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42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篇、专利文献37956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的相关文献由1472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志云、邹良建、孟旭等。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5 占比:1.11%

专利文献>

论文:37956 占比:98.89%

总计:38381篇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发文趋势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研究学者

  • 徐志云
  • 邹良建
  • 孟旭
  • 张宝仁
  • 王志农
  • 姜胜利
  • 任崇雷
  • 李伯君
  • 梅举
  • 胡盛寿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树伟; 崔勇; 周冰; 梅富杨; 刘志芳; 胡志斌
    • 摘要: 目的:总结低温诱导室颤性停搏技术在胸腔镜辅助下再次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既往心脏手术后(PCS)接受胸腔镜辅助下再次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为PCS组。选取同期收治并接受胸腔镜辅助下首次二尖瓣置换手术的患者78例为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数据和近期随访结果。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三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等主要术前临床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S组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226.5±11.4)min vs.(189.6±17.7)min;(148.1±16.3)min vs.(105.3±15.3)min,均P0.05]。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和乳酸峰值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1.1)μg/L vs.(2.5±1.3)μg/L;(3.0±0.9)mmol/L vs.(2.7±0.8)mmol/L,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6个月,2组均无心因性死亡或心功能衰竭再次住院者,2组间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低温诱导室颤停搏技术行胸腔镜辅助下经胸再次二尖瓣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在提供良好术中显露的同时,可明显简化手术操作,并获得满意的近期随访效果。
    • 陈思; 顾君君; 杨帆; 乔帆
    • 摘要: 目的探讨LuX-Valve系统行经导管三尖瓣置换(TTVR)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26例因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行TTVR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65.5±7.9)岁。19例患者为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经右胸小切口右心房入路,采用LuX-Valve系统行原位TTVR。结果术中人工瓣膜均成功释放,手术时间180 min,瓣膜释放时间(12.6±3.8)min。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95 ml,ICU停留时间2 d,总住院时间(25.2±8.1)d。2例患者分别因右侧胸腔出血及瓣膜移位再次开胸。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因为呼吸功能衰竭。超声心动图随访提示1例患者术后发生三尖瓣瓣周漏,随访半年后瓣周漏逐渐缓解。1例患者术后3个月死于恶病质。结论经右胸小切口右心房入路采用LuX-Valve系统经导管释放人工瓣膜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近期临床效果较满意。
    • 张浩然; 宋晓蓉; 刘笑梅
    • 摘要: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行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的单纯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间51例行SAVR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BMI分为3组:体重正常组(18.5 kg/m^(2)
    • 刘俊祥; 王怡轩; 郭超
    • 摘要: 目的探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right mini⁃thoracotomy,RMT)与胸骨上段切口(partial upper sternotomy,PUS)手术方法在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中的应用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直视下RMT及PUS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总共240例,其中RMT 120例,PUS 1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病史资料、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短期的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特征具有可比性,且均能成功有效完成瓣膜手术。RMT组术中体外循环时间(P=0.02)、主动脉阻断时间偏长(P=0.03),但总输血量(P=0.02)、术后ICU停留时间(P=0.02)、术后住院时间(P=0.04)、术后并发症等短期预后指标均明显好于PUS组。术后近期随访,两组生存率及重大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胸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可行,可结合胸腔镜辅助,相对于胸骨上段切口患者具有术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势,可取得与胸骨上段切口完全相同的近期手术效果,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有望成为部分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中的常规选择。
    • 宋光远; 吴永健; 刘新民; 滕思勇; 罗彤; 王墨扬; 王宇彬; 周政; 牛冠男; 钱杰
    • 摘要: 目的 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中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0至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应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行TAVR治疗的患者1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电图变化,行升主动脉造影评估瓣膜释放后主动脉瓣反流情况,记录院内和出院3个月随访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年龄为(73.8±8.3)岁.13例患者中三叶式主动脉瓣9例,二叶式主动脉瓣3例,主动脉瓣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1例.所有患者均在左心室导丝起搏下完成球囊扩张和瓣膜释放,球囊扩张时,以180次/min起搏后,血压均能降至6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瓣膜释放过程顺利,位置稳定.升主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瓣膜释放后无反流7例,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例.术中有3例患者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股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导线,其中1例住院期间置入永久起搏器,另外2例术后24h内传导恢复.另有1例患者,术中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术后10d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永久起搏器.其余10例患者均在术后24h开始进行床旁活动、康复训练.住院及出院3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TAVR中使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 朱奕帆; 蒋琪; 胡杰; 张文; 胡仁杰; 董卫; 张海波
    • 摘要: 目的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但可能需要多次干预且伴随终身的先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修复术的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并接受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资料、术中资料、近远期瓣膜功能、远期生存率和免于再手术、主动脉瓣置换等情况.结果 67例接受外科瓣膜修复术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40(107~246)d,中位体重为6.2(4.6~7.5)kg,其中两叶瓣畸形27例(40.3%).术前平均跨瓣峰值压差(70.2±24.5)mmHg,1例术前合并中度反流.早期死亡1例,远期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5.4±3.2)年,10年生存率95.8%,10年免于再手术率72.7%,10年免于主动脉瓣置换率78.9%.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主动脉瓣环直径的Z值[HR:0.304,95%CI(0.104,0.891)]是导致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结论 婴儿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为后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嬴得足够的时间,从而获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患者主动脉瓣环发育过小是再手术的危险因素.
    • 刘新民; 宋光远; 吴永健
    • 摘要: 传统上,在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时,通常经外周静脉将临时起搏导线置入右心室,以满足术中起搏需要.术后常规留置临时起搏导线24 h,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该方法不仅增加手术时间,而且有穿刺部位并发症以及右心室穿孔的风险.近年来,国外很多中心采用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替代传统的临时起搏,现对左心室导丝起搏技术做一综述.
    • 华琨; 周明阳; 张良; 周元; 彭战; 杨秀滨; 毛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三尖瓣置换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行三尖瓣置换术治疗的273例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1.9±13.2)岁(范围:19~66岁).术前射血分数(42.9±6.4)%(范围:21%~49%),3例射血分数<35%.查尔森合并症指数0分5例,1分6例,2分7例,3分1例,4分5例.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Ⅰ评分为(3.6±2.1)分(范围:1~9分),EuroSCORE Ⅱ 死亡概率为(4.91±2.40)%(范围:1.58%~11.60%)、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1.8±1.2)分(范围:0.2~7.1分),简化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5.6±2.5)分(范围:1.5~13.4分).所有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原位或房位缝合技术行三尖瓣置换.术后进行门诊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 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需持续行肾脏替代治疗1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例.院内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9年(中位随访时间8年).随访期间死亡4例,包括心源性死亡2例,因抗凝并发症死亡和肺癌死亡各1例.1、5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2%、71.4%和64.9%.结论 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三尖瓣置换术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尚可,发生死亡和并发症风险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其他器官功能情况.
    • 董艳芬; 刘洁娜; 吴奇勇
    •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在患者术前访视中采用微信平台互动模式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80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互动模式干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变化,入室前以及麻醉诱导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手术配合度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04、0.251,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39、6.134,P值均0.05);麻醉诱导前,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4、2.899、2.546,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优良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结论采用微信平台的互动模式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前访视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不仅有效地改善患者情绪,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还能够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