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34005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5学术年会等;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相关文献由158位作者贡献,包括丁鹏、侯艳妮、傅民魁等。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34005篇
占比:99.99%
总计:834092篇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研究学者
- 丁鹏
- 侯艳妮
- 傅民魁
- 刘芳
- 周彦恒
- 张妍
- 张晓敏
- 曹芳
- 李红强
- 李重青
- 欧阳莉
- 葛振林
- Ge Zhenlin
- Tian Jialing
- 丁伟峰
- 于飞
- 代潇乐
- 何小芳
- 何江玉
- 何淇
- 何青
- 侯玉霞
- 刘宏梅
- 刘建东
- 刘晓庆
- 刘林嶓
- 刘聪聪
- 刘艳
- 刘静
- 叶茜
- 吕博
- 吕红
- 吴建安
- 吴彬
- 吴更
- 吴泽秀
- 周冰
- 周国平
- 周斌
- 孙倩
- 孙玉朝
- 孙玥
- 孙秀坤
- 孙舒寒
- 孙青
- 孟宪瑞
- 安晓莉
- 宋玉
- 宗源
- 岳莉
-
-
芦志方;
杨涛;
邹晶
-
-
摘要: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对口腔正畸患者牙根吸收状况、咀嚼功能、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于西电集团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2例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其中34例采用口外弓强支抗方式治疗者纳入对照组,38例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者纳入观察组。完成治疗后1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牙根吸收状况、咀嚼功能和美观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体积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为(0.93±0.16)n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3±0.07)n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强支抗方式均可使患者达到较佳的口腔美观效果,但螺钉种植体支抗在获取更优临床效果及咀嚼功能方面优势更为显著。
-
-
岳莉;
王玥;
梁晓伟;
李阳飞;
吴更
-
-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微螺钉种植体支抗(Microscrew implant anchor,MIA)技术对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对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把患者分为MIA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头帽口外弓支抗技术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MIA组给予MIA技术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检测龈沟液MMP-2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MIA组正畸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 %(P<0.05).两组正畸后6个月的SNA角、OB与OJ值低于正畸前,MIA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正畸前后SNB角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畸后6个月的龈沟液MMP-2值低于正畸前,MIA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MIA技术在青少年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应用能抑制龈沟液MMP-2的表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头颅与牙齿的X线指标,从而促进提高治疗效果.
-
-
-
马长永;
王振
-
-
摘要:
目的:探究并分析成人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样本来源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45例双颌前突患者,以治疗方案方案差异为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对照组(口外加强支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牙列及上下颌牙槽突变化,研究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成人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
-
王春平
-
-
摘要:
目的:探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口腔正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口腔正畸治疗,研究组采取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咀嚼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8%)较对照组(84.62%)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60,=0.015);治疗前,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1,=0.667);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4.383,=0.001).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及颜面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
-
雷静;
何江玉
-
-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中开展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9月期间治疗的正畸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间将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正畸治疗;研究组进行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成效.结果 研究组的对象开展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面、治疗时间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各组之间的数据存在临床差异性(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开展微螺钉种植体支抗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时间,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
马静;
赵红芳;
叶茜;
赵倩;
安晓莉
-
-
摘要:
牙列拥挤和牙齿前突是正畸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常为患者求治的主要原因.对于严重拥挤及前突的患者,通常采用拔牙矫治获得间隙解除拥挤及前突.然而,对于轻度拥挤及前突的临界病例,是否拔牙矫治是患者和医生面临抉择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种植体支抗的发展与成熟,微螺钉种植体辅助全牙列整体远移成为临床医生解除轻度拥挤及前突的重要选择.
-
-
廖茁均
-
-
摘要:
目的:探究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患者8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2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支抗治疗;研究组开展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上齿槽座角(SNA)、上下齿槽座角(ANB)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上颌第一磨牙位移量低于参照组,上中切牙凸距变化量、上中切牙倾角变化量均高于参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Angle氏Ⅱ类牙颌畸形,可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改善牙颌情况有积极效果.
-
-
覃李玲;
吴彬;
黎伟;
吴建安;
刘晓庆
-
-
摘要:
目的 对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远中关系类牙颌畸形患者58例,观察组接受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支抗治疗30例.统计并对比两组种植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PLI、BI、CAL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骨获得量、牙周组织深度均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12.00%,与常规组的15.3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远中关系类牙颌畸形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家去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