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干预试验

干预试验

干预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84247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中国社会医学杂志、上海预防医学、心血管病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第二届中日国际维生素学术研讨会等;干预试验的相关文献由32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升平、王文志、刘运海等。

干预试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4247 占比:99.94%

总计:184362篇

干预试验—发文趋势图

干预试验

-研究学者

  • 吴升平
  • 王文志
  • 刘运海
  • 姜国鑫
  • 杜晓立
  • 杨期东
  • 王桂清
  • 洪震
  • 程学铭
  • 陆雪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阴建; ZHU Z; YIN J; DAWSEY SM
    • 摘要: 血清铁蛋白可能与肝癌发病风险增高有关,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仍不清楚血清铁蛋白是否与慢性肝病相关的死亡有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Zhu等基于林县营养干预试验队列完成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纳入226例原发性肝癌发病病例、281例慢性肝病相关死亡病例。以年龄、性别和干预试验类型进行匹配,纳入106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纳入人群的基线血清进行了铁蛋白检测。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计算OR和95%CI。按年龄、性别、饮酒、HBV、HCV和干预试验类型进行亚组及交互作用分析。
    • 摘要: 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潜在的胃癌一级预防策略。除胃癌预防作用外,抗H.pylori治疗对机体的整体影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不良影响仍有待排除。鉴于机体代谢与多种关键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同时广泛参与生物学功能调节,阐明根除H.pylori对机体代谢谱的整体影响,对明确根除H.pylori感染在大规模人群胃癌预防中的可行性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Cancer Biology&Medicine编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文庆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潘凯枫教授团队基于一项根除H.pylori感染的干预试验,对183例受试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
    • 松林
    • 摘要: 饮食中维生素C含量低的成年人可以通过每天吃两个痂候桃(持续两周)来增强活力。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安慰剂对照干预试验,以检测通过食用整个水果或药片增加维生素C摄入量是否能改善人们对生命的活力或热情。
    • 童彤(译)
    • 摘要: 意大利生物星球公司(Bioplanet)正在坎帕尼亚的草莓园开展有益昆虫对草莓种植的干预试验,即采用大黄蜂来授粉,用植绥螨科(Phytoseiidae)来捕食红蜘蛛。该公司技术员兰纳若指出,用大黄蜂授粉的技术较成熟,可用于提高产量,不仅用于有机作物,还可用于虫害防治。在这项试验里,大黄蜂蜂箱放在温室里,当草莓花开时。
    • 刘美玲; 董慧; 李慧妍
    •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群体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水平与血浆叶酸含量、维生素B12含量的关系,分析针对高Hcy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开展补充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0月,将140例高同型半胱氨酸冠脉介入治疗者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将同期152例健康体检志愿者组成参照组.运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定量测定血浆内环境中的Hcy物质含量,运用固相非煮沸放免标记法定量测定血浆内环境中的叶酸含量、维生素B12含量.针对入选的(替换为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叶酸制剂、维生素B12制剂的补充干预.结果 研究组的血浆Hcy含量指标高于参照组,血浆叶酸含量指标低于参照组,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血浆Hcy含量指标与血浆叶酸含量指标具备负相关性,研究组在接受治疗前后的血浆Hcy含量指标具备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群体的血浆Hcy含量指标呈现升高变化,补充叶酸制剂、维生素B12制剂,能促进冠心病患者群体的血浆Hcy含量指标逐渐下降,值得临床推广,但对MACE事件发生率无影响.
    • 吴玮; 邱荣敏; 曾晓娟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fluoride varnish in preventing primary caries in 3-5 years old children in the kindergarten collective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or oral health care plans. Methods Children aged 3-5 years ol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study groups. The tes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luoride var-nish and given oral hygiene instruction semi-annually for 4 tim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only given oral hygiene instruction semi-annually. Follow-up examinations were conducted after 4 interventions to monitor primary caries increment among these childre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caries prevalence of test group raised from 51. 61% to 59. 14%, with incidence of 7. 53% at las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evalence before and after was 52. 61% and 73. 93%, with the in-cidence of 21. 33%.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revalence, the dmft value and the incidence between the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emi-annual application of fluoride varnish i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of dent-al caries in primary teeth of children and can improve the oral health of children.%目的:了解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乳牙局部用氟预防龋齿的效果,为提高儿童防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将同一幼儿园410名3~5岁儿童纳入研究,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半年进行1次多乐氟涂布,同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共干预4次;对照组儿童仅进行相同的口腔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和第4次干预后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患龋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龋率分别由干预前51.61%增至59.14%,52.61%增至73.93%;干预后龋齿发病率分别为7.53%及21.33%。干预后试验组患龋率、龋均、龋齿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幼儿园使用多乐氟防龋,能有效降低乳牙龋的发病率,促进儿童的口腔健康。
    • 吴玮; 邱荣敏; 曾晓娟
    • 摘要: 目的:了解在幼儿园集体环境中,乳牙局部用氟预防龋齿的效果,为提高儿童防龋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将同一幼儿园410名3-5岁儿童纳入研究,按照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半年进行1次多乐氟涂布,同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共干预4次;对照组儿童仅进行相同的口腔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和第4次干预后进行口腔检查,记录患龋状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龋率分别由干预前51.61%增至59.14%,52.61%增至73.93%;干预后龋齿发病率分别为7.53%及21.33%。干预后试验组患龋率、龋均、龋齿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幼儿园使用多乐氟防龋,能有效降低乳牙龋的发病率,促进儿童的口腔健康。
    • 张金强; 罗应超; 陈友良
    • 摘要: 目的:探讨蓝田瑶族盐敏感性的血压差异及其对肾脏的损害。方法收集1030名符合条件的瑶族居民,以相应的1280名汉族居民为对照,统一进行低盐饮食(摄盐量3 g/d共7天)继而高盐饮食(摄盐量18 g/d共7天)干预,定时监测血压,收集两个阶段的尿液及血液标本,检测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β2-MG、尿微白蛋白(Alb)、尿肌酐(Cr)及尿Alb/Cr等指标。结果瑶族盐敏感(SS)者检出率为16.5%,明显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者从低盐到高盐饮食变化后,收缩压或舒张压均明显上升,盐敏感指标△H-LMABP和△H-BMABP分别为(6.9±4.3)mmHg及(6.3±4.4)mmHg,均高于盐不敏感(SR)组的(0.4±4.2)mmHg及(1.0±3.7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盐饮食后,SS者的尿β2-MG和尿Alb/Cr也明显高于SR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上升幅度小于汉族SS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田瑶族的盐敏感性及高盐对肾脏损害程度具有自身的特点,可能与其特殊的饮食习惯及高血压相关基因多态性有关。
    • 摘要: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研究共纳入3876例过去6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或对照组,用药时间为5年。主要终点事件为随访期内发生的卒中或心肌梗死。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发生卒中或心肌梗死的比例分别为9.0%和11.8%(P=0.007),服用吡格列酮使绝对风险下降2.9%,相对风险下降24%。另外,服用吡格列酮可使糖尿病发生率下降52%(P=0.007)。但是,
    • 摘要: 在日常饮食中,肉、海鲜、动物内脏和啤酒、肉汤等富含嘌呤,嘌呤代谢后会产生尿酸。临床上,空腹血清尿酸一般男性>420微摩尔/升、女性>360微摩尔/升即可确定为高尿酸血症。严格意义上讲,高尿酸血症是不能根治的,需要维持治疗。对于高尿酸血症的走向,不论是尿毒症还是心血管疾病,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高尿酸血症'偏好'的人群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肥胖的中年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患者;原因未明的关节炎、肾结石患者;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成员;长期吃肉和饮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