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频电

中频电

中频电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44663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当代体育科技、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康复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康复医学论坛、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等;中频电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卢爱玲、沈平、陆保全等。

中频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4663 占比:99.94%

总计:244804篇

中频电—发文趋势图

中频电

-研究学者

  • 卢爱玲
  • 沈平
  • 陆保全
  • 但果
  • 唐受爱
  • 时少冰
  • 杜宝琮
  • 杨全兴
  • 杨燕
  • 毕世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申宽宏; 苏光辉; 肖华斌
    •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联用曲度牵引和中频电进行治疗的效果与价值。方法:我院2018年5月-2021年5月间收治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牵引和中频电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曲度牵引和中频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栓素B2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栓素B2、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栓素B2、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较常规牵引联合中频电可有效提升神经根型脊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够促进患者炎症反应的减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吴素丹; 黄春霞; 李丹
    • 摘要: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中频电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圃分院康复科收治的58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短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频电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及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分别为(3.12±0.51)分、(7.13±0.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9±0.62)分、(12.41±2.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CRP、MDA水平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的TNF-α、CRP、MDA水平分别为(46.13±4.77)mg/L、(6.02±1.13)mg/L、(2.01±0.41)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2±5.21)mg/L、(9.02±1.52)mg/L、(3.12±0.6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OD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为(49.78±3.19)U/m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52±3.02)U/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中频电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婷婷; 陈朝晖; 胡荣庭; 姚梦莉; 徐寒; 时威
    • 摘要: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电结合消瘀接骨散治疗.治疗前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量表、膝关节屈曲关节活动度、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疼痛减轻、肌肉疲劳度降低、肌肉张力减小、屈膝关节活动度增加、运动功能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结合消瘀接骨散可有效减轻KOA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其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消瘀接骨散.
    • 金祥雨; 陈朝晖; 江雨; 沈文庆; 洪若琳
    • 摘要: 目的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电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分,采用压痛仪测定患者主诉最为疼痛部位的数值,采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检测仪及其配套电脑软件采集并分析治疗前后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和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的值,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减少,压痛数值、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腓骨长短肌iEMG值和MF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减少或增加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可有效减轻陈旧性踝扭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踝周肌肉募集程度,降低踝周肌群疲劳度,改善踝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消瘀接骨散。
    • 金祥雨; 陈朝晖; 江雨; 沈文庆; 洪若琳
    • 摘要: 目的 观察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理筋正骨手法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频电联合消瘀接骨散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疼痛进行评分,采用压痛仪测定患者主诉最为疼痛部位的数值,采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检测仪及其配套电脑软件采集并分析治疗前后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和积分肌电(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的值,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并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减少,压痛数值、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各项评分、腓骨长短肌iEMG值和MF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减少或增加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筋正骨手法结合消瘀接骨散可有效减轻陈旧性踝扭伤患者的疼痛,改善踝周肌肉募集程度,降低踝周肌群疲劳度,改善踝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中频电疗法结合消瘀接骨散.
    • 张秋芳; 杨晓鸿; 杨涓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超短波、中频电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超短波和中频电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大主动张口度、关节弹响程度及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者的最大主动张口度大于对照组,且关节弹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治疗组患者静息状态、张口末及咀嚼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超短波、中频电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最大张口度,降低患者关节弹响程度及疼痛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王涛; 杨富国
    • 摘要: 目的 探讨牵引结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接受治疗的1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86例)与观察组(86例).对照组予以牵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中频电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炎症指标及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88%相比,观察组96.5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XB2、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结合中频电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指标,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血栓素B2水平.
    • 欧阳莉; 陈彩红
    • 摘要: 目的:对比温针灸与中频电在治疗膝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膝痹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XYZP-IE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各项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为(1.5±0.4)分,WOMAC为(13.6±2.0)分,低于对照组的(3.9±0.7)分、(22.5±4.1)分,而ADL为(91.8±3.0)分高于对照组的(78.4±5.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膝痹,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治疗有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