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录井

录井

录井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76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52676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西部探矿工程、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三届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勘探评价学术讨论会、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第十二届年会、川庆钻探公司首届青年科技论坛等;录井的相关文献由3392位作者贡献,包括明晓峰、石元会、李油建等。

录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0 占比:1.5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2676 占比:98.43%

总计:53516篇

录井—发文趋势图

录井

-研究学者

  • 明晓峰
  • 石元会
  • 李油建
  • 佘明军
  • 张传洲
  • 谭忠健
  • 李胜利
  • 胡云
  • 唐家琼
  • 尹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刘畅
    • 摘要: 在钻井施工中,采用油基钻井液比传统的钻井方式具有多种优势,能提高钻井施工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荧光识别的效率。针对东海油气田的地形特征,利用油基钻井液进行施工,对录井抗污染、存储层保护具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对油基钻井液对东海油气田录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油基钻井液的特征,指出了提高东海油气田利用油基钻井液的录井应对措施。
    • 王湘蜀; 黄凌宇; 郑凯洲; 崔立敏
    • 摘要: 录井是油气勘探的重要一环,通过岩性、油气显示等识别油气层。录井资料解释的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物理模型和解释人员的经验,由于目前录井的复杂度极高、影响因素众多,录井仅靠简单模型和经验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了。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模型训练等前沿技术,实现录井的自动化精细解释,在解释工作量和准确性方面给用户更大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录井解释符合率,不漏失油气层,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 秦凤强
    • 摘要: 为深入了解川南地区W 202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的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碳同位素纵向变化规律及碳同位素倒转特征成因,选取W 202区块正钻井开展碳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五峰组-龙马溪组具有碳同位素倒转特征(龙马溪组底部乙烷碳同位素小于甲烷碳同位素);(2)碳同位素具有纵向分布特征,甲烷碳同位素⑥→②层变化中随着深度增加同位素值变轻,乙烷、丙烷碳同位素⑥→③层变化中随着深度增加同位素值变轻,并在②层随着深度增加同位素值变重,W 202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碳同位素的这一变化规律主要受控于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及热演化程度;(3)②层具有碳同位素倒转特征,并且乙烷、丙烷碳同位素值最小,预示良好产能,为该区开发主要目的层。
    • 吴早平; 李三明; 蒋融
    • 摘要: 大牛地气田D 8-D 10井区上古生界为典型的多层系叠合致密砂岩气藏,以高密度分布水平井开发为主,投产后普遍存在高产稳产时间短、产量及油压递减快、资源采收率低等问题,需要从水平井单井治理和纵向转层两个方向进行稳产和提高气田采收率。通过井区340条井眼的随钻井斜、现场地层、岩性描述、X射线元素、气测及钻时等录井大数据建立地质模型,在地质模型约束下进行储层及含气层精细对比,并分别将导眼段、水平段录井地质特征与生产大数据对比,明确了水平井产能评价的关键参数,建立了水平井储量计算方法和相关参数核定标准,最后采用静态地质储量与动态可采储量对比分析剩余气分布,评价出静态地质储量高、动态可采储量低的可以治理水平井,并提交含气丰度高、可纵向转层的井段。
    • 朱柏宇; 陈恭洋; 毛敏; 程乐利; 杨毅; 袁胜斌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逐步走向非常规、走向深层、走向海洋,我国录井工艺技术已取得全面、迅速的发展,同时也给录井相关理论与技术升级带来了新的挑战。录井信息评价的精准程度将取决于录井采集信息还原的本真程度,而信息的还原受井筒信息演化机理、碎岩机理等基础理论认识的限制。建立一套有效的实验模拟平台既是解决录井基础理论发展的支撑点,也是录井资料高效采集、精准解释的必由之路。基于此,长江大学录井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近年来投入大量精力与成本,与中法渤海地质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套井筒信息模拟实验平台,并建立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实验、数值模拟方法,将助力录井基础理论研究上升到更高水平。实验平台主体功能包括随钻岩性检测开发系统、随钻油气检测开发系统、随钻井底-地层压力检测系统、井下工具高温高压模拟试验系统;配套功能包括录井岩屑运移的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井筒内多相流体运移数值模拟方法、井筒环境模拟系统管柱内流体力学特性分析。利用实验平台开展了井筒内信息演化过程研究、评价参数优化研究,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录井学科及行业理论前沿探索能力。
    • 沈书锋
    • 摘要: 石油地质录井现场经常会用到岩屑迟到时间理论计算公式和油气上窜速度理论计算公式,这两个计算公式是录井现场常用的,其中井径一般用钻头直径代替,而忽略了井径的实际扩大,导致计算结果偏差。而现在PDC+螺杆复合钻进和无线随钻等技术的广泛使用,对钻井液中固相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碎瓷片实测迟到时间法在目前钻井情况下根本行不通。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这两个公式中的井径进行校正,使之更符合现场实际应用,提高岩屑捞取和油气上窜速度计算的准确度。
    • 郭子枫; 姚金承; 张世鑫; 孙豪
    • 摘要: 在水平井的钻井过程中,录井核心目的是能够获取相关的岩性和地质基础资料,以及时指导地质导向的全过程。水平井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层对比分析预测技术,二是地质导向解释分析技术。在具体的实际案例中有较好的应用。本文对这两种技术分别进行介绍,并结合吐哈油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指导我国的水平井地质导向录井实际应用。水平井可以极大地提高井眼在地下产层中的贯穿长度,扩大油气层的泄油和放气面积。虽然它的成本较直井更高,但是,其带来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却远超直井。因此,综合来看,水平井的利润较直井更高。
    • 张向前
    • 摘要: 针对多成因类型、多原油性质、多流体类型的复杂油气藏的井场录井快速解释评价难题,以渤海L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项录井参数优势,优选不同参数进行配伍,建立适合目标作业区的录井油气水快速评价方法,有效提高了录井解释符合率。
    • 郭阳; 王舒迟
    • 摘要: 越来越多的录井方式和更加成体系的录井要求逐渐涌现,一个成体系集成设计的地层追踪信息系统的出现则尤为重要,系统将有效的提升石油勘探开发效率及提升录井地层追踪信息的获取效率。为了提升对录井地层地质信息解释的有效性、准确性及快速性,利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及Visual Studio协同设计搭建设计了一种基于钻井井深的录井地层追踪信息系统,极大的改善了录井工作的效率并以信息化的形式为录井地层信息提供了便捷可靠的支撑。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高效的数字化、信息化形式对钻井地质信息进行革新的手段,将有效促进信息化建设在录井技术的发展。
    • 程豪华; 谢元军; 余寒雷; 李三明; 王振华
    • 摘要: 对岩心样品进行X射线元素检测时,通常做法是取一定重量的岩心粉碎后压制样片,这样操作不仅破坏了岩心的完整性,且操作繁琐效率低。为此研制了一种多功能岩心元素扫描仪器,可以自动调整检测点与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实时视频监视岩心表面,具备自动、手动两种检测模式以及对岩心与岩屑样品双重检测的功能,能够实现对岩心样品连续无损检测和快速简便操作的目的,符合录井现场应用需求。利用该仪器在某气田完成了3口井的岩心元素扫描工作,通过小间距的元素含量数据识别出小夹层,实现岩性精细解释;通过分析Na、Cl元素含量值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地层水的识别和气水、油水界面的判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