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循环DNA

循环DNA

循环DNA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97868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中国保健营养、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7年全国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新进展研讨会、2007年全国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研讨会等;循环DNA的相关文献由304位作者贡献,包括潘世扬、赵召霞、陈丹等。

循环DNA—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7868 占比:99.95%

总计:197961篇

循环DNA—发文趋势图

循环DNA

-研究学者

  • 潘世扬
  • 赵召霞
  • 陈丹
  • 夏文颖
  • 屠红
  • 黄珮珺
  • 戴二黑
  • 汤钊猷
  • 钦伦秀
  • 高海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安娜·戈书亚; 郭晓(翻译)
    • 摘要: 当肿瘤、生长的胚胎,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有细胞死亡时,它们的DNA碎片就会进入血液循环。一项新的检测技术能够鉴定这些DNA的来源,从而使科学家更容易发现隐蔽的癌症、监测器官移植的效果,甚至进行产前筛查。为了进行这项检测,研究团队实现了同时分析两种突变,以近乎完美的精确性无创地确定DNA片段的来源。
    • 陈乐天; 颜晨; 周冬仙
    • 摘要: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研究证实循环核酸检测技术能够指导临床乳腺癌的相关诊疗.循环核酸是指存在于循环系统的游离核酸,大致可分为循环DNA及循环RNA.循环DNA检测作为液体活组织检查技术,能够弥补临床指标敏感度和特异度不高的缺点,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及监测治疗效果,并为部分患者提供一定的预后信息.笔者总结了循环DNA在乳腺癌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应用以及研究现状,以供同行参考.
    • 曹文明; 张奎美; 高玉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循环肿瘤DNA含量的特点及其与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20例,其中有10例为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设为恶性组;10例为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设为良性组,另选择同期健康者1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循环肿瘤DNA含量情况、循环肿瘤DNA与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循环肿瘤DN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恶性组循环肿瘤DN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组(P<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机构表明:循环肿瘤DNA的含量水平变化与FHIT无相关性,循环肿瘤DNA的含量水平变化与Survivin、nm23-H1基因呈正相关(P<0.05).结论 患有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其循环肿瘤DNA含量较高,循环肿瘤DNA含量与肿瘤组织存在相关性,可能与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相关,且在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潜在价值.
    • 武昌; 刘琳琳; 高秀展; 徐暖; 李强
    • 摘要: 目的 探讨CRC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选取CRC患者、慢性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50例.采用酚-氯仿法抽提其外周血cDNA,通过PCR定量检测.结果 慢性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β-actin 400 bp及100 bp片段表达量均低于CRC患者(q=42.03~46.23;P<0.05);CRC患者其表达量的高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数目、CEA等无相关性.结论 cDNA的定量检测可作为早期CRC的诊断方法.
    • 郭丽萍; 刘宇宏; 杨建军; 党冬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循环DNA中TP53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方法 施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对所选取的4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进行TP53基因外显子5~8的多态性测验:①检测TP53基因多态性的方法:施行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对所选取的4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进行TP53基因外显子5~8的多态性测验,扩增后形成的产物可以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②成像研究方法:运用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TP53基因发生突变的具体情况:在4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其中有20例患者的TP53基因组的DNA具有异常迁移率带,这充分显示出这类肿瘤很可能具有TP53基因多态性,总多态率为56.3%.其中按照肿瘤组织细胞源头进行分组:B细胞组与T-NK细胞组的多态率分别为57.4%、36.8%,二者之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分组:侵袭性、惰性组以及高侵袭性组之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53基因多态性存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TP53基因的多态性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肖娜; 唐一通; 崔海忠; 李智山; 邹玖明
    • 摘要: 目的 研究一种简便、灵敏的K-ras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使其适合于进行常规突变检测.方法 设计对应检测位点寡核苷酸探针,经探针的连接、扩增、标记及ELISA反应,通过ELISA反应检测值确定突变位点基因型.以K-ras基因12位密码子的G12S、G12R、G12C、G12D、G12A、G12V 6个点突变为检测对象,对72例肺癌血浆循环DNA标本进行检测,并与直接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利用建立方法共检出3例标本分别存在G12S、G12R、G12A突变.而通过直接测序未能从标本中检出K-ras突变,表明直接测序方法灵敏度较低,不适合于对循环DNA等不均一标本进行突变检测.结论 建立了一种简便、灵敏的K-ras基因突变检测方法,能够对不均一标本进行常规突变检测.%Objective To research a simple and sensitive K-ras gene mutations detection method in order to be suitable for the routine mutation detection.Methods The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locus oligonucleotide probe was designed.By the connection,amplification,labeling and ELISA reaction in probe,the mutation locus genotype was determined by the ELISA reaction detection value.With the six point mutations of G12S,G12R,G12C,G12D,G12A and G12V in 12 codons of K-ras gene as the detection objects,the plasma circulation DNA sample in 72 cases of lung cancer was detected,the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direct sequencing.Results Three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G12S,G12R and G12A mutatins by the established method.But no K-ras mutations were detected in the samples by using the direct sequencing,indicating that the direct sequencing had lower sensitivity and was not suitable for the mutation detection of heterogeneous samples such as circulating DNA.Conclusion The simple and sensitive K-ras gene mutation detect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and can conduct the routine mutation detection for the heterogeneous samples.
    • 刘宪凯; 吴隼; 吕国庆; 杨满; 张媛; 王艳阁; 陶贞; 任毅飞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循环DNA(cf-DN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1例初治MM患者为MM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cf-DNA.分析MM组外周血cf-DNA水平与MM患者性别、年龄、ISS分期、髓外浸润、白细胞计数、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关系.MM组患者均采用VAD方案化疗3周期,评价疗效并比较不同疗效者化疗后外周血cf-DNA.结果 MM组、对照组外周血cf-DNA水平分别为(177.59±40.31)、(14.77±3.12)ng/mL.两组患者外周血cf-DNA水平相比,P0.05),与ISS分期、髓外浸润、白细胞计数、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有关(P均<0.05).MM组患者采用VAD方案化疗3周期后预后良好8例、预后不良13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f-DNA水平分别为(79.36±19.30)、(183.73±49.22)ng/mL,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f-DNA水平相比,P<0.05.结论 MM患者外周血cf-DNA水平升高.检测外周血cf-DNA有助于MM的诊断、病情判断和化疗效果预测.
    • 姚卫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循环DNA水平在酸、碱化学烧伤患者病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酸、碱化学烧伤患者,其中酸化学烧伤30例,碱化学烧伤31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分别检测患者于烧伤后1,5,10,15,30,60 d血浆循环DNA水平和血常规指标.结果: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在伤后第1天即高出正常水平(25 ng/mL);在伤后第5天,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达到峰值,其中酸、碱化学烧伤患者中分别为(245.38±56.47)和(402.89±85.56)ng/mL;此后,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在伤后第60天,血浆循环DNA水平已接近正常水平.酸、碱化学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比、烧伤部位、白细胞数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均无相关性(P>0.05);与平均烧伤面积、伤后至入院时间、烧伤指数、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入院前自救、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浅Ⅱ度烧伤面积呈负相关(P<0.05);此外,碱化学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与红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酸化学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与红细胞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循环DNA在酸、碱化学烧伤病情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酸、碱化学烧伤临床救治的诊断指标.
    • 李旺胜; 唐一通; 张楚微; 王书菲; 徐洲; 杜陈; 金钊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DNA抽提方法对肺癌血浆循环DNA的提取效果.方法:选取6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GenMagBio磁珠法、SanPrep柱式PCR产物纯化试剂盒方法、苯酚-氯仿法对肺癌血浆循环DNA的提取效果.结果:几种方法中,磁珠法具有最高的提取效率和最低的CV值.结论:磁珠法对肺癌血浆循环DNA具有最好的抽提效果,适合于对小片段DNA的提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