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

碳排放权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0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2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23692篇;相关期刊436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现代经济信息、财会月刊(会计版)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硝酸硝酸盐技术交流会、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环境社会学青年论坛等;碳排放权的相关文献由141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琳、俞学劢、高航等。

碳排放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2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5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23692 占比:99.32%

总计:124545篇

碳排放权—发文趋势图

碳排放权

-研究学者

  • 张金琳
  • 俞学劢
  • 高航
  • 余梦泽
  • 朱玲
  • 潘险险
  • 刘明明
  • 刘汉武
  • 张杲
  • 杨光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谈多娇; 王丹; 周家齐
    • 摘要: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生态发展目标,中国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运用经济政策推进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2021年7月16日中国开启了以发电行业为首批交易主体的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文章以中国A股电力企业为样本,研究参与碳市场及内部控制效率对碳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碳市场能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以内部控制效率作为调节变量发现,内部控制效率在参与碳市场和碳信息质量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提供实践、政策和研究等方面的参考与借鉴.
    • 陈真亮; 项如意
    •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我国碳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的碳排放权制度在设立目标的公益性、行使方式的不自主性、附着客体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特征,使得其规定难以上升为法律权利,而仅能作为企业碳减排的强制性环境义务。近年来,用益物权说、准物权说和发展权说等理论学说试图将其财产化,而回避了对其法律义务属性的探讨,存在逻辑不自洽、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亟待修正。出于形式与实质意义上的制度体系化考量,有必要明确碳排放权的义务本质,强化政府、企业以及地方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制度设计和监管责任,重视碳排放权相关的制度绩效、制度缺位、制度拥挤和制度冲突等现实问题。同时,应防止将碳排放权简单等同于行政管控手段或行政规制权,完善企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价值取向下的碳减排义务制度体系,避免出现“规制过度”或者“规制不足”等制度失灵现象。
    • 陈真亮; 项如意
    •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我国碳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的碳排放权制度在设立目标的公益性、行使方式的不自主性、附着客体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特征,使得其规定难以上升为法律权利,而仅能作为企业碳减排的强制性环境义务。近年来,用益物权说、准物权说和发展权说等理论学说试图将其财产化,而回避了对其法律义务属性的探讨,存在逻辑不自洽、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亟待修正。出于形式与实质意义上的制度体系化考量,有必要明确碳排放权的义务本质,强化政府、企业以及地方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制度设计和监管责任,重视碳排放权相关的制度绩效、制度缺位、制度拥挤和制度冲突等现实问题。同时,应防止将碳排放权简单等同于行政管控手段或行政规制权,完善企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价值取向下的碳减排义务制度体系,避免出现“规制过度”或者“规制不足”等制度失灵现象。
    • 白春雨
    • 摘要: 《资本论》中有关商品的价值、交换价值、资本和雇佣劳动等一系列范畴的唯物史观分析,有助于辨清“碳商品”的社会关系。“碳商品”的社会关系本质是:置于金融资本中为资本增殖而建立的一种“碳中和”金本位,是取代“石油”金本位的碳价值转移。碳价值的实质是“积累起来的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权”。在“碳商品”财富—权力社会关系中呈现的感性现实就是贫穷与富有的矛盾,它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中国政府面对气候环境问题,一方面积极解决工业化发展中的绿色难题,另一方面切实把能源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把社会贫富差距与能源安全治理问题联动起来,实现能源问题与贫困问题的“双破解”。
    • 倪受彬
    • 摘要: 碳排放权源于环境权益等基本权利。为保护整体的大气环境容量,国家通过碳排放权的制度化,规范排放额度的分配并构建碳市场以调节权利主体的碳排放行为。碳排放权的权利属性属于其中的基础性法律问题。碳排放权是对大气环境容量的占有、使用、收益权,具有用益物权属性和特征。为规范我国统一碳市场交易标的和产品,应通过类推适用明确碳排放权的用益物权属性。为统一碳市场产品交易的规则与权利基础,应按照民法物权变动和登记过户的交易机制,解决统一碳配额市场的分配、交易、注销、履约和抵销等法律问题。
    • 韩慧宇
    • 摘要: 2011年起北京、上海、天津等八省市逐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21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和推广全国碳交易市场。虽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实践中仍显现出如立法、规则不完善等一些问题。本文对碳排放权交易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结合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和推广过程中制度实践总结,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提出具体建议。
    • 肖振红; 谭睿; 史建帮; 王芳
    • 摘要: 为促进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的实现,国务院于2011年批准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为评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利用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为模型开展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碳排放权”试点省市改革政策有效推动了区域绿色创新效率水平的提升。促进“碳排放权”政策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在于地方政府效率、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地方财政分权水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国家、区域及企业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启示。
    • 摘要: 碳排放权,是具有价值的资产,可以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减排困难的企业可以向减排容易的企业购买碳排放权,后者替前者完成减排任务,同时也获得收益,这就是碳交易的基本原理。美国有3×10^(8)人口,约占全球人口的5%,但美国排放的CO_(2)却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4%。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的20%,所排放的CO_(2)仅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中国人均排放的CO_(2)是美国的1/8,是日本、欧盟的1/4。可以说,造成气候变暖的CO_(2),主要是西方在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排放的。
    • 张琳; 周昊; 余雅旋
    • 摘要: 本文通过论述当下国家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碳达峰与碳中和下危废行业现状,把握现今政策导向重点,提出应对策略。从近期来看,危废企业应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适用的碳排放权分配方式,同时联合高校与专业机构,建立相关方法学,培养相关人才,将减排碳转化为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为企业牟利。从长期来看,碳达峰和碳中和理念也在激励着企业对技术工艺甚至是市场布局进行革新,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 林家南; 祝连波; 吕雨彤; 林仕立; 黄一雷
    • 摘要: 碳排放权是具有价值的资产,是碳交易的具体交易对象。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建筑业碳排放权的研究较少,对国外建筑业碳排放权的研究趋势分析就更少了。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2000-202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碳排放权相关的513条文献,进行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等三个方面分析,得出当前国外建筑业碳排放权研究趋势。通过图谱分析,得出结论:量化工具在建筑业碳排放权中的使用,仍是今后的研究热点;建筑业碳排放权的研究范围包含了成本、绩效和减排效率,将来研究范围会越来越广;从近20年的国外建筑业碳排放权研究可见,建筑业碳排放权的研究深度更加深入,碳排放权的量化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成果将为我国学者建筑业碳排放权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业低碳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