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候治理

气候治理

气候治理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社会与环境、外交、国际关系、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0455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问题研究、国际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第二届亚洲研究论坛、2016全球治理·东湖论坛暨“绿色发展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等;气候治理的相关文献由209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宏源、刘昌义、刘长松等。

气候治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0455 占比:99.48%

总计:30614篇

气候治理—发文趋势图

气候治理

-研究学者

  • 于宏源
  • 刘昌义
  • 刘长松
  • 方恺
  • 李昕蕾
  • 李程琳
  • 赵斌
  • 任树本
  • 刘卫东
  • 刘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研究中心课题组; 崔海涛
    • 摘要: 近年来,各国对于气候治理和碳减排的重视程度日趋提升。从国际经验来看,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将产生重要作用。本文全面梳理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和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展望了全球碳市场发展趋势与影响,以期对我国碳市场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 刘长松
    • 摘要: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新型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气候风险的溢出性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气候变化引发传统安全问题,加剧非传统安全问题,激化发展中国家资源竞争与武装冲突,地缘政治竞争和气候变化安全风险的跨国扩散加剧全球安全风险。从国家安全和人类安全两大概念入手,遵循“后果—影响—风险”的逻辑链条,构建气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开展气候风险评估。目前,发达国家率先开展气候安全治理,国际组织积极推动各国采取行动,但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不能适应气候风险的范围和规模。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升全球气候安全治理水平,应当加强针对气候安全风险的分析评估与管理,结合气候风险特征完善区域气候安全治理路径,协同推进气候变化的减缓、适应和灾害风险管理,制定并完善气候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政策框架,通过气候外交与大国合作构建全球气候共同体。
    • 梁舒惠
    • 摘要: 为了分析全球气候治理发展新格局,文章以碳中和目标为背景,以林草发展机遇为对象,提出在碳中和发展目标下,通过林草生态系统的构建,可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解决当前气候问题,充分发挥森林固碳释氧能力。为此,相关部门应该提升营林质量,充分开发林草资源生态功能,提升林间生物多样性,提高木材供给数量和供给质量,增强林区生态恢复能力,以此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 汪惠青; 魏天磊
    • 摘要: 欧盟是全球最早开展碳治理的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对欧盟碳治理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本研究认为,欧盟在碳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欧盟在碳减排问题上始终重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减排作用,对内制定统一的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对外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但是,受经济发展疲软、政治架构复杂、奉行气候单边主义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持续下降。当前中国正处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阶段,参考欧盟碳治理的经验和问题,本研究为中国落实碳减排任务提出了相关建议。
    • 翟大宇
    • 摘要: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机制,中美两国是气候治理中最重要的国家行为体。文章建立了互动轨道和关系状态双因素的分析框架,研究不同状态下中美双边气候互动与该公约进程的相互影响。案例表明,中美在该公约进程内的气候合作能够有力地推动和引领公约进程,在公约进程外的气候合作则会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碎片化,同时该公约制度体系对两国在公约进程内的互动有一定的规范作用。美国的“退群”会给中美气候关系和该公约进程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在当前中美都实行积极气候政策、支持公约进程的背景下,未来两国可能共同扮演气候治理引领者的角色,而公约进程则可以发挥中美气候关系“稳定器”的作用。
    • 汪灿
    • 摘要: 碳中和是指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再增加。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行动,《巴黎协定》后,已逐渐从气候治理体系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全球疫后经济可持续和韧性复苏、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重要政治动能和市场动能。
    • 王文; 刘锦涛
    • 摘要: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下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最热门话题。围绕碳中和与全球气候治理展开的国际博弈越来越频繁,以碳中和为逻辑的国际新竞争正全面展开。碳中和不仅是低碳技术、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表层领域的国际竞争,而且是更深层次上的话语权规制权的斗争。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展现大国责任心和大国担当,争取自身合理权益,讲好中国碳中和故事,在低碳竞争时代占据气候治理主动权。
    • 高利红
    • 摘要: 气候诉讼是当事人直接提出气候变化法律问题、政策问题、事实问题的诉讼,不包括直接或间接对气候有影响但未在诉讼中提出气候问题的诉讼。1986年已降,全球气候诉讼经历了三代演化,气候诉讼的功能在后《巴黎协定》时代也更加强大。在气候稳定权的基础上,气候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人权诉讼获得了较为统一的法律基础,为法院判令政府和企业承担气候责任提供了富有道德高度的论证框架。我国的气候诉讼可沿用既有的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程序,并借径人权诉讼提起国际气候诉讼,维护我国气候受害者的权利。
    • 王壮壮; 鲍铭言
    • 摘要: 国家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力量,而国家能力则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保障。尽管联合国气候制度要求各国加强能力建设,但关于国家气候治理能力的研究却进展缓慢,如何对其进行定义和衡量仍有待探索。为此,本文结合气候变化、国家能力和全球治理三个概念对国家气候治理能力进行了定义,并构建了一个新的标准化框架,以量化评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国家缔约方2015~2020年间的气候治理能力。该框架从联合国气候制度建立和完善的三个层面(规范制定、履约遵约和行动效果)出发,利用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等国际机构的最新数据,衡量各国在智力贡献、缔约贡献、治理程度、治理工具和治理效果5个维度上的14个兼顾全面与平衡、过程与结果、动态与静态的基础指标表现,以展现其在联合国气候制度从“京都”模式向“巴黎”模式过渡时期的气候治理能力。结果显示,西欧、北欧、东亚和北美洲国家具有较强的气候治理能力;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规范制定上的表现紧追美国和西欧国家;小岛屿国家尽管个别代表排名靠前,但整体上与最不发达国家类似,能力仍有待提高。本研究为横向和纵向比较不同国家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新的概念、角度和方法。
    • 任慧涛; 易剑东; 郑凯新; 赵耀; 范英丽
    • 摘要: 国际体育组织不仅自身消耗大量能源,还对赛事碳排放负有治理责任。通过分析《国际足联气候战略》、历届足球世界杯赛可持续发展报告,梳理国际足联应对气候问题的历史进程及阶段特征。自2006年承诺应对气候问题以来,国际足联气候治理历经目标萌生、行动整合、整体推进3个阶段。国际足联的碳中和行动愿景、治理对象清晰,动员各级足球组织、世界杯赛组委会、主办城市政府等多元主体,以具体行动措施为着力点,构建碳中和治理的整体行动框架。目前,该行动框架仍存在战略目标架构还需优化、资源投入机制有待完善、行动措施效果缺乏评估、行动主体协作意识淡薄等问题。建议从确保战略目标可达成、保证资源投入充足、坚持行动措施可持续、提升行动主体协同性等方面有针对性地予以完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