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踝关节扭伤
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2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3579篇;相关期刊186种,包括光明中医、内蒙古中医药、实用中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2014中国民族医药大会、2013年土家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推广经验交流会等;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相关文献由835位作者贡献,包括姜仁建、冯海清、李斌杰等。
急性踝关节扭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3579篇
占比:99.32%
总计:53946篇
急性踝关节扭伤
-研究学者
- 姜仁建
- 冯海清
- 李斌杰
- 陈明亮
- 周杰
- 李志光
- 雷鸣
- 任国飞
- 余鹏
- 党捍东
- 刘春雨
- 刘渝松
- 刘红
- 吕刚
- 周晓芳
- 周燕芬
- 周育毅
- 和运志
- 孙强
- 孙淑芬
- 孙鹏
- 廖俊辉
- 张乃
- 张勇
- 张建涛
- 张贵华
- 张银萍
- 彭华
- 徐利虹
- 朱伟
- 李国福
- 李新立
- 李晓允
- 李浩
- 李海
- 梁小惠
- 江从兵
- 王上增
- 王德占
- 王绍敏
- 王维
- 王美元
- 王薇
- 王鸽鸽
- 石少辉
- 程伟
- 程延
- 窦群立
- 管振华
- 肖清宁
-
-
李斌杰;
周晓芳;
黄自冲
-
-
摘要: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0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芍药甘草汤加减+针刺治疗)50例和对照组(冰敷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治疗)50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血清疼痛物质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好转,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神经肽、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可明显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及疼痛物质水平相关。
-
-
邹伟聪;
董瑞波;
周晓军;
林柯汉
-
-
摘要:
目的:探讨紫荆止痛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紫荆止痛贴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d、治疗12d及治疗后1个月时肿胀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12d及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肿胀积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O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紫荆止痛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能缓解患者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
-
-
张乃
-
-
摘要:
目的:观察远端取穴穴位埋线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8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远端取穴穴位埋线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肿胀消失的时间;统计治疗后1周、2周的VAS评分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以及治疗后3周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及肿胀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周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远端取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
苏薇(译);
Xue X;
何成奇(主译)
-
-
摘要:
在首次发生急性踝关节扭伤后,高达40%的人踝关节损伤会复发,称为踝关节外侧不稳(LAI)。正如研究人员发现的那样,神经可塑性可以发生在肌肉骨骼疾病中,本研究评估了与踝关节外侧不稳相关的大脑形态学差异。研究对象为35例单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患者和35例无踝关节损伤史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大脑核磁共振(MRI)扫描。
-
-
王韶光;
傅强;
田涛;
朱建奎;
仇宋明
-
-
摘要:
目的探讨“骨伤一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1年9月在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骨伤一号”局部热敷治疗,两组均治疗观察20 d。观察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血清TNF-α、IL-1β、VEGF、PDGF含量及随访5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8.11%,稍高于对照组的86.79%,但是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1β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5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一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能促进VEGF、PDGF的分泌,还可抑制血清TNF-α、IL-1β的释放,有很好的近期与远期效果,还可促进持续缓解疼痛。
-
-
吴素丹;
黄春霞;
李丹
-
-
摘要: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中频电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分院康复科收治的58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短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频电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及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分别为(3.12±0.51)分、(7.13±0.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9±0.62)分、(12.41±2.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CRP、MDA水平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TNF-α、CRP、MDA水平分别为(46.13±4.77)mg/L、(6.02±1.13)mg/L、(2.01±0.41)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2±5.21)mg/L、(9.02±1.52)mg/L、(3.12±0.6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为(49.78±3.19)U/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2±3.02)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中频电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苏建伟;
崔春苗;
杨毓宏;
李永峰;
惠建荣
-
-
摘要:
目的研究“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行气活血”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每周7次,共治疗1 w。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5 d后、治疗7 d后的疼痛程度评分(VAS)、踝关节功能评定评分(AOFA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在治疗3 d、5 d、7 d后VAS及AOF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5 d、7 d后VAS及AOFAS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行气活血”针刺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踝关节功能活动,且与超短波相比起效快。
-
-
陈雪英;
陈瑜芳;
洪燕;
李洲;
郑鸿滨
-
-
摘要: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中医按摩,探讨其血糖控制与加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5月该院6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给予不同的干预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中医按摩,对比不同干预方法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AAM评分干预后1周(72.28±3.83)分、干预后2周(80.11±3.53)分、干预后3周(88.54±3.33)分,VAS疼痛评分干预后1周(3.24±0.64)分、干预后2周(2.38±0.73)分、干预后3周(1.51±0.52)分,空腹血糖(6.45±1.23)mmol/L、餐后2 h血糖(7.35±1.05)mmol/L,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8、3.494、4.122、3.873、2.377、2.150、3.591、7.391,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联合中医按摩,能够提高患者的FAAM评分和降低患者的VAS评分,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加速患者康复。
-
-
滕府高;
钱志云;
陈颖;
李建安;
乐观泽;
孙俊;
朱勤庄
-
-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中药封包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石膏托制动3 d,并采用冷敷及抬高足部的干预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活血化瘀方中药封包治疗7 d,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均在接受干预措施后VAS评分降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提高(P0.05)。结论在传统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联用活血化瘀方中药封包治疗有助于患处肿胀消退、快速缓解踝关节疼痛、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
-
雷小蕾;
刘创;
叶铁良
-
-
摘要:
目的:探究改良化瘀消肿散膏剂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AAS)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A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A、B、C组,各50例。各组患者均给予弹力绷带外固定治疗,A组患者给予外贴活血止痛膏治疗,B组患者给予外敷化瘀消肿散治疗,C组患者给予外敷改良化瘀消肿散膏剂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踝关节扭伤症状积分(AAS症状积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各项AAS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C组患者的各项AAS症状积分均低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AOF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C组患者的APFAS评分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C组患者的IL–6、hs–CRP低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AS患者应用改良化瘀消肿散膏剂可有效缓解肿痛等症状,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
-
-
王志德
- 《第13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在外力作用下导致韧带损伤,以踝部肿胀、疼痛、行走跛行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是社区临床常见病,以单纯性外侧韧带扭伤多见.笔者临床采用中药熏洗,方便快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Lou Hongkai;
楼红侃;
叶海;
张辽
- 《浙江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评价四黄散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疼痛及肿胀程度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00例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四黄散外敷加弹力绷带外固定,对照组予扶他林软膏外敷加弹力绷带外固定.2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和疗程结束后3个月进行观察,记录疼痛及肿胀程度.结果:治疗后第14天及3个月随访时2组的疼痛、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黄散外敷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伤踝的疼痛程度及肿胀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
沈小琴
- 《浙江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和应用价值.采用针刺治疗后,扭伤部位肿痛完全消失,患者可自由活动.此方法操作安全,方法简便,功效快捷.踝关节韧带主要有外侧副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由距腓前、后韧带和跟腓韧带组成。由于外踝较内踝长和外侧韧带薄弱,使足内翻活动度较大,因此临床上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常见。
-
-
刘正;
党捍东;
文萍
- 《2017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 方法:将2010年2月-2011年10月及2014年度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5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①治疗3周后,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和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3周后,观察组显著消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消肿止痛效果好,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
姜仁建;
周杰
- 《重庆市针灸学会2017年对外交流与合作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下肢损伤洗方经离子导入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改良下肢损伤洗方经离子导入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患肢的疼痛及肿胀程度.结果:改良下肢损伤洗方经离子导入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方面有较好疗效,能较快缓解患肢疼痛及肿胀症状.
-
-
闫文娟;
史志山;
罗俊刚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活络止痛散配合针刺穴位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门诊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后外敷自拟活络止痛散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48h之内冷敷,48h之后热敷及制动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率为6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活络止痛散配合针刺穴位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理气通脉,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快速减轻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皮肤瘀斑等,使踝关节功能障碍恢复加快,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
-
李雨谿;
万敏;
刘晓佳;
梁繁荣
- 《2016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通过总结近10年来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研究文献,明确选穴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配穴. 方法:以"急性踝关节扭伤"、"中医"、"针灸"、"针刺"为关键词,通过万方、维普、CNKI三大中文数据库对近10年中文文献中针刺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整理分析,揭示临床常用腧穴. 结果:目前临床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常用穴位为仍多为传统取穴:阿是穴以及局部穴位(解溪、丘墟、申脉、照海、昆仑、悬钟、大钟等)为主,辅以远部取穴;但近代针刺疗法:头部足运感区、耳穴及腕踝针等对急性踝关节扭伤也有不错的疗效. 结论:在传统取穴的基础上,在探究与发展现代针刺疗法的同时,也应致力于研究针刺疗效判定的统一与客观化,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配穴.
-
-
石耀武;
李延红;
张宏蕾
- 《第二届全国中医关节病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跌打止痛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局部外敷跌打止痛膏,对照组外用云南白药膏,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疗效.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两组病人的病情均明显好转,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打止痛膏有良好的消肿止痛功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
邱继明
- 《2014中国民族医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活血接骨膏是本院上世纪80年代挖掘的土家民族民间验方,经筛选优化整理研制而成的外用膏剂,具有活血散瘀通络、消肿止痛、强筋壮骨功效.初步药理研究证实,活血接骨膏具有活血消肿,抗炎镇痛的作用,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的肌肉、骨组织修复和愈合.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常表现为患踝肿痛、关节失稳,如治疗不当,易遗留后遗症.
-
-
杨利;
朱怀宇;
陈波涛;
丁勇
-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18骨伤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急性踝关节扭伤属于中医学“伤筋”新伤范畴,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损伤之一,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10%-20%,发病率约为206/10万人,最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如果治疗不当,很多患者会遗留慢性症状.止消活络膏是“燕青门正骨学术流派”传承的外用中药制剂,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朱正刚先生整理发扬和广泛应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历史长达300余年,具有消肿止痛、通络逐瘀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