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态势
战略态势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248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国际展望、和平与发展、经济导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七届全国仿真器学术会议、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学术会议(CCVRV'06)等;战略态势的相关文献由15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玲达、徐建军、胡晓峰等。
战略态势
-研究学者
- 吴玲达
- 徐建军
- 胡晓峰
- 谢毓湘
- 薛宝仪
- 余姗姗
- 刘志鹏
- 司光亚
- 娄卫星
- 张昱
- 梁东
- 毛细英
- 王玲玲
- 许贵玲
- 阿廖沙
- 陈丹雯
- 隋映辉
- 丘克
- 于
- 于东
- 任卫东
- 冯耀辉
- 刘伟德
- 刘俊
- 刘克俭
- 刘国玲
- 刘平
- 刘志坚
- 刘思峰
- 刘文彦
- 刘文波
- 刘栋
- 刘苏邮
- 刘颖玮
- 劳冰
- 卢太宏
- 印铁林
- 原林
- 叶晖南
- 吕焰华
- 吴华
- 吴桐水
- 吴鹏
- 周伟平
- 周雷
- 孙建中12
- 孙锖剑
- 宋梦良
- 宋歌
- 宫力
-
-
阿廖沙
-
-
摘要:
法国于1940年沦亡后,德国海军尤其是潜艇部队的战略态势立即发生改变,随着法国在比斯开湾(Bay of Biscay)沿岸的多处港口陆续转为德军所用,进出北大西洋作战的U艇迎来了事半功倍的时期。为了挫败水下之敌,英国皇家空军海岸司令部(RAF Coastal Command)、美国陆军航空队(USAAF)和美国海军联手行动,在蔚蓝色的比斯开湾展开了极富戏剧性的空潜战。
-
-
江涌;
朱卫年
-
-
摘要:
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与策略选择上,程度不同地表现出安全泛化的实用主义现象。特朗普时期把诸多原本不属于国家安全范畴的事务生拉硬拽进安全议程,贴上安全标签,并用安全思维去理解和处置。有鉴于此,探析“泛安全”形成路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系列影响,对于深刻理解美国霸权趋势、全面掌握美国战略态势、有效地处理对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
张良
-
-
摘要:
当前人防工程设施作为我国人民群众战时预防空袭、平时预防自然灾害的手段之一,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备战、备荒、为人民1964年9月11日,结合我国战略态势,开展了“三北”设防工程部署。北京、沈阳、兰州和新疆等军区开始担负“三北”地区国防工程建设的任务。按照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袭击的要求,在重要的交通枢纽部位,战术、战役要地,开始构筑坑道等野战和永备工事。
-
-
赵恺
-
-
摘要:
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与刘备相持数月未能取胜的曹操,被迫率军撤回了长安。此番“汉中争夺战”的挫败,曹操不仅折损了心腹爱将夏侯渊,更拱手让出了战略主动权。抓住战机的刘备随即命关羽由江陵率军北伐,曹操的霸府统治由此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攻守易势:关羽北伐初期的战略态势。
-
-
-
孙建中12
-
-
摘要:
2015年,中国国防部发布《中国的军事战略》国防白皮书,为研究中国军事外交战略提供了权威依据。以该战略文件为主要依据,对新时代中国的军事外交战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后,可以发现:中国军事外交战略必须在国家总体战略的统领下,同时为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服务。通过发挥军事软实力,中国军事外交应成为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助手,时刻弥补两者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同时,中国还应根据军事外交战略的目标和自身发展的逻辑开展军事外交活动,构建对中国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有利的周边、地区乃至全球军事外交格局,不断开创新时代军事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
-
-
阿廖沙
-
-
摘要:
当日军于1942年2月15日迫使号称“远东不落要塞”的新加坡投降后,日军所谓的南进战略就迎来了又一个高潮时刻。日军夺取新加坡极大地改变了南洋地区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和战略态势,对同盟国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存在正面夺回新加坡的可能性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盟军就没有手段刺痛占据狮城的日军。
-
-
王毅
-
-
摘要:
1940年5月,面对德军西线攻势,英法联军在法国东北部敦刻尔克进行了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联军海上成功撤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西线战局进程与联军这次撤退密不可分,德军首脑"停止前进"命令的下达促成了撤退决定性的成功,而这一命令的下达与当时德军对两线军事战略态势和军事政治方面的考量有重大关系,并对此后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
-
时殷弘12
-
-
摘要:
作为引言的邓小平邓小平清晰地认识世界的变迁,力图为中国的繁荣、进步和富强顺应世界的变迁,这个塑造进程始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即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自下而上的市场经济实验,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腾飞,邓小平向世界表明一个共产党能够大大地、甚而急剧地改善它治下的人民的生活,由此显著增进了世界的稳定和繁荣;中国对世界金融、世界贸易和国际安全的贡献大为增长,正在迈进作为国际公益主要提供者之一的门槛。
-
-
周雷
-
-
摘要:
当前,军事斗争舆论工作在营造有利战略态势、化解和控制危机中的作用愈加突显。伴随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加速变化,未来战争的媒体环境正深刻改变。个人用户制作的内容和非专业新闻报道的影响力逐渐增加,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开始改变受众的新闻消费模式,受众对虚拟社交网络中的评价和关注程度更能决定新闻的价值。
-
-
-
邬适融;
过聚荣
- 《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从战略态势上分析,提出了基于上海世博会拉动的中国会展业,将出现三个发展阶段,即预热、高涨和余热三阶段。认为,面对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会展业应该从战略上把握历史机遇,主动地迎接这场挑战,顺势而发,使中国会展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会展业中的一支异军突起的生力军,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的同时,对世界会展业的发展也作出应有的贡献。
-
-
-
陈丹雯;
徐建军;
谢毓湘;
吴玲达
- 《第六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学术会议(CCVRV'06)》
| 2006年
-
摘要:
战略决策模拟中,态势表现是实现模拟可视化的关键.传统单一的态势表现,已无法满足战略模拟态势表现的需要.为了提高战略模拟对抗的"沉浸感",提出虚拟新闻的概念.虚拟新闻自动生成系统结合新闻视频的特点和模拟对抗的需要,通过视频结构化和手工标注建立新闻素材库,在叙事模板的驱动下检索出符合想定的表现素材,最终自动生成虚拟新闻视频,以提供给模拟对抗中的决策人员,达到训练其决策能力的目的。
-
-
陈丹雯;
徐建军;
谢毓湘;
吴玲达
- 《第六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学术会议(CCVRV'06)》
| 2006年
-
摘要:
战略决策模拟中,态势表现是实现模拟可视化的关键.传统单一的态势表现,已无法满足战略模拟态势表现的需要.为了提高战略模拟对抗的"沉浸感",提出虚拟新闻的概念.虚拟新闻自动生成系统结合新闻视频的特点和模拟对抗的需要,通过视频结构化和手工标注建立新闻素材库,在叙事模板的驱动下检索出符合想定的表现素材,最终自动生成虚拟新闻视频,以提供给模拟对抗中的决策人员,达到训练其决策能力的目的。
-
-
陈丹雯;
徐建军;
谢毓湘;
吴玲达
- 《第六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学术会议(CCVRV'06)》
| 2006年
-
摘要:
战略决策模拟中,态势表现是实现模拟可视化的关键.传统单一的态势表现,已无法满足战略模拟态势表现的需要.为了提高战略模拟对抗的"沉浸感",提出虚拟新闻的概念.虚拟新闻自动生成系统结合新闻视频的特点和模拟对抗的需要,通过视频结构化和手工标注建立新闻素材库,在叙事模板的驱动下检索出符合想定的表现素材,最终自动生成虚拟新闻视频,以提供给模拟对抗中的决策人员,达到训练其决策能力的目的。
-
-
陈丹雯;
徐建军;
谢毓湘;
吴玲达
- 《第六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学术会议(CCVRV'06)》
| 2006年
-
摘要:
战略决策模拟中,态势表现是实现模拟可视化的关键.传统单一的态势表现,已无法满足战略模拟态势表现的需要.为了提高战略模拟对抗的"沉浸感",提出虚拟新闻的概念.虚拟新闻自动生成系统结合新闻视频的特点和模拟对抗的需要,通过视频结构化和手工标注建立新闻素材库,在叙事模板的驱动下检索出符合想定的表现素材,最终自动生成虚拟新闻视频,以提供给模拟对抗中的决策人员,达到训练其决策能力的目的。
-
-
陈丹雯;
徐建军;
谢毓湘;
吴玲达
- 《第六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学术会议(CCVRV'06)》
| 2006年
-
摘要:
战略决策模拟中,态势表现是实现模拟可视化的关键.传统单一的态势表现,已无法满足战略模拟态势表现的需要.为了提高战略模拟对抗的"沉浸感",提出虚拟新闻的概念.虚拟新闻自动生成系统结合新闻视频的特点和模拟对抗的需要,通过视频结构化和手工标注建立新闻素材库,在叙事模板的驱动下检索出符合想定的表现素材,最终自动生成虚拟新闻视频,以提供给模拟对抗中的决策人员,达到训练其决策能力的目的。
-
-
陈丹雯;
徐建军;
谢毓湘;
吴玲达
- 《第六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学术会议(CCVRV'06)》
| 2006年
-
摘要:
战略决策模拟中,态势表现是实现模拟可视化的关键.传统单一的态势表现,已无法满足战略模拟态势表现的需要.为了提高战略模拟对抗的"沉浸感",提出虚拟新闻的概念.虚拟新闻自动生成系统结合新闻视频的特点和模拟对抗的需要,通过视频结构化和手工标注建立新闻素材库,在叙事模板的驱动下检索出符合想定的表现素材,最终自动生成虚拟新闻视频,以提供给模拟对抗中的决策人员,达到训练其决策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