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特种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40981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医疗卫生装备、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西部放射治疗协会妇科肿瘤放疗第一届第二次大会暨2015年妇科肿瘤放射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2016年北京市肿瘤放疗年会、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相关文献由54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寿平、杨涛、解传滨等。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0981 占比:99.94%

总计:241124篇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发文趋势图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研究学者

  • 徐寿平
  • 杨涛
  • 解传滨
  • 巩汉顺
  • 张书旭
  • 杨毅
  • 谭军文
  • 贺先桃
  • 丛小虎
  • 全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程鹏; 申晋昌; 汤雪松
    •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观察组接受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比较两组的CEA、NS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的CEA、NSE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可明显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EA、NSE水平,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葛伟; 赵志英
    • 摘要: 目的比较运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行大分割放射治疗与全脑同期推量放射治疗在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治疗疗效,从而探讨运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行大分割放射治疗在4个以上脑转移瘤患者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多发脑转移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给予大分割放疗,对照组30例全脑同步加量放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颅内疾病进展情况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1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2.4%和76.7%,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1.1%和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颅内疾病进展情况对比分析无差异。结论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大分割放射治疗脑转移与全脑同步加量放疗在4个以上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治疗疗效相当。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技术大分割放射治疗可以作为多发脑转移瘤的一种低毒性的有效治疗方法。
    • 李琛; 孟雪
    •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通过CBCT观察靶区在放疗过程中的移位规律,并找出较合适的CBCT频次。方法:取2017年11月至20年12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单纯放疗或放化疗患者85例,分别于放疗首次及之后每5次行CBCT扫描,在Aria系统中与原始定位图像以椎体为参照配准后,观察整个纵隔的位置变化,推断出靶区位置的相对变化。结果:共64例患者完成了CBCT扫描,其中,2例患者因为靶区位置变化较大进行了二次定位。CBCT显示放疗在第16次时出现整个疗程最大移位。结论:通过结合CBCT能反映出食管癌放疗患者放疗过程中的靶区位置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放疗在第16次时,较易出现较大移位,需要多加注意。CBCT频次为每5次进行扫描,可以较早发现患者靶区位置变化并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射线伤害。
    • 张林
    • 摘要: 目的:比较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VMAT治疗,对照组采用IM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健康状态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38/43),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和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KPS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11/43),低于对照组的48.84%(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治疗脑胶质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KPS评分和SF-36评分,降低EGF水平、VEGF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IMRT治疗。
    • 何勇; 王宇; 廖雄飞
    • 摘要: 目的:探究Delta~4、ArcCHECK和EPID EDose 5.0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剂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基于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的127例鼻咽癌VMAT计划,分别利用Delta~4、ArcCHECK和EPID EDose 5.0验证系统进行验证测量,比较三种剂量验证系统的γ通过率、靶区剂量参数和危及器官剂量参数。结果:3%/3 mm标准下,基于三种三维剂量验证系统的γ通过率均>95%,γ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cmm、2%/2 mm标准下,基于ArcCHECK、EPID EDose 5.0系统的γ通过率高于Delta~4系统(P0.05)。基于三种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计算的危及器官剂量学指标Dmax、Dmean与TPS计算的剂量学指标差异值均<3%,三种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计算的晶状体、腮腺Dmax与TPS计算的D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rcCHECK、EPID EDose 5.0小于Delta~4(P<0.05)。结论:Delta~4、ArcCHECK和EPID EDose 5.0三维剂量验证系统在VMAT计划剂量验证中可直观、快速地分析出剂量差异,ArcCHECK和EPID EDose 5.0三维剂量验证系统相对Delta~4更佳。
    • 王锐濠; 廖煜良; 张书旭; 陈宗荣; 莫春槐; 罗松桂; 周丕校
    • 摘要: 目的探讨自动计划模块(Auto-Planning)技术在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中的优势。方法选取13例Ⅱ~Ⅲ期同期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在Pinnacle V9.10放疗计划系统中分别设计完成人工计划(Manual-VMAT)和基于Auto-Planning的自动计划(Auto-VMAT),比较两组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以及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受照剂量,并比较计划优化时间和机器总跳数。结果两种VMA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处方要求,Auto-VMAT计划在靶区剂量适形度、剂量均匀性方面均略优于Manual-VMAT计划,而且靶区平均剂量整体偏低。与Manual-VMAT计划比较,Auto-VMAT计划中双肺的D_(mean)、V_(20)、V_(30)分别平均降低3.1%、9.0%、19.1%,心脏的D_(mean)、V_(30)、V_(40)和脊髓D_(max)分别平均降低12.25%、23.0%、24.0%和3.6%左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uto-VMAT和Manual-VMAT计划的平均优化时间分别为50 min和85 min;平均跳数分别为(422.3±60.7)和(381.8±66.7)MU,自动计划跳数增加了9.6%(P<0.05)。结论Auto-Planning技术应用于食管癌VMAT自动计划设计时可在保证靶区剂量覆盖的前提下降低OAR的受照剂量,有效缩短计划设计时间,提升计划设计效率。
    • 朱皓; 杨涛; 朱伟华; 金晓峰; 胡强; 周宗凯; 张震; 贾晓斌
    • 摘要: 目的:分析射束形态控制器(aperture shape controller,ASC)算法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clipse v15.6计划系统对33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制订6组VMAT计划,其中对照组(ASC-no组)、实验Ⅰ组(ASC-verylow组)、实验Ⅱ组(ASC-low组)、实验Ⅲ组(ASC-moderate组)、实验Ⅳ组(ASC-high组)、实验Ⅴ组(ASC-veryhigh组)的ASC权重参数分别选取off、verylow、low、moderate、high和veryhigh,其余优化参数一致。比较6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计划复杂度和计划验证γ通过率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ASC-no组相比,ASC-low组、ASC-moderate组和ASC-veryhigh组PTV的D_(2)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PTV的D_(98)仅ASC-veryhigh组存在统计学差异;除ASC-verylow组外,其余各组PTV的D_(mean)均存在统计学差异;ASC-moderate组PTV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存在统计学差异;所有实验组PTV的均匀度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均存在统计学差异;ASC-high组和ASC-veryhigh组左侧股骨头的D_(max)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直肠的V_(30)仅ASC-moderate组存在统计学差异,V_(40)仅ASC-veryhigh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ASC权重参数的增加,各组计划的射束孔不规则指数(aperture irregularity,AI)、MU/CP(每个控制点中的MU数)、MU数和平均叶片运动轨迹(average leaf trajectory,ALT)(多叶准直器运动距离的平均值)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调制复杂度分数(modulation complexity score,MCS)呈现增长趋势。6组计划的射束孔面积(AA)<9 cm^(2)的占比随着ASC权重参数的增加而降低。ASC权重参数从no到low变化,计划验证γ通过率呈现增长趋势;而权重参数选取moderate、high和veryhigh时,计划验证γ通过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ASC权重参数可显著改善计划复杂度、降低计划MU数、增大计划验证γ通过率,而高权重参数下计划验证γ通过率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制订宫颈癌VMAT计划时建议ASC权重参数选取low和moderate。
    • 赵彪; 袁美芳; 马立双; 孙朝细; 安义均; 汤可维; 杨毅
    • 摘要: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sIMRT、VMAT、TOMO三种放疗计划剂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剂量学参考。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的25例胸中段食管癌放疗患者资料,采用Pinnacle10.0和Tomotherapy TPS分别设计sIMRT、VMAT、TOMO三组计划,对三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胸中段食管癌sIMRT、VMAT、TOMO三种放疗技术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比较;靶区适形度CI(0.638±0.043 vs 0.686±0.052 vs 0.762±0.045)和均匀性HI(0.247±0.025 vs 0.231±0.013 vs 0.211±0.023)TOMO最佳,VMAT优于sIMRT(P<0.05)。双肺V_(5)(%)(68.23±6.03 vs 65.51±5.21 vs 76.75±8.03)、V_(10)(%)(47.48±3.53 vs 45.04±2.07 vs 52.54±2.65)和D_(mean)(cGy)(1310.57±76.76 vs 1250.44±70.39 vs 1250.44±70.39)VAMT最低、sIMRT低于TOMO(P<0.05);双肺V_(20)(%)(22.87±2.02 vs 20.57±1.53 vs 20.01±2.08)TOMO略低于VMAT、VMAT略低于sIMRT(P<0.05)。心脏V_(25)(%)(30.57±8.59 vs 24.46±8.44 vs 19.86±6.92)、V_(30)(%)(18.55±5.08 vs 15.08±5.57 vs 11.69±4.74)、D_(mean)(cGy)(1742.23±485.63 vs 1680.33±510.33 vs 1651.36±521.33)TOMO低于VMAT,VMAT低于sIMRT(P<0.05)。脊髓最大剂量D_(2%)(4045.46±168.57 vs 4010.65±210.32 vs 3740.56±185.58),TOMO低于VMAT,VMAT略低于sIMRT(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根治性放疗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TOMO最佳,VMAT优于sIMRT;危及器官剂量三种放疗技术各有特点,但综合来看对肺的保护VMAT最优,心脏和脊髓的保护TOMO最优,sIMRT在肺的低剂量区较TOMO有一定优势。
    • 芦成
    • 摘要: 目的对比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静态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实施VMAT的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并将30例实施IMRT的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两组均进行6周放疗,比较2组放疗效果以及放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放疗结束后,A组缓解率高于B组;放疗期间,A组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IMRT,VMAT可提升NSCL患者的疗效,降低放射性损伤发生率。
    • 巩汉顺; 谷珊珊; 杨涛; 陈高翔; 韩亚楠; 戴相昆
    • 摘要: 背景食管癌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危及器官受量限制,自动计划可以有效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对计划质量的影响。目的对基于自动计划技术的食管癌双弧与单弧自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automated 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A-VMAT)的优化性能与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以实现自动计划设计策略的优选。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16例在我中心接受治疗食管癌患者,采用Pinnacle^(3)计划系统手动设计双弧容积旋转调强计划(double arc manual-VMAT,DA-M-VMAT),采集其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作为自动计划的优化参数分别设计双弧A-VMAT计划(DA-AVMAT)和单弧A-VMAT计划(SA-A-VMAT),对各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以评估不同弧自动计划技术的优化性能。结果DA-M-VMAT计划和DA-A-VMAT计划中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参数结果均优于SA-A-VMAT计划,但仅靶区pG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DA-A-VMAT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高于DA-MVMAT计划,而SA-A-VMAT计划则低于DA-M-VMAT计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全肺:V_(5)和V_(10)等低剂量区体积参数A-VMAT计划均高于DA-M-VMAT计划;而V_(20)及以上的各参数则均呈现相反趋势,且SA-A-VMAT较DA-AVMAT计划具有更好的肺组织保护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对于V_(20)及以上的各剂量体积参数呈现出与全肺一致的分析结果。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与DA-M-VMAT计划相比,DA-A-VMAT和SA-A-VMAT计划均能实现最佳的靶区剂量分布和较低的正常组织受量;而SA-A-VMAT计划则具有更高的临床执行效率,更适用于临床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