过选取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结论仍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高铁主要通过促进服务业集聚进而提升城市就业机会.据此提出推进高铁网络化建设、加强城市内部交通网络与高铁站点的衔接与融合、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实现服务业智能化转型等建议.
-
-
马劲韬;
胡求光
- 《科技与管理》
| 2020年
-
摘要:
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在地区经济的作用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基于2003-2017年地市级层面的面板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失业率的影响,检验“资源诅咒”在中国地级市层面是否存在.结果 表明: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在资源丰裕地区的地级市,资源丰裕度的提高压制经济增长,但在资源贫乏地区的地级市,两者无显著关系;资源禀赋的提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资源禀赋的提高导致失业率上升,降低地区就业水平.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度;明确产权关系,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教育投入.
-
-
张迎
- 《河北金融》
| 2020年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在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中体现出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明显上升.伴随着经济的下滑,失业率上升,人们收入减少,消费需求不旺增加了企业复工复产困难,关注失业人群,解决就业问题是提振消费、复苏经济的关键.通过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稳定心理预期、提振消费、发展数字金融、搭建网上人才市场、拓展外贸经济、发挥社会保障作用等措施.
-
-
-
-
-
张帆;
黄琪
-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0年
-
摘要:
在疫情趋于稳定的关键性阶段,采用数据和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总结疫情对我国总体影响的基础上,细化我省生产生活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非典疫情期间经济变革的经验,梳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省复工复产提出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
-
-
-
-
Li Yi;
李益
- 《第十二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基于对香港公营房屋政策发展历程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由公营房屋政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尝试着寻求缓解天水围目前状况的策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满足越来越多人口的住房需求,香港颁布了一系列针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公营房屋政策,如居者有其屋.目前为止,有47%的人口居住在房屋署提供的公营房屋.即使大规模的公营房屋已经改善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条件,但是这些政策仅仅关注与满足居民的住所需求,而人们的长期发展被忽略.大多数的公营房屋位于新界,占全部公营房屋的57%,但是大部分的就业机会及公共设施分布在九龙和香港岛.同时公营房屋有严格的转换限制,随之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社会效率的流失.因此一些由于这些公营房屋政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升级.天水围作为第三代新市镇,集中了许多典型的社会矛盾如高失业率、青少年问题、社会隔阂等,本文将它作为典型案例,分析所存在的社会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以缓解社会问题另外还给予公营房屋政策的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
-
袁晨;
傅强
-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将经济主体的两种代表性预期规则引入到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过进一步整合奥肯定理和总需求关系,构建了一个通货膨胀演化的非线性离散三维动态模型.依据国家统计局1978至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社会保障部的《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对模型的相关参数集进行了参数校准,并仿真分析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改变的动态演化行为.
-
-
高波;
许春招;
李勇刚
-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7次年会》
| 2013年
-
摘要: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并对城市失业产生相应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劳动力供给-失业均衡模型,引入住房价格和户籍歧视因素,得出城市房价上涨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和户籍歧视减弱引致城市失业率上升的两个命题.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11年中国3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房价上涨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产生阻碍,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引发城市失业率上升.户籍歧视减弱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导致城市失业率上升.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房价波动和户籍歧视对城市失业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房价上涨,是阻碍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有效抑制城市房价上涨,十分重视和加强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促使农民工市民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