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意识形态话语

意识形态话语

意识形态话语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123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人民论坛、学术探索、云梦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坛研讨会等;意识形态话语的相关文献由19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庭华、姜涛、小海等。

意识形态话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1.9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123 占比:98.02%

总计:8287篇

意识形态话语—发文趋势图

意识形态话语

-研究学者

  • 周庭华
  • 姜涛
  • 小海
  • 岛子
  • 张伯存
  • 张新颖
  • 罗明惠
  • 袁盛勇
  • 郭剑敏
  • 陈帅名

意识形态话语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东锋
    • 摘要: 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自然辩证法也逐渐为中国人所熟识,从恩格斯的"一本书"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门学科"。自然辩证法中国化与汉语化的百年历程,对于中国百年来的社会进步和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已经深深地嵌入当代中国的知识网络结构之中,构成中国与西方在自然哲学与科技哲学方面意识形态话语上的重要区别之一。
    • 王林林; 双传学
    • 摘要: 话语是语言符号与价值观念的整体呈现。作为政治符号的意识形态话语,叙事主体一旦确立,其所属的话语规则、边界立场、价值意义也便由此确立,承载着特定的话语情意,饱含着特定的话语深义。建党百年的历史场域在变,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叙事语境、语言符号、表达特色、载体形式也随之而变,但“个别”在变,“整体”不变,其话语指向、叙事取向、政治方向、价值导向整体不变。在现存语境中要在“变”与“不变”中立主导、谋共识,应践行“一与多”“破与立”“虚与实”“情与理”的整体逻辑,牢记话语之源,重溯话语之流,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亲和力、影响力、感染力、包容力。
    • 张一兵
    • 摘要: 自20世纪初以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编辑版本,其文本编辑原则展现出了三种编辑方法:一是主题反注文本的编辑方法,以阿多拉茨基(V.Adoratskij)版、朗兹胡特/迈耶(G.Mayer)版为代表;二是历史编辑方法,以梁赞诺夫(D.Ryazanov)版、巴加图利亚(G.A.Bagaturija)版、陶伯特(I.Taubert)1972年版、广松涉(Hiromatsu Wataru)版为代表;三是“马克思学”的编辑方法,以陶伯特2004年版、卡弗(Carverr)版、孙善豪版、MEGA 22017版为代表。不同的编辑方法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话语编码中被规制的,各版本《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文献支持,也造成了一定的认识论障碍。
    • 包道广; 陈鹏
    • 摘要: 现实的人生活在意识形态当中,并通过意识形态询唤实现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这种双向度的过程推动着意识形态与主体的不断再生产。本文从意识形态询唤的元问题与元逻辑出发,以全面生产为逻辑起点,探究了意识形态询唤何以产生、进行,如何运用话语言说进行逻辑展开,分析了语境、话语结构等意识形态询唤发生、进行的内部结构与逻辑环节。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意识形态询唤的场域、语言和建构性要素对询唤的影响。
    • 曾鹏程; 孟楠
    • 摘要: 在分析关于民族话语的概念与意义、民族话语建构历史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抗战时期中共在新疆构建民族话语的研究情况,认为其具有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充实与创新,有利于深刻理解民族话语构建的重要性等意义.有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多数成果停留在事实的陈述以及经验总结的层面上,对文本的内在构成等研究不足.下一步应加强对马克思民族话语理论基本概念的阐释与溯源研究,加强对有关历史文本的系统性话语分析,突出构成要素分析,注重理论价值的提炼及历史经验的总结.
    • 范文卿
    • 摘要: 从话语角度看,意识形态影响甚至控制我们日常生活文化的表达以及言论态度等;同样,从意识形态角度看,话语影响甚至也控制着意识形态的再生产,以及对意识形态实践的理解.本文根据van Dijk语境模型中的意识形态话语分析,在语境模型中考察话语产出过程,解读意识形态的话语结构.了解话语意识形态的特征,能够帮助人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理解话语的思想内涵、态度立场以及利益取向.
    • 罗明惠
    • 摘要: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新特征,梳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现有研究发现存在广度深度待拓展、难点问题待突破、研究范式尚未形成等问题.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研究要持续深化话语基础理论研究、加强话语创新研究、加强话语系统性研究,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
    • 郑延彬
    • 摘要: 主旋律晚会中对于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方式往往通过思想性传达、典型人物事迹歌颂、文艺节目气氛烘托等方式,进行主题表达。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们更渴望的是通过接地气的语言,生活化的表达,小切□的叙事,激发起真切的情绪。本文将结合"浙江骄傲""最美发布"等大型活动,谈谈融媒时代主旋律晚会制作创新的思考和探索。
    • 霍豫; 潘剑瑛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逐步构建起具有巩固党的领导、形塑意识形态、增强价值认同、促进国际对话功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其建设过程体现出政治性与文化性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行、理论性与实践性交互的逻辑特征.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建设经历了话语建构、话语调适、话语创新三个阶段,形成了囊括生成、传播—反馈、评析—创新机制在内的话语运行系统.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意识形态话语建设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团结凝聚人民伟力、提升我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 刘燕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意识形态话语作为宣传和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具有不容忽视的建构性作用。恰当的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往往能够直接切中要点,增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说服力和引导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意识形态宣传的环境、对象、范围和方式,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方式,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