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8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69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111166篇;相关期刊711种,包括中国民康医学、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第三届中西医结合儿童康复学术会议、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首届中国遗传与疾病论坛——常见与罕见神经遗传病规范化诊治学术交流会等;运动障碍的相关文献由448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生弟、冯涛、曹立等。

运动障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69 占比:1.48%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11166 占比:98.47%

总计:112889篇

运动障碍—发文趋势图

运动障碍

-研究学者

  • 陈生弟
  • 冯涛
  • 曹立
  • 刘振国
  • 罗杰
  • J·B·汉森
  • 陈彪
  • M·S·汤姆森
  • 刘欣
  • 吴林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冉; 王惠子; 孙庆娟; 杨杨; 周曼莉
    • 摘要: 目的 探讨板凳操运动干预对帕金森运动障碍患者步态、平衡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帕金森运动障碍患者10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板凳操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步态测试评分、平衡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帕金森生活质量评定量表(PDQ-39)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步态测试评分、平衡测试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DQ-39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均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板凳操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帕金森运动障碍患者步态及平衡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王晓燕; 李经纶; 荆宁; 瞿靖芮; 王丽艳; 李文玉
    • 摘要: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联合思维导图对颅脑外伤手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心理灵活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颅脑外伤手术后运动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SBAR沟通模式联合思维导图,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前后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评定两组心理灵活性,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两组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接纳与行动问卷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Barthel指数各项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BAR沟通模式联合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颅脑外伤手术后运动障碍患者的心理灵活性,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 陈中霞
    • 摘要: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286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41例)与观察组(145例)。比较2组孤独症状、运动发育及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B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显著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正常发育,提高患儿肢体运动功能。
    • 刘明霞; 花静; 柯李; 段雯; 杜雯翀
    • 摘要: 目的调查中国城市儿童早期儿(37~38^(+6)孕周)、晚期早产儿(34~36^(+6)孕周)和中/早期早产儿(<34孕周)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情况。方法2016年对中国城市3~10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共招募1673名儿童参加运动评估成套测验,分析不同出生胎龄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运动发育的关系。结果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学龄前儿童中早期早产儿整体运动能力得分(β=-5.111,95%CI:-9.200~-1.022;P<0.05)和平衡能力得分(β=-5.182,95%CI:-5.055~-1.158;P<0.05)显著低于同龄儿童中的足月儿。调整所有受试者的潜在混杂因素后,所有受试儿童中,中/早期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出现显著运动障碍的风险更高(OR=2.931,95%CI:1.067~8.054;P<0.05)和学龄前儿童中的中/早期早产儿比足月儿出现DCD风险更高(OR=3.673,95%CI:1.072~12.585;P<0.05)。晚期早产和早期出生对DCD患病无明显影响。结论早产儿DCD患病风险增加,需要针对运动发育进行长期随访和支持性干预。
    • 王梦寰; 沈莹莹; 陈钦贵; 龚翔; 周蕴弢; 孟殿怀
    • 摘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由于脑部发育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异质性的临床综合征,在活产儿中的患病率约为2‰—3.5‰[1]。国际上将脑瘫定义为“由于在发育过程中胎儿和婴幼儿的大脑出现非进行性损伤而导致的一组持续存在的运动与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2]。脑瘫是儿童运动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平衡能力的下降会使脑瘫患儿活动时的姿势调节能力出现问题,从而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功能性日常活动[3]。针对平衡功能的评定方法有很多,近年来有许多的国外量表与平衡仪器已经完成了汉化并通过了信效度检验。但在进行信效度测验的过程中,实验的目标人群常为成年人与老年人,而忽视了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 吴凤娟; 段若楠; 宋承远
    • 摘要: 家族性运动障碍面部肌纤维颤搐症临床罕见,发病率低。本文报告1例腺苷酸环化酶5(adenylate cyclase 5,ADCY5)基因新生突变致家族性运动障碍面部肌纤维颤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为27岁女性,婴儿期起病,病程进展缓慢。表现为突出的口周、面部肌肉颤动,书写、步态异常。查体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共济失调。夜间症状加重,焦虑时症状加重,咖啡减缓发作。基因检测提示患者ADCY5的1号外显子上存在c.987C>G(p.I329M)的杂合突变,该变异位点既往未见报告。予氯硝西泮、肉毒毒素治疗,患者总体症状轻微改善。通过分析该病例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李静; 刘睿; 周婷; 朱才丰; 杨娅; 陈幸生; 贾泽坤; 王储蓄
    • 摘要: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过程中每组均脱落2例,每组最终完成病例数均为30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每日1次,每周6次,所有患者均接受28 d的治疗。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FMA评分、BBS评分、MBI评分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
    • 郭彦婷
    • 摘要: 目的:探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中选出15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慢性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减少异常不自主运动。
    • 程冉; 汤海红; 张莹; 陈伟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运动障碍患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4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性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治疗前、治疗8周后使用磁刺激仪的肌电放大器记录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其疗效.使用任务态fMRI检测脑激活情况,并计算初级运动区的偏侧化指数.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明显高于治疗前,MAS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激活脑区均由双侧激活转变为以患侧激活为主,研究组患者活动区域激活集中,但对照组患者激活区域不集中.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M1区偏侧化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通过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重组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进而改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 李华(综述); 白清清(综述); 梁艳(审校)
    • 摘要: 神经束膜炎是一种以周围神经支配区浅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伴运动障碍的一种罕见周围神经病,病理改变主要是受累的神经束膜增厚,神经束膜细胞变性坏死,并部分神经纤维轴突变性、髓鞘脱失^([1-3])。类固醇激素治疗、血浆置换及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效。此病确切病因尚不确定,神经束膜的改变可能是此病的关键。现结合神经束膜炎的病理特点,就神经束膜细胞的发育、神经束膜细胞间的连接、神经束膜细胞与周围神经损伤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