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505篇,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5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115236篇;相关期刊329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消费导刊、环境经济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硝酸硝酸盐技术交流会、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第25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中国气体行业发展高峰论坛、2015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 等;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文献由75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锐、张瑞、李志青等。

碳交易市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5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15236 占比:99.57%

总计:115734篇

碳交易市场—发文趋势图

碳交易市场

-研究学者

  • 张锐
  • 张瑞
  • 李志青
  • 李文辉
  • 潘洁
  • 王天津
  • 王志亮
  • 王璟珉
  • 胡珀
  • 陈德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市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金额自建立起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各个试点呈现了不同的市场样貌,未来在“十四五”期间,市场将会继续壮大和完善,为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助力。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已正式启动,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造纸等八大行业未来将被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因此,随着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兴起,不久的将来,碳排放权交易将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商品交易市场。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碳中和发展规划,并为进入即将开放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最后的准备。为此,本刊特别策划“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内容,邀请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就国内外碳市场交易行情进行分析整理,以便读者了解碳交易市场最新动态。
    • 袁理
    • 摘要: 碳交易作为碳减排的市场化途径,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本文总结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测算了碳交易市场发展对重点行业碳减排成本的影响,并对碳交易市场中潜力行业的碳减排前景进行了展望。
    • 尹振涛; 夏诗园
    • 摘要: 双碳目标和绿色金融发展政策融会贯通,双碳目标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难得发展机遇,而绿色金融也将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内涵、现状和积极效应基础上,针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绿色金融政策机制、标准规范有待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与绿色产业不匹配,绿色金融配套基础设施薄弱;绿色产品创新不足,疫情影响绿色产品的市场化运作;绿色理念有待提升,绿色金融主体参与度不高等困难和挑战,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相关经验,基于我国经济现实提出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各部门协调合作,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支撑,加强绿色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色金融相关技术手段、提升绿色金融实践能力等建议。
    • 王海燕; 李怡璇
    •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逐渐突出,“双碳”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它是指我国宣称的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在此大背景下,碳金融将担负起历史的使命,承担巨大的推动作用,明确如今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不足采取措施改正缺点,实现碳金融良性发展,从而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绿色转型,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我国的碳金融的建设中,将助力我国的金融行业迎来新的发展。
    • 朱晖; 李梦言
    • 摘要: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全新构想和战略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发展目标。“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契合生态保护的价值理念和全球气候治理的趋势。海洋碳汇作为地球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减弱温室效应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可在气候责任论、产权理论和生境付费理论的价值指引和理念基础上,通过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两个方面,协调海洋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建立蓝碳配额交易市场,探索构建海洋生态环境付费制度,从而搭建蓝碳保护的制度体系。
    • 汪惠青; 魏天磊
    • 摘要: 欧盟是全球最早开展碳治理的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对欧盟碳治理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本研究认为,欧盟在碳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欧盟在碳减排问题上始终重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减排作用,对内制定统一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对外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但是,受经济发展疲软、政治架构复杂、奉行气候单边主义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持续下降。当前中国正处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阶段,参考欧盟碳治理的经验和问题,本研究为中国落实碳减排任务提出了相关建议。
    • 李佳琪; 闫雪莹(图)
    • 摘要: 于文益认为,能源发展对低碳转型起着决定性作用,能源活动中能源结构调整是低碳发展的关键抓手,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用能品种的转换上。能源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动力和安全的基石,随着当前能源紧张局势的不断升级和社会对环保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应如何推进能源发展?未来能源行业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重点技术创新趋势?广东省作为国家第一批低碳试点省,有哪些行动经验可供分享?广东碳交易市场将如何继续发展,其发展对企业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期,《科技与金融》专访了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能源发展部部长于文益和部长助理刘凯,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 程宝栋; 杨超
    • 摘要: 碳汇交易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交易的是“碳排放配额”而不是“碳中和服务”,没有真正体现碳汇的价值。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坚持以配额为主、CCER为辅的碳交易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交易产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2021年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对加快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出了要求。2021年9月12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鼓励以市场机制加快多元化生态补偿、将林业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碳交易市场,为拓展、完善碳汇产品提供了上位政策支持。要以落实这两个《意见》为契机,加快开发林业碳汇产品,促进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实现。
    • 摘要: 未来,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成为主流,市场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会日益增加。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1+N”政策体系框架建立成型,我国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期顺利收官。
    •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市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金额自建立起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各个试点呈现了不同的市场样貌,未来在“十四五”期间,市场将会继续壮大和完善,为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助力。2021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已正式启动,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造纸等八大行业未来将被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因此,随着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兴起,不久的将来,碳排放权交易将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商品交易市场。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启动碳中和发展规划,并为进入即将开放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最后的准备。为此,本刊特别策划“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动态”内容,邀请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就国内外碳市场交易行情进行分析整理,以便读者了解碳交易市场最新动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