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戏台

戏台

戏台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80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戏剧艺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9篇;相关期刊400种,包括文史知识、紫禁城、黄河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研讨会等;戏台的相关文献由80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日盛、吕威霖、潘福麟等。

戏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6 占比:87.5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99 占比:12.28%

总计:806篇

戏台—发文趋势图

戏台

-研究学者

  • 吴日盛
  • 吕威霖
  • 潘福麟
  • 谢秉缙
  • 徐伟强
  • 王文涛
  • 黄竹三
  • 冯俊杰
  • 半夏
  • 周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语颖; 波比(图); 阙秀芳(指导)
    • 摘要: 我家附近有一个戏台。没有表演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和他们的朋友自己组团唱歌仔戏,他们自称“夕阳红戏团”。有一次中午回家,我看到他们在唱戏;等我吃完午饭,出发去上学,再次经过那里时,他们居然还在眉飞色舞地唱戏。哎,真是唱戏唱到连吃饭都忘了,还要我去一喊再喊。我家有一只灰色的小猫,它很喜欢围着爷爷奶奶打转。有一次,我去叫爷爷奶奶,它也“喵喵喵”地跟着我一起去了。到了戏台那里,它一下子跳到了戏台对面的屋檐上,然后静静地趴在那里,观察起了戏台上的人。没想到小猫也会听戏啊!
    • 微雨
    • 摘要: 京剧开场啦!戏台上,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戏台下,鸣锣击鼓、弹琴拨弦,器乐悠扬!宝宝,你认识这些为京剧伴奏的民族乐器吗?快跟斑小昭一起来看看吧!
    • 查云霞
    • 摘要: 我的家乡在安庆市,今天我来说说家乡冬至的风俗。冬至这天要吃鸡汤泡炒米。先将土鸡熬出黄色的鸡汤,再把热腾腾的鸡汤浇在粒粒饱满的炒米上,美味的鸡汤泡炒米就做好了。闻一下,香气扑鼻,尝一口,美味至极。另外,冬至要听黄梅戏。黄梅戏是我们家乡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冬至这天,我和奶奶一起去祠堂听了黄梅戏。戏台全部用红布围上,两边还放着各种叫不出来名字的乐器。
    • 黄韵诗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已步入大众旅游的时代,旅游已成为百姓生活常态。民俗文化旅游,一种依托城市独特人文、历史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新形态,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佛山祖庙万福台则是民俗与旅游融合的优秀典范。文章从佛山祖庙万福台的民俗文化意涵出发,探讨其如何从无形的、静态的民俗文化形式,转变为有形的、动态的非遗展示模式,从而实现"文旅融合"的典范。
    • 摘要: 古有传奇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鬼神皆怕;今有川剧变脸千变万化,神秘莫测。同学们,你们看过川剧变脸吗?话说清乾隆、嘉庆年间,每至逢年过节之际,在四川乡镇村落、码头处林立的庙堂都会搭起戏台以示庆祝。久而久之,川剧就在街头巷尾之中渐成气候。清代“湖广填四川”,为蜀地的文化带来了诸多新元素,昆、高、胡、弹、灯,诸腔戏班汇入巴蜀各大城中的酒肆街坊之中,生、旦、净、末、丑,同时亮相于茶馆的小戏台之上,日久逐渐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时统称“川戏”,后才改称“川剧”。
    • 朱子砚
    • 摘要: 设计说明:(1)在村口水塘的一侧增加戏台,看台隔岸排布,戏台可以举办各类公共活动,丰富当地村民的精神生活。改变原有的硬质水塘驳岸为自然驳岸,增加亲水平台,配合水生植物,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村居山墙、戏台与水岸共同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成为丁家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展示面。(2)荫荫夏木图:于繁茂的林间置入通透的构筑,以游步栈道串联,村民们在可林间的休憩、乘凉。议事厅功能多变,也可作为乡村展厅、图书馆使用。澄心静坐、益友清谈,期望塑新耕读精气神。
    • 于诺; 李建新(指导)
    • 摘要: 黄昏来得快,去得也快。上一秒,天空还是蔚蓝色,下一秒仿佛就被橘色的夕阳烤化了,露出金色的边边角角,就像绣着金丝线。村子东南角,用石子儿新铺的空地上,垒起了一座三尺高的戏台,戏台不大,十几平方米的地儿,一两个忙里忙外的人来来回回,他们的鬓角在夕阳的映射下闪闪发光。戏台在每个月初一和十五的时候就会热闹起来,给一些留守乡村的老人带来欢乐。
    • 张艳
    • 摘要: 翼城县汤王庙戏台作为元杂剧在晋南兴起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章从自身结构、自然环境、施工与人为因素等方面对汤王庙戏台的残损成因进行分析,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下,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修缮原则,从整体环境、木构件、屋面、墙体和地面等方面提出修缮建议,希望为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 茶茶; 刘艳玲(图)
    • 摘要: 一“看大戏,过大年喽。”春节里,东村请了戏班子来唱戏。盼了一整年,孩子们终于盼来了可以快快活活看大戏的日子,别提多开心了。穿着新衣的小孩儿排成—队,—边拍着手唱歌,—边向村里的老戏台跑去。不知道什么时候,队伍的最后跟上了一个穿红袄的孩子。他戴着帽子,围巾把脸捂得严严实实的,有点儿畏畏缩缩,好像在怕着什么。他跟着队伍,来到了老戏台下。
    • 肖瑞宣; 黄晓琴(指导)
    • 摘要: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天水市,这个美丽的地方有许多特色年俗。过年了,家乡的各个乡镇通常会演几天戏,我们称作“天水秦腔”。家乡的秦腔主要唱法是“吼”,高亢激昂的吼声中不乏淳朴的感情。锣鼓声一起,家家户户的老人孩子就搬起小板凳,围着戏台津津有味地听起来,痴迷于表演者的一举手一投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