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数控系统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60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4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6005635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机械、机械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低碳经济下高技术制造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暨第11届粤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等;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18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太勇、陈婵娟、曹树坤等。
开放式数控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005635篇
占比:99.99%
总计:6006185篇
开放式数控系统
-研究学者
- 王太勇
- 陈婵娟
- 曹树坤
- 杨晓京
- 林述温
- 刘涛
- 尤波
- 江俊逢
- 王治森
- 吴祖育
- 周旭
- 王孙安
- 王永章
- 秦旭达
- 于东
- 何宁
- 刘伟
- 刘强
- 史步海
- 周建平
- 孙涛
- 张桂香
- 张艳婷
- 朱国力
- 李霞
- 杨林
- 林浒
- 梁宏斌
- 梁楚华
- 沈晓红
- 王刚
- 王国栋
- 王飞
- 胡毅
- 蒋薏
- 郭锐锋
- 韩江
- 丁洪生
- 万伟
- 任伟
- 任立义
- 何小妹
- 何建国
- 刘建群
- 卢艳军
- 吉方
- 吴昊天
- 夏田
- 孙楠楠
- 庄源昌
-
-
逄博;
陈宇宁;
姜珊
-
-
摘要:
随着先进复合材料的持续快速发展,纤维缠绕工艺的优越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应用范围也日趋广泛。纤维缠绕机是目前缠绕制品成型的核心设备,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缠绕机的数控系统先进程度决定了设备自动化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对数控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采用标准数控系统,不但成本较高,其扩充和修改的范围也极为有限,并且难以将其它专业技术、特殊需求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去。针对这些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多轴联动插补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上位研华工控机和下位高性能多轴运动控制器CK3M的主从式控制结构,驱动单元采用松下伺服驱动。文章详细介绍了数控系统的硬件选型、控制原理、硬件配置、上位机控制软件和仿真运行等方面。该数控系统已成功投入使用,实际应用表明此数控系统具有开放性好、易于重构、集成度高的特点。
-
-
符爱周;
韩震宇;
葛伊伦
-
-
摘要:
为减少加工过程中速度突变对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影响,数控系统应具有速度控制的功能.采用三次多项式加减速控制方法,并结合时间分割法插补原理,给出了直线段、圆弧段以及两者间的过渡轨迹的详细加减速控制算法,并提供了微小线段的加减速控制策略.文中提及的算法应用在笔者参与研发的桌面型开放式数控车床上,可以保证进给速度的柔性变化,从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
-
-
-
-
-
-
赵小刚
-
-
摘要:
就五轴机床设计了开放式数控系统,详细阐释了五轴机床机械结构,构建了以工控PC与UMAC为载体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平台,基于QT软件与模块化设计法进行了系统软件开发,以全面实现了数控程序编辑、轴运动控制、工艺参数设置与人机交互等多元化功能,利用菲涅尔透镜加工试验进行系统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软件界面整齐清楚,转移性与扩展性强大;系统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良好,功能健全优化,满足五轴机床加工个性化要求.
-
-
-
-
-
石林;
王飞;
姚斌;
陈春榕
- 《第四届全国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技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为了满足敏捷制造发展的要求,使传统制造设备实现快速柔性制造,本文针对传统冲裁加工研发了一个柔性冲裁模具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模块及其功能结构.面向研发对象详细阐述了其中运动控制模块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开发,从硬件平台的搭建、软件系统的实现两方面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同时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实验加工结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