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
心血管介入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58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6篇、专利文献44328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等;
心血管介入的相关文献由1111位作者贡献,包括舒春柳、袁迎春、周玉杰等。
心血管介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328篇
占比:99.47%
总计:44564篇
心血管介入
-研究学者
- 舒春柳
- 袁迎春
- 周玉杰
- 张玉茹
- 杨士伟
- 杨彩玲
- 王党校
- 谢叻
- 刘丹
- 刘恒全
- 刘新林
- 周娟
- 姜铁民
- 孙宁
- 张玲
- 徐凯
- 柳光茂
- 梁国庆
- 王强
- 石蕊
- 耿鑫金
- 胡盛寿
- 赵季红
- 赵永刚
- 龚元
- 丁海岭
- 万康
- 于继英
- 井然
- 代静
- 何炳蔚
- 何苗
- 余再新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农永茂
- 刘亚
- 刘惠芬
- 刘晓宇
- 刘海伟
- 刘红艳
- 刘静
- 加丹
- 包志敏
- 古湖南
- 古萍
- 叶武成
- 叶贤淑
- 吴利娟
- 吴朝丽
- 吴紫莺
-
-
王绍玲
-
-
摘要:
目的探讨细致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介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薛城区人民医院住院的需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致化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介入患者实施细致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
-
贺晓晶
-
-
摘要:
目的研讨比伐卢定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每组60例。传统组所有患者采取普通肝素治疗,研究组所有患者采取比伐卢定进行抗凝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出血情况、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0 d TIMI血流分级情况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比伐卢定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其TIMI血流分级情况,降低MACE和出血发生风险,并且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
-
赵林
-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简列数据,研究临床护理在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验证此项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0例患者则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0 min、术后1 d的HAMA评分、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前30 min、术后1 d的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2.50%,研究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5.00%,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予以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可提升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况。
-
-
潘锋(文/图)
-
-
摘要:
2022年6月30日至7月3日,第二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 2022)以“线上+线下”形式在云南昆明举行,本次大会遵循“再普及、再规范、再提高”的宗旨,围绕健康中国战略,结合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现状,以“薪火传承,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就心血管介入热点话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为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
-
-
赵晓辉;
李春梅(整理);
马弋力(整理)
-
-
摘要:
在心血管介入界,医生们最怕遇见这种情况:患者因血管狭窄安放支架,多年后再次出现血管狭窄,而此时应用球囊扩张术只能暂时疏通血管,很快血管又会闭塞。严重的血管闭塞会让患者随时面临恶性心律失常、心衰,甚至猝死风险。不过,现在有一项新技术--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内斑块消蚀术(ELCA),能解决这一难题,为难以进行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带来健康福音。
-
-
潘锋(文/图)
-
-
摘要:
2022年6月30日至7月3日,第二十五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 2022)以“线上+线下”形式在云南昆明举行,本次大会遵循“再普及、再规范、再提高”的宗旨,围绕健康中国战略,结合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现状,以“薪火传承,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就心血管介入热点和前沿话题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新视野。CCIF 2022同期举办了“中国房颤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新闻发布会”等多场新闻发布活动,展示了我国房颤、胸痛、心衰、高血压、心脏康复等五大心血管病中心建设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
-
-
蔡宗祥;
孙玉梅
-
-
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心血管介入治疗)和观察组(心血管介入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各38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肌灌注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I-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前,观察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因子(T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内皮细胞凋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其可促使患者的心肌微循环恢复正常,有效改善血浆纤溶因子与凝血因子水平,减少内皮细胞凋亡数,值得临床应用。
-
-
程荣
-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常规化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施以精细化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有关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和恐惧情绪的评分为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极大地提高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缓解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整体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
孙军鸽;
宋志
-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山东健康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TIMI血流分级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活化功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1级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3级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介入后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防控心血管不良事件,纠正心肌血流灌注,增强血小板活化功能。
-
-
郁蕾;
于晓;
张仝
-
-
摘要:
cqvip:目前,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患者呈年轻化,病情严重者可以采取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1]。但该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术中易出现应激反应,术后患者常因并发症或自身原因出现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2]。近年来,精细化护理模式以更加全面的、精细的干预促进患者康复得到临床认可[3]。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行心血管介入导管室手术的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
-
-
-
-
-
-
-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4-29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实时导管介入信息测量装置,支撑架通过电动滑块安装在直线导轨上,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导管插入口,导管通过导管插入口设置在支撑架上,导管上套装有压力检测组件,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之间,导管输出端内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导管另一端连接有位移传感器发射端,位移传感器发射端电性连接有位移传感器接收端,位移传感器接收端安装在直线导轨上一端,位移传感器接收端通过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相连,该装置结构合理,利用支撑架可以将导管套入在上方,有利于对手术的导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利用圆形气囊方便根据导管的直径的大小进行调节,利用压力检测组件可以实时检测医生手部的压力,有利于导管的输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