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627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8篇、会议论文101篇、专利文献12543篇;相关期刊255种,包括中国民间疗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4种,包括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学术年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第五届高等教育高峰论坛暨2014年全国中医儿科教学与学术交流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等;小儿脑性瘫痪的相关文献由110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振寰、施炳培、马丙祥等。

小儿脑性瘫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8 占比:3.94%

会议论文>

论文:101 占比:0.77%

专利文献>

论文:12543 占比:95.30%

总计:13162篇

小儿脑性瘫痪—发文趋势图

小儿脑性瘫痪

-研究学者

  • 刘振寰
  • 施炳培
  • 马丙祥
  • 杨红
  • 史惟
  • 李诺
  • 卜怀娣
  • 招文健
  • 罗冠君
  • 吴建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敖超吉; 谢辑文
    • 摘要: 目的:探究在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其精细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4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推拿手法。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精细运动功能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评分、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可改善患儿精细运动能力,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
    • 杨帆
    •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在小儿脑瘫(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156.05±11.23)分、ADL评分(76.21±0.9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6.32±5.03)、(56.13±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儿采取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训练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小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和应用。
    • 田小琴; 齐晓萌; 麦玉真; 叶敬花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癫痫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合并癫痫的癫痫组(n=28)与无癫痫发生的无癫痫组(n=52),对两组患儿的资料进行比较,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28例合并癫痫,发生率为35.00%;癫痫组低出生体重、脑软化、颅内出血、脑结构畸形发生率较无癫痫组相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OR=2.785)、脑软化(OR=3.181)、颅内出血(OR=3.474)、脑结构畸形(OR=5.615)是小儿脑性瘫痪合并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中低出生体重、脑软化、颅内出血、脑结构畸形的发生增加癫痫发生风险,在临床上应给予相应重视。
    • 邓剑雅; 杨莉; 范洁杨; 刘昕艳; 汪义明; 段嘉敏; 富晓旭
    • 摘要: 小儿脑性瘫痪是中枢系统疾患,笔者结合中医典籍与现代研究提出本病归属神明病变范畴,提炼出元真、五神脏、脏窍三个与本病最密切的核心组分。元真是立命之本,充养五脏六腑,荣养神明灵机;五神脏是生机之枢,运转清灵脏气,主宰神明活动;脏窍是神机之要,维持灵窍通利,调节神明出入。三者协调作用使神明顺转,保障儿童正常发育。元真不足,五神脏不和,脏窍不畅是发病的关键环节,可以单独为患,也可以互相影响,整体受累,导致神机闭塞。治疗以通法为原则,补充亏虚元真恢复营垒,安和紊乱脏腑恢复神明顺转,开通郁结脏窍恢复神机出入,综合调理神明功能,提高中枢自我调节能力,辅助本病康复治疗。
    • 徐蕾蕾; 陈荷光; 高原
    • 摘要: 目的:分析肌内效贴联合体穴针刺法在脑性瘫痪异常姿势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8例脑性瘫痪异常姿势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分别给予体穴针刺法治疗、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效果、康复情况以及步态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88%)较对照组(75.51%)高(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DE区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体穴针刺疗法明显改善了脑瘫患儿异常姿势情况。
    • 高燕
    • 摘要: 笔者近年来收治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数十名,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头皮针治疗后康复效果显著。头皮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以经络为指导,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想,重视阴阳平衡、脏腑功能的调节,且临证取穴精而少。临床实践中,对于肝肾不足、心脾亏虚等虚证患儿常配合小儿捏脊及耳针治疗,对于痰瘀阻滞等实证常配合体针点刺等针灸综合治疗。
    • 胡丁文; 宋庆梅; 张晓
    • 摘要: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小儿脑性瘫痪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1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104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将患儿进行分型,并行MRI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脑性瘫痪患儿的MRI异常表现情况、不同分型脑性瘫痪患儿的MRI表现异常情况等。结果 104例脑性瘫痪患儿中MRI表现异常90例,占比86.54%。其中脑室周围软化21例,占比20.19%。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出现MRI异常表现患儿有67例(85.90%),以脑室周围软化、侧脑室扩大、脑萎缩为主;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患儿中出现MRI异常表现患儿有6例(85.71%),以脑室周围软化、小脑发育不良为主;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中出现MRI异常表现患儿有8例(88.89%),以基底节区病变、脑室周围软化为主;混合型脑性瘫痪患儿中出现MRI异常表现患儿有9例(90.00%),以脑萎缩、脑室周围软化为主。因早产导致的脑性瘫痪患儿中MRI异常表现有28例(93.33%),以脑室周围软化、侧脑室扩大为主;因缺氧窒息导致的脑性瘫痪患儿中MRI异常表现有36例(85.71%),以脑室周围软化、脑萎缩为主;其他病因导致的脑性瘫痪患儿中MRI异常表现有26例(81.25%),以髓鞘发育不良、脑裂畸形为主。结论 小儿脑性瘫痪的MRI异常表现率较高,可根据不同分型患儿的MRI异常表现进行鉴别脑性瘫痪分型。
    • 赵任杰; 王学明; 陈芳民; 岳昭娣; 刘易博; 于子夫; 于少泓
    • 摘要: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并使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临沂市中医院收治的46例肝肾亏损型PC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药物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康复治疗,药物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的改善情况。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六味地黄丸的活性成分、靶点与PCP疾病靶点,得到交集靶点后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药物组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3),筛选得到6味中药47个主要成分与99个疾病治疗靶点,发现10个关键靶点为:TP53、AKT1、JUN、TNF、MAPK1、IL6、HSP90AA1、RELA、MAPK8、VEGFA,通过靶点富集获取GO条目558个,KEGG条目99个,主要富集到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显著疗效,临床治疗PCP优于常规康复治疗。本文以临床为基础,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PCP疗效显著的作用机制,分析研究流程符合《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要求,具有可靠性、规范性与合理性,为临床应用中药防治PCP提供了案例与理论依据。
    • 王爽; 郭太品; 张粲; 邰先桃
    • 摘要: cqvip: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患儿在胎儿期或婴儿期大脑发育过程中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导致的持续性运动和姿势障碍,并引发活动受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目前我国CP发病率为2.48‰,患病人数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1-2]。CP常伴有智力、语言、视觉、听觉、吞咽障碍和癫痫、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2]。因脑神经损伤不可逆性,CP患儿常需伴随终生的医学康复治疗[3]。目前CP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的运动、物理、中医疗法和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介入下的机器人疗法[4]两类。
    • 郭红枝; 伦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口腔游戏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流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脑瘫流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腔游戏,两组患儿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流涎情况,以及干预前后舌、唇、下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流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舌、唇、下颌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观察组提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口腔游戏可有效改善脑瘫流涎患儿舌、唇、下颌运动功能,减少流涎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