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弹性退休

弹性退休

弹性退休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1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专利文献74944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才智、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研究等; 弹性退休的相关文献由146位作者贡献,包括文太林、刘珍益、吕文等。

弹性退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74944 占比:99.84%

总计:75065篇

弹性退休—发文趋势图

弹性退休

-研究学者

  • 文太林
  • 刘珍益
  • 吕文
  • 周小艺
  • 唐韬
  • 安晓丽
  • 张悦函
  • 张楚晨
  • 张玮
  • 张雪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昕怡; 丁福兴
    • 摘要: 我国长期实行的统一退休年龄制度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弹性退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节约成本的必要选择,同时回应了隔代照护的现实需要;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力资本积累丰厚等因素使得这一政策切实可行。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价值预期体现在经济效应和社会影响两大方面,可望产生多重积极效果。弹性退休制度会沿着渐进式、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并从全面化、平等化和人性化等路向不断完善。
    • 刘桂莲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采取积极提高退休年龄的方法有效应对劳动年龄人口供给下降、社会保障财务压力和预期寿命延长的挑战。虽然各国延迟退休政策的规则各不相同,但政策调整工具和路径优化呈收敛特征,主要体现在退休政策调整目标的多重性、调整内容的趋同性、退休政策调整配套措施的立体化、改革路径的渐进性和政策设计的弹性化五个方面。由于各国政治经济体制、人口老龄化水平、福利制度、劳动力市场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的差异,退休政策调整的效果和老龄劳动参与情况仍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国外延迟退休政策的调整实践对推进我国“十四五”期间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落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改革思路可概括为:坚持弹性化退休政策的长期改革方向,通过提前优化退休政策改革环境和“小步慢走、实施经济激励”的改革方式,协同配套构建年龄友好型劳动力市场环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退休政策体系。
    • 孙荣
    • 摘要: 从西方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经验中可以发现,弹性退休是应对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冲击的有效措施。弹性退休制下参保者的延迟退休意愿强弱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我国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共济性、代际公平性的初衷,本文建立了分析养老金制度代际公平性的精算模型,提出了弹性退休养老金奖惩方案,根据多种奖惩方案模拟测算的对比分析发现具有最优代际公平性的养老金奖惩机制,这种奖惩机制对于激励参保者延迟退休、维护弹性退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账户的长期精算平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 董登新
    • 摘要: 美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1935年确立至今,始终坚守“底线保障”的制度初衷,强调“保基本”就是防止老年贫困,明确反对充分保障。在弹性退休制度背景下,美国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鼓励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自主推迟退休,并给予其积分奖励。同时,通过设置收入测试机制对提前退休给付进行多重扣减,以防范道德风险。此外,该制度还设置年度缴费基数上限,并对高收入人群的退休金征缴所得税,这不仅有利于阻止退休金给付的两极分化,而且进一步强化了“保基本”的制度逻辑。借鉴美国经验,本文提出在我国降低单位缴费率并相应下调退休金替代率、将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尽快纳入立法程序、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完善并协调发展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等建议。
    • 田亚飞
    • 摘要: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在社会的基本财富积累不够充分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高龄劳动者的数量和年龄的不断增加,政府所面临的公共养老金的支付压力也在加大。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颁布了多个促进高龄劳动者就业的政策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之一。论文通过比较分析多个国家的相关政策,从改革相关制度、开发工作岗位、推行弹性退休机制等多个方面给我国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经验。
    • 宋乐宁
    • 摘要: 当前围绕是否延迟退休及如何进行制度构建,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有的赞成延迟退休,有的反对,也有学者对应当延迟退休没有异议,但在延迟退休的制度设计上提出了独到见解。本文在分析上述三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延迟退休正当其时,并且针对第三种观点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关键是应提高提前或延迟退休养老金减发或者增发比例,同时,对二者做出差别化规定,增发比例高于减发比例。
    • 冯彦君; 王琼
    • 摘要: 中国退休制度在刚柔相济之把握、平等性之追求、权利塑造和法治化等方面,存在着整体性制度缺陷,不能因循守旧、惯性发展、零敲碎打,必须做出全面的反思与检讨、整体性的改革与变革、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完善。整体改革乃制度构造与关涉的逻辑要求、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容的现实回应、克服制度整体缺陷的必为之举,通过整体改革的理念塑造和综合施策,构建回应经济社会变容、体现公平效率价值的中国特色退休制度。
    • 亢冰洁; 王继续
    • 摘要: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年人,特别是低龄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自身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促进他们的再就业,对于缓解我国老龄化的压力,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就业问题仍存在很多争议,如何有效地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他们顺利再就业,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 郑尚元; 王昭
    • 摘要: 在任何时代老年群体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养老问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在自然经济状态下,"老年"的界定更贴近于当时社会人们的自然认知和文化认知.家庭养老是当时主要的养老方式,显现出强烈的以孝文化为内在驱动的家庭代际养老特色.随着养老社会化进程的推进,老年年金保险法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建立.老年年金保险之"老"通过法律予以规定,具有社会代际关系切割之意涵与功能,且年龄的设定随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为应对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我国退休年龄制度改革应分两步走:第一,分阶段提高女性法定退休年龄,并以60岁为标准退休年龄;第二,构建55—65岁的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