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
当代中国画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3篇,主要集中在绘画、工艺美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228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文化月刊、美术、美术教育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新中国美术60年学术研讨会等;当代中国画的相关文献由24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都、陈履生、潘鲁生等。
当代中国画
-研究学者
- 陈都
- 陈履生
- 潘鲁生
- 杨维民
- 郎绍君
- 付颖
- 任航璎
- 侯雅馨
- 张振军
- 曹玉林
- 李小山
- 李鸿明
- 梅忠智
- 欧阳银坤
- 水天中
- 罗耀东
- 范扬
- 荣琪明
- 袁涵玉
- 谈婷
- 豆周艳
- 赵欣歌
- 邵大箴
- 陈苏平
- 陈铠坊
- Suki
- Wei Daopei
- 丁伟
- 万青力
- 上官林蔚
- 义荔
- 于源1
- 伏平
- 何家英
- 何美君1
- 冀少峰
- 凌轩
- 刘传铭
- 刘光
- 刘勇
- 刘学明
- 刘年武
- 刘忠俊
- 刘懿
- 刘文华
- 刘曦林
- 刘涛
- 刘玉龙
- 刘育剡
- 华天雪
-
-
-
王雅君
-
-
摘要:
当代绘画所面临的语境与传统绘画时期已大不相同,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碎片化图像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画的创作,笔墨当随时代,根植传统。宋代画论的精辟见解至今仍是中国画创作的理论依据。中国画的创作看重的是对画中意境的营造。要做好这点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高超的创作技巧,还需要一定的画外功夫。
-
-
谢勇琪
-
-
摘要:
风景油画是油画的一大类型。我国画家的风景油画创作逐渐由“写实”转变为“写意”。尤其是在近代,画家更是倾向于通过“写意”创作表达艺术创作的情感与精神。画家之所以大量应用“写意”创作手法,与中华民族特有的文人诗性品质具有重要的关系。诸多画家试图采取“写意”创作手法,表现中华文化,呈现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分析当代中国画家苏天赐、张冬峰、赵开坤、任传文、王克举的写意风景油画的艺术风格,试图透过他们的油画作品,深入研究“写意精神”与文化品格,旨在为油画风景“写意”创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
-
杨文心
-
-
摘要:
色彩作为绘画艺术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既是画家与观者之间联络情感的隐形桥梁,又是诠释各时期审美趣味的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纵观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画面中色彩的运用随着社会背景的不断蜕变呈现出了富含规律的演化模式。时至今日,“新工笔”的出现为中国工笔画坛注入了全新的时代语言,色彩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艺术表现特征。
-
-
-
-
摘要:
2022年11月26日下午,盛世传芳一当代中国画学派研究展在无锡博物院开幕。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无锡美术馆、无锡博物院协办。共展出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黎明、薛亮、何家英、江宏伟、周京新、张见6位中国画导师,以及党震、苏睿、谭斐、浦均、康凯、沈阳、孙震生、陈治、杜武杰、高茜、沈宁、顾真真、范雷、李骏逸、毕晓慧、叶紫、王晴园等17位学生的具有创作代表性的65件中国画作品。
-
-
宋建华;
刘光
-
-
摘要:
“东边日出西边雨--杨晓阳丝绸之路写意写生作品展”于8月30日至9月8日在书画频道美术馆举办。展览收录了杨晓阳以“丝路生活”为主题的诸多写生精品,包括人物、风景、生活写生等,展现了作者以中国传统笔墨勾勒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丰富多姿的自然风光,历史风俗和民族风情。明3日、4日下午,在书画频道美术馆先后举行了以“时代感知与意象美学”“大写意精神与当代中国画”为主题的两场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对杨晓阳的艺术创作进行梳理的同时,更深入探讨传统中国画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与艺术内涵,以及大写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
-
徐书凝
-
-
摘要:
文化自信是中华儿女对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认同和坚定不移,作为独特的精神标志,并没有伴随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而被放弃,深厚的文化根基是关键.文化自信对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意义.本文系统化分析文化自信对中国画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解读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画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表现的关系,以期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实现当代中国画的跨越式发展.
-
-
祝正锋
-
-
摘要:
冯建吴在一生的艺术探索与创造中,根植于传统与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熔铸、升华,形成了具有书写性、写生性、时代性的独特艺术语言特征与形态,对西南及巴蜀地域的艺术创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促进,对当代中国画艺术创作的探索与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
-
江梅
-
-
摘要:
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传承效果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美术展览凭借自身对中国画创作具有的导向作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传播美术作品极其重要并且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之一,美术展览在全面促进当代中国画创作发展的同时,也对当代中国画创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惑.文章针对美术展览对当代中国画创作具有的导向作用展开详细分析,为当代中国画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积极帮助.
-
-
李熙斌
-
-
摘要:
去年10月,郴州市嘉禾籍中国著名画家、雕塑家雷晓宁在临武县城主办个人画展,展出了近年新画作44幅及两尊雕塑像。其中,人民大会堂收藏的写意中国画《万马奔腾》缩版、新工笔画《盛世六骏》《父子情深》等作品格外引人注目。此前,2019年8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有关单位在江苏美术馆主办了《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雷晓宁画马专辑》新书暨文创产品发布会。雷晓宁笔下的马,天马行空,马嘶雷鸣,恣意奔放,飘逸纵情,气韵独具,被国内画坛誉为"当代第一马"。1999年6月,他创作的写意画《马放蓝山》参展"第二届全国书画大展",荣获金奖。2001年9月中央中国画研究院授予其"中国当代中国画大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