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额控制
总额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预防医学、卫生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422722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四川劳动保障、劳动保障世界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会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江苏省医院协会县(市)级医院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等;总额控制的相关文献由261位作者贡献,包括傅鸿翔、刘涛、陈文等。
总额控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22722篇
占比:99.99%
总计:1422894篇
总额控制
-研究学者
- 傅鸿翔
- 刘涛
- 陈文
- 付娅妮
- 刘书芳
- 刘元生
- 卢锡芝
- 岐文秋
- 张浩群
- 张源
- 张群
- 曹辉
- 杨翼帆
- 武玉坤
- 沈掩瑜
- 王建国
- 王淑慧
- 葛学成
- 赵明
- 邓爱姣
- 邹志辉
- 郭文博
- 陈纪英
- 陶春莲
- 丁旭辉
- 万保根
- 万志敏
- 丛菲
- 严萍
- 乔见
- 付亮
- 付曙光
- 何多多
- 余伟
- 余臻峥
- 侯忠男
- 倪波
- 傅榕
- 冉久洪
- 冯亚琴
- 冯静
- 刘先洋
- 刘文凤
- 刘林伟
- 刘玉斌
- 刘瑞普
- 刘登祥
- 刘莹
- 刘运良
- 刘雪晶
-
-
田晓丽;
侯忠男
-
-
摘要:
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加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本文借鉴欧美国家碳排放分配权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近8年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有益探索,分析了我国碳排放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碳排放总额顶层设计,实现碳排放总额控制;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推进碳市场的融资渠道等措施,为我国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机制提供了可操作的方式和方法。
-
-
罗昭
-
-
摘要:
2019年10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出台《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医保办发[2019]36号)。2020年,银川市参照《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细分组方案(1.0版)》,在国家医疗保障DRG(CHS-DRG)中26个主要诊断分类(MDC)和376个核心分组(ADRG)基础上,对2017—2019年度结算的病案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组,形成符合本市实际的细分组(DRGs)。在总结银川市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管理办法实施经验基础上,推行按病组分值付费改革,引导就医和资源合理分配。
-
-
陈芳
-
-
摘要:
随着医保改革逐步深入,改变了原有支付模式,采用总额预付模式,并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医保支付模式改革对医院医保管理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医院医保管理工作模式发生变化,由费用结算逐步向费用管理转变,无形中增加了医院医保管理的难度。在总额控制要求下,医院在实施医保管理工作时,应该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推动管理模式创新。医院通过加强医保精细化管理,合理用药,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在保证医保基金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多方共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
-
胡晓琪;
张海霞;
崔学良
-
-
摘要:
针对群众不断反映的医疗费用上涨的情况,国家为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继出台了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相关政策,以此保障人们的健康.而对医保付费总额的控制,是对传统医疗成本的约束做出改变,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医疗经济运行.在国家深入改革医疗领域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各地区都开始对医疗费用控制展开深入探究.本文针对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探究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探析当前的付费总额控制政策和合理性,并分析总额控制的实际实施效果,阐述和研究该政策背景下医疗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的建议,希望能对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
-
王晓
-
-
摘要:
面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医疗费用支出上涨过快,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出台了对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相关政策.这对改变传统公立医院对医疗成本约束差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国家不断推进医疗领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地区都对医保费用控制进行了积极探索.文章主要探讨了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政策及其合理性,对目前医保付费总额控制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政策下医院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
-
-
-
-
-
-
厦门市医疗保障局
-
-
摘要:
2017年起,厦门市推行"总额预算下的点数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DIP分值付费)的有效探索.通过医保支付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厦门市探索建立起一系列"总额预算下的点数法"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动态调整机制,构建起医疗保障基金可持续运作的长效机制.
-
-
尹好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二十次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模式,规避财务风险,紧跟国家医疗保险政策,加强患者对医疗费用报销的认识来做到合理就医做好保障.采用对比某三级乙等医院2016年医疗保险项目的费用指标数据的方法,发现住院患者医保基金超标现象较严重,其中以市医保患者为主,提出了从医院管理、医保支付和医保政策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好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有效提高医院资金流,病患满意度,缓解医疗经济负担.
-
-
-
张立鼎;
张菁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会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天津市于2014年推行医保总额控制制度.本文围绕天津市医保总额控制出台背景、具体内容、做法展开,分析了该政策对三甲综合医院经济运营的影响,并结合该政策提出了三甲综合医院应对医保总额控制的策略,即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医保总额控制的政策要求,加强内涵管理,积极调整经济管理策略,加强指标测算,合理分配指标,构建临床科室的长效沟通机制,健全核算体系,加快医院的全成本核算,积极推进,建立良好的谈判机制。
-
-
郭长虹;
丛菲
- 《中国烟草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办公费用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拓展利润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通化市公司为例,对办公费用成本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构建办公费用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总体思路,建立包含标杆引导、总额控制和执行标准三个层次的办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促进预算管理上水平.
-
-
邹志辉;
吴洋;
陈继芳;
张源
- 《第九届广东省医院医保管理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中国全民医保制度的健全和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医保费用支付已成为公立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医院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实施费用总额控制以来,对医院产生较大的费用控制压力,医院医保费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主要涉及到医、保、患三方的利益协调.本文通过对医、保、患三方利益主体的行为策略博弈分析,认为公立医院医保费用管理策略博弈的关键是把握医保费用支付效果,核心是做好医保费用开源与节流策略.
-
-
张浩群;
陶春莲;
卢锡芝;
刘元生
- 《第九届广东省医院医保管理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近3年来某“三甲”医院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以下简称PCI)治疗在“按人次付费+材料补贴”及“总额控制下按病种分值结算”两种不同医保支付方式下住院费用情况. 方法:提取2015-1-1至2017-12-31某“三甲”医院所有行PCI治疗出院的汕头市参保患者(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出院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结果:2017年实施“按病种分值结算”后PCI患者住院费用较以往的“按人次付费+耗材补贴”明显下降,其中主要减少的是西药费和材料费,对医院纯收入影响不大,且实行“按病种分值结算”后,PCI患者住院费用超额情况明显好于以往实行的按人次结算. 结论:“按病种分值结算”要求医院对住院患者合理控费,为医院获取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