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颞下颌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9081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针灸临床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康复医学论坛暨国际康复新技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推拿学术年会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相关文献由728位作者贡献,包括马绪臣、易新竹、高鹏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6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081 占比:99.37%

总计:49394篇

颞下颌关节紊乱—发文趋势图

颞下颌关节紊乱

-研究学者

  • 马绪臣
  • 易新竹
  • 高鹏
  • 傅开元
  • 刘知音
  • 唐正龙
  • 姜华
  • 朱榕
  • 李鸿波
  • 蔡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兵; 潘晶晶; 杨斌; 许剑恒; 刘德裕; 史静琴; 宋振华
    • 摘要: 背景:咬合治疗是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具有较久的治疗历史,但是其疗效也具有不少争议,患者病情极易复发.传统中医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与跌打万花油热敷结合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患者患侧软组织张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上颌佩戴稳定性咬合板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活血化瘀汤和跌打万花油热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开口度、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Fricton指数)、关节压痛以及软组织张力.结果 与结论:①经过活血化瘀汤、跌打万花油以及咬合板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高于单独应用咬合板的对照组患者(73%)(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开口度在3.0-3.9 cm的患者明显增多,且优于单独应用咬合板的对照组(P<0.05);③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Fricton指数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Fricton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压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压痛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软组织张力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软组织张力高于对照组(P<0.05);⑥提示应用活血化瘀汤与跌打万花油热敷结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效果显著,能够增大患者的开口度,降低Fricton指数,从而改善患者的患侧软组织张力.
    • 袁臻; 樊兰英
    • 摘要: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颌面常见疾病,该病是具有反复性、顽固性的剧烈疼痛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樊兰英主任认为该病多以湿热内蕴、气血不足以荣养经络关节,气机不畅致血瘀而出现关节疼痛的经络病,以湿热、虚、瘀为辨证要点,遣方用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 龙露; 王三荣; 虞乐华
    • 摘要: 颈部疼痛(neck pain,NP),简称颈痛,指的是从上项线到第一胸椎棘突区域,位于颈部解剖区域的疼痛(国际疼痛研究协会)[1],是头颈部疾病(例如头痛、颞下颌关节紊乱、扭伤、劳损、肿瘤、骨折、各种传染病、炎性关节病等)的主要或次要症状。非特异性颈痛(non-specific neck pain,NNP),也称为机械性颈痛,属于颈部疼痛的一种类型,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颈椎解剖区域(不包括肩膀)的疼痛,伴有或不伴有放射性手臂疼痛,无或轻度至重度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 杨萍; 冯萍津; 方炜; 朱庆军
    • 摘要: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为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张口受限等,有诸多患者经治不效,饱受病痛之苦,随病情迁延,症状未解,亦可致患者情志抑郁,影响正常生活。朱庆军主任医师认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筋”关系密切,宗筋束骨利机关,从筋论治,注重针刺深浅及角度对病证的影响,把握在筋守筋之要,结合内经刺法,得以舒筋止痛、活利关节。
    • 苏文杰; 周甜甜; 连松勇; 林友聪
    • 摘要: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者共12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体外冲击波(ESWT)组、肌肉能量技术(MET)组和体外冲击波联合肌肉能量技术(ESWT+MET)组4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和MET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ESWT每周1次,治疗4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最大张口度(MMO)、压力疼痛阈值(PPT)、疼痛情况(VAS)和下颌功能损害问卷(MFIQ)评分。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MMO、PPT、VAS及MFI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4组患者的MMO及PP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ESWT组、MET组及ESWT+MET组高于常规组(P<0.05),ESWT+MET组高于ESWT组和MET组(P<0.05);MET组的MMO较ESWT组增加(P<0.05),ESWT组的PPT较MET组增加(P<0.05)。4组VAS及MFI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SWT组、MET组及ESWT+MET组低于常规组(P<0.05),ESWT+MET组低于ESWT组和MET组(P<0.05);ESWT组VAS评分较MET组下降(P<0.05),MFIQ评分ESWT组与ME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冲击波和肌肉能量技术均能有效改善TMD患者的最大张口度、疼痛情况及下颌功能,但是体外冲击波和肌肉能量技术的联合效果优于单一的体外冲击波或肌肉能量技术,临床上可以考虑将二者结合用于治疗TMD。
    • 牛梅彦
    • 摘要: 目的1.5T磁共振(MRI)观察未经治疗的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髁突骨质及关节腔积液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单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治疗前的MRI图像,分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组61例和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组46例,测量2组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盘长度、盘髁距离,观察2组患者患侧是否合并髁突骨质改变及关节腔积液。结果不可复组关节盘长度短于可复组(t=4.008,P0.05)。结论2组均有关节盘长度缩短,盘髁距离增加;TMDs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采取干预措施,预防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生;MRI可清晰显示关节盘形态、髁突骨质改变及关节腔积液,为临床提供颞下颌关节紊乱不同时期的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
    • 周修五; 黄伸; 陈攻; 王嘉琳; 侯玉昆; 潘化平
    • 摘要: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年龄依赖性的关节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的进展,病变关节会逐渐出现疼痛、僵硬、关节的功能受限,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1]。增生疗法或者再生注射疗法,是一种肌肉骨骼疼痛的补充治疗方法,其中高渗葡萄糖是常用的注射药物,已在临床中应用于膝骨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跟腱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等肌骨疼痛损伤性疾病[2,3],其原理是在疼痛局部注射高渗性药物,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4]。在既往的骨性膝关节炎高渗葡萄糖注射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提示该治疗能够使膝关节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关节功能显著提高,并且该项治疗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5,6],但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尚无普遍性共识,也缺乏随机、双盲的高质量临床试验研究。
    • 顾姣娜; 焦博强; 李志勇
    • 摘要: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TMJ ADD)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D),主要表现为疼痛、关节弹响和下颌运动受限,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但其病因复杂,至今尚无统一结论,对其发病机制也缺乏明确而全面的认识。本文将对ADD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 杨冬叶; 陈莺; 黄紫娴; 曹丽华; 刘晓刚; 余晓曼; 何一青
    • 摘要: 目的提高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训练组33例。两组均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连续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训练组疼痛评分及最大张口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行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患者,增加口面肌功能训练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增加张口度。
    • 寿依群; 华单婷; 刘骁杰; 李永忠
    •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TM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TMD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辅以温针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则辅以消炎止痛药物口服及外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量表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对比分析2组患者用力咬合时其颞肌、咬肌表面肌电均方根(RMS)值.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MI评分、肌肉压痛指数(P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DI)评分、健侧及患侧颞肌、咬肌RMS值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2周治疗后发现观察组DI评分[(0.213±0.045)分]、CMI评分[(0.149±0.356)分]、患侧咬肌RMS值[(81.381±10.253)μV]、颞肌RMS值[(67.635±14.285)μV]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72±0.75)分]、PI评分[(0.083±0.049)分]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2.33±0.91)分]、PI评分[(0.133±0.081)分]、CMI评分[(0.235±0.043)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温针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TMD患者疼痛,减轻颞颌关节功能障碍程度,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