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汉语、常用外国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018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第二届现代汉语虚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等;性质形容词的相关文献由12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春波、何青莹、周有斌等。
性质形容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018篇
占比:98.86%
总计:11145篇
性质形容词
-研究学者
- 吴春波
- 何青莹
- 周有斌
- 张国宪
- 张道俊
- 李宏亮
- 李木迪
- 王颖
- 蒋国辉
- 郝红艳
- 黄筱博
- Liu Ying
- 丁可
- 丁石庆
- 于淑洁
- 云兴华
- 代曼漫
- 位利利
- 何洪峰
- 侯友兰
- 侯精一
- 刘云
- 刘文斌
- 刘春霞
- 刘格非
- 刘芳
- 华宗德
- 卢甲文
- 叶少钧
- 吴琳
- 周振邦
- 周洪学
- 周良睿
- 孙汉军
- 孙海玲
- 孙玉玲
- 孟守介
- 宁光普
- 常显敏
- 张业菊
- 张兴禹
- 张军
- 张劲
- 张太中
- 张慧芳
- 张江云
- 张立荣
- 张菁
- 张颂
- 徐晓荷
-
-
杜彦玲
-
-
摘要:
有关性质形容词的长尾形式、短尾形式的构成及作谓语时两者的区别研究较多,却很少有人关注俄语中只有长尾形式或短尾形式的性质形容词.从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研究俄语中只有一种结尾形式的性质形容词,以便更全面地了解独特的俄语性质形容词及其实际应用.
-
-
-
王颖
-
-
摘要:
性质形容词作状态补语是汉语中较为常见的情况.从语义功能上看,状态补语"V得A"具备"断言"的语义功能,"V得很A"具备"描写"的语义功能,但二者并非完全对立.利用助词"的"前的定语位,对状态补语的断言性、描写性进行考察,认为状态补语的语义功能由补语中性质形容词的典型性强弱决定.从状态补语中"得"的形成机制来看,状态补语"A"应是宾语的后置谓词性成分.因此,与"V得很A"相比,单独的性质形容词作状态补语具有表示比较的语用功能.
-
-
Liu Ying
-
-
摘要:
结构助词"的"在现代汉语诗歌里出现了非常规隐现的现象."属性类名词1+(的)+名词2""单音节性质形容词重叠+(的)+名词"和"短语结构+(的)+名词"时,"的"当现却隐;数量短语作定语修饰名词、多项定语修饰名词时,"的"当隐却现."的"在现当代汉语诗歌里可以突破一般的汉语语法规则,这主要与"的"在历史演变中保留了指示词强调凸显的作用、韵律原则和经济原则有关."的"的非常规隐现也有限度,主要是受到黏附词特点的制约."语言特区"中的诗歌特区允许突破一般汉语语法规则,但必须有度,不能逾越普遍的人类语法原则.
-
-
-
李宏亮1
-
-
摘要: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有诸多差异。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框架,即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着力对二者在做谓语时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两类形容词本身的语义差异是导致两类句式差异的根本原因。
-
-
李宏亮
-
-
摘要: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有诸多差异.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框架,即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着力对二者在做谓语时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两类形容词本身的语义差异是导致两类句式差异的根本原因.
-
-
李宏亮
-
-
摘要: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有诸多差异.本文从三个平面理论框架,即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层面,着力对二者在做谓语时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两类形容词本身的语义差异是导致两类句式差异的根本原因.
-
-
-
-
刘格非
- 《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
| 2012年
-
摘要:
现行的现代汉语高等教材与一些语法研究中关于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定义和研究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有做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比较了现代汉语与现代西班牙语、日语在表达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时的差别,并从这个差别人手,发现了缺少其他语言表达方式(如西班牙语的两种系词与日语的形容词或活用形与句尾豁着成分变化等)的汉语,是通过将形容词作为谓词,并且依靠形容词谓语部分的不同组合形式来区分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在龙果夫对形容词参与组成的各种谓语成分的研究的基础上,人们一共总结出了十一种与形容词的性质与状态有关的谓语组合形式。这充分体现了汉语所具有的分析语特征,与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相关的语法意义已经融入到句法的组合之中,融入到语序和虚词之中。正因为如此,朱德熙主要依靠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类,无法表现汉语形容词在性质和状态方面的语法意义。但是,朱德熙提出的重叠形式为ABAB一类的状态形容词却能依靠词类身份只表达状态方面的语法意义,这也体现了汉语语法的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