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型
带型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119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46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陕西气象、兽类学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第3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讨论会等;带型的相关文献由219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国威、施亚萍、井上英也等。
带型
-研究学者
- 李国威
- 施亚萍
- 井上英也
- 岩冈彻
- 李强
- 李永山
- 林武辉
- 浜田智秀
- 王锋利
- 登坂道子
- 羽鸟正之
- 山野透
- 崔建新
- 崔衍亮
- 张小丹
- 张新国
- 扎克尔贾法里·莫泽尔
- 杜琳
- 杨国煌
- 焦帆
- 王伟
- 刘建宏
- 刘文
- 刘继福
- 李俊
- 李泉元
- 薛渊
- 郑育明
- B.奥蒂斯
- E·J·约翰森
- J.L.沃森
- W.J.比德曼
- 中山贵裕
- 何平
- 入泽茂
- 刘新宇
- 刘晓升
- 刘泰村
- 周星
- 孙永春
- 孙洪涛
- 小幡昌代
- 小此木明德
- 曹伟龙
- 木村茂信
- 李佳明
- 李永华
- 李永青
- 李琳
- 杜志强
-
-
张博;
王儒意;
李宏;
党宁;
肖金玉;
曾帮智
-
-
摘要:
目的了解安康地区无偿献血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宣传招募和血液检测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安康地区239865名无偿献血者进行HIV抗体常规检测,初筛阳性标本送至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对确证阳性无偿献血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献血次数及其标本的WB试验条带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9865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430例,初筛阳性率为0.18%。确证阳性41例,确证阳性率为1.71■,其中男性确证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41例确证阳性无偿献血者均为HIV-1型感染,gp160、gp120、p66、gp41、p24阳性率均为100.00%,p55、p39阳性率较低,分别为34.15%、78.05%。结论安康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迂回间隙性上升趋势,感染以男性、青壮年、低学历、自由职业者为主。采供血机构应根据HIV流行趋势及时调整无偿献血者的宣传招募策略,做好艾滋病相关健康知识普及,增强采血人员对献血者献血前的健康征询技巧和甄别能力,进一步提高血液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将输血传播HIV的风险降至最低。
-
-
曹仲辉
-
-
摘要:
马铃薯、玉米是岚皋县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分别为 8.6 万亩和 8.3 万亩,产量分别是 1.6 万吨和 1.9 万吨,当地农民称马铃薯、玉米为“两坨”(洋芋坨、包谷坨),这两种作物为全县人民的生活及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如何种足粮食面积,稳定粮食产量,成为农业部门思考的问题。多年年,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探索马铃薯 玉米间套栽培,在有限的耕地上大做文章,实行马铃薯 玉米规格间套,变种植一季为两季或三季作物,即保证了种植面积不减少,又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实现了粮食丰收,增加了农民收入。本文主要探讨马铃薯+玉米间套带型、密度栽培试验。
-
-
黄华霖;
陈亮;
杨转笑;
郑望春;
容莹
-
-
摘要:
目的 掌握深圳东部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B)带型,为献血者招募、员工职业防护和血液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9年深圳东部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经WB法确认的62例HIV感染者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各年度感染率;对HIV感染者的性别、年龄、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WB条带阳性率和带型分别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深圳东部地区2010-2019年无偿献血者HIV的总感染率为3.92(‰0).各年度献血者的HI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29.44,P<0.05).2019年A采血点的感染率为12.45(‰0),与其他采血点总感染率(1.8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P<0.05).62例感染者中男性占93.55%;18?<36岁的感染者占74.20%;未婚感染者占61.29%;非深圳户籍人群占93.55%;商业服务人员和工人分别占43.55%,32.26%;大专以下学历占88.71%.WB带型以4种带型为主;条带gp160、gp120、p66、p24阳性率均为100.00%,p17,p55阳性率较低,分别为67.74%,51.61%.结论 深圳东部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感染者以早、中期感染的男性、18?<36岁、未婚、非深圳户籍、商业服务人员或工人、大专以下学历人群为主,尤其要关注A采血点的献血人群.
-
-
杨飞;
王宏军;
王阳峰;
牛青
-
-
摘要:
马铃薯-玉米间套种植是陕南山区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文章通过设置两个带型、三个密度,研究结果表明,1.67 m双套双带型中马铃薯的适宜密度为667 m23500株时产量最高、效益较好.1.1m双套单带型中马铃薯的适宜密度为667 m24500株时,产量最高、效益较好.在带型选择上应结合市场行情,以效益为指导,选择合适带型,提高收入.
-
-
秦攀;
李青;
杨晓亮;
邢燕;
余泽波
-
-
摘要:
目的 探讨HIV抗体确证试验,即免疫印迹试验(WB),不确定结果患者的转归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该院56例WB不确定结果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筛查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快速检测)结果、WB的带型结果及转归情况.结果 56例HIV抗体WB不确定结果的患者中,33例完成随访.其中28例随访中转阳性,5例转阴性.33例完成随访的患者中,两种筛查试验均有反应与其中仅一种筛查试验有反应的转阳率分别为92.59%、50.00%;WB带型为2条带及以上者共19例,转阳率100.00%,带型为1条带的共14例,转阳率为64.29%.结论 3种筛查试验中的任意两种有反应或WB结果为2条带及以上的确证试验不确定结果患者均提示有极高感染风险;只有一种筛查试验有反应或WB结果仅1条带的情况也提示有较高感染风险.
-
-
-
郝超;
姚世鹏
-
-
摘要:
为进一步完善马铃薯玉米一体化栽培技术规范,准确掌握不同栽培套种带型下,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最高产量,确定马铃薯套种玉米的适宜带型密度最佳配置方式,特进行了马铃薯套种玉米带型密度试验,探讨最佳带型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
-
乔寅英;
柴强
-
-
摘要:
[目的]针对绿洲灌区优化间作群体受光结构缺乏理论依据,间作增产技术依据不足等问题,旨在为构建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间作豌豆为研究对象,在不施氮、传统施氮量减施1/3、传统施氮量和3:4带型(3行玉米:4行豌豆)、2:4带型(2行玉米:4行豌豆)配置下,研究了玉米间作豌豆群体内的光分布及消光特征.[结果]在整个生育期,与单作相比,间作有利于群体内的光分布,间作底层光强高于单作,豌豆高25.7%~156.7%,玉米高50%~316.2%.间作底部的透光率也高于单作,豌豆高51.2%~55.9%,玉米高236.9%~237.8%.豌豆上部第2层光强间作比单作高32.4%~103.0%,玉米高1.1%~39.5%.随施氮量的增加底层透光率降低,3:4和2:4传统施氮间作处理较减施1/3氮肥和不施氮间作模式冠层底部光强低,且3:4间作处理的受光结构优于2:4间作处理.[结论]玉米/豌豆间作为3:4带型,施肥量为450 kg/hm2是最适宜试区玉米/豌豆间作群体光照结构的模式参数.
-
-
陈国栋;
万素梅;
冯福学;
柴强;
赵宏福;
陈锦锋
-
-
摘要:
In a field experiment,the response of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and crop yield to different wheat to maize row ratio (6 ∶ 2,6 ∶ 3 and 6 ∶ 4) in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d equivalent ratio of each treatment exceeded 1,and had a significant yield advantage.Yield advantag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aize row,LER,ATER and LUE% of 6 ∶ 4 (W6M4) were 3.5%,5.2% and 4.3%,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6 ∶ 4 (W6M3),and 3.0%,8.1%,and 5.2% higher than 6 ∶ 2 (W6M2) treatment.Aggressiveness of wheat to maize (Awm)could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crease of maize row.Awm of W6M4 were,respectively,7.3% and 14.1% higher than W6M3 and W6M2 treatment.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 between Awm and yields of intercropping system were observ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Therefore,improving wheat/maize competitiveness in a moderately way in intercropping systems could increase yield.%以小麦/玉米间作为对象,设置3种不同带型模式(小麦/玉米行比为6∶2、6∶3和6∶4),研究间作体系中带型改变对种间竞争力和群体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间作高产优化带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3种小麦/玉米间作模式均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各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优势随玉米行数的增加呈增大趋势,6∶4(W6M4)模式的LER、时空当量比和土地利用率分别较6∶3(W6M3)模式高3.5%、5.2%和4.3%,较6∶2(W6M2)模式高3.0%、8.1%和5.2%.增加玉米行数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相对玉米的种间竞争力(Awm),6∶4间作处理的Awm分别较6∶3模式和6∶2模式高7.3%和14.1%.复合群体产量与种间竞争力呈显著的线性增长关系.因此,提高间作小麦的竞争力有利于间作群体整体产量的提高,6∶4模式获得较高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提高小麦的相对竞争力.
-
-
-
-
摘要:
Q:各位编辑老师们好,前不久在网上总是听说奥迪是灯厂,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提问者:崇明小主A:说奥迪是"灯厂"并不是因为它生产的车灯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而是变相夸赞奥迪在车灯的设计以及新技术应用上有一定魄力和前瞻性。在20世纪90年代初,奥迪首次将HID氙气大灯使用于车灯照明,并掀起了车灯的革命。这种以气体放电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光的可见度、车灯启动速度以及寿命。
-
-
衣莹;
侯立白;
张晓珂
- 《第3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讨论会》
| 2003年
-
摘要:
辽宁冬小麦在空带相同(80cm)条件下,种植带型以80:80、80:120较为适宜.从不同带型小麦边行产量的增产幅度看,边行优势主要表现在边一行.行距的不同是造成小麦产量存在边际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行距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在边际效应中的作用最大.不同带型的带宽对小麦边一行产量影响不显著,而对内行有显著影响.
-
-
郑晓虹;
张玮;
潘启超;
宁镇;
薛以乐;
郑子佳
- 《第三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免疫印迹法试验(WB)出现gp160和p24条带结果的案例分析,探索gp160和p24与HIV-1感染有关的因素。方法对3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阳性、WB检测出现gp160和p24样本进行随访检测和病毒载量(VL)检测,比较相关因素的作用。结果36例样本中24例可判定为HIV-1感染,12例未感染;S/C0值大于6的25例;S/C0值小于6的11例。24例判定为HIV-1感染的对象中22例具有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12例未感染对象均否认有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18例随访检测对象平均随访17天后WB条带明显增加,9例对象在2周,最长1例为6周出现WB条带明显增加。结论 谨慎判断gp160和p24条带样本,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缩短随访检测时间至2-6周,并开展必要的核酸检测作为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