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1年内共计336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预防医学、卫生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4191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现代交际、父母必读、少年儿童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3届学术年会暨重庆市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第2届学术年会等;家庭气氛的相关文献由324位作者贡献,包括龚文龙、岳晓东、丁宁等。
家庭气氛—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191篇
占比:98.66%
总计:24519篇
家庭气氛
-研究学者
- 龚文龙
- 岳晓东
- 丁宁
- 佚名
- 俞梅芳
- 吴芸杉
- 周正猷
- 张晓明
- 张进辅
- 朱晓群
- 李红云
- 林燕
- 王莉洁
- 黄百严
- Bergman
- Ingmar
- 丁丁
- 万正齐
- 上官子木
- 丛培薇
- 丰文
- 亮亮文
- 代刚
- 任颖
- 伊一芳
- 伊影
- 何一粟
- 何鑫
- 侯威生(图)
- 倪合一
- 傅华中
- 冀侠
- 冯玥
- 冯花朴
- 刘云明
- 刘伟民
- 刘勇强
- 刘学洪
- 刘文利
- 刘秀兰
- 刘秀英
- 刘芳
- 刘长柏
- 卡玛
- 卢乐珍
- 双鱼
- 叶章龙
- 叶茂华
- 叶青
- 后乐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众所周知,父母恩爱,家庭气氛温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相反,父母关系不和睦会让孩子感觉到莫名的心理压力,进而出现厌学、早恋等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对此却不以为然,不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赵先生就是这样的任性爸爸,好在他悬崖勒马,没让他的婚姻和儿子小松的未来跌落深渊。
-
-
赵凯
-
-
摘要:
众所周知,父母经常吵架会严重破坏家庭气氛,给孩子造成莫名的心理压力。但是,有多少父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克制自己的坏脾气呢?来听听这位家长的心里话——目睹爸妈吵架,儿子的眼神像待宰的羔羊,说话都不敢大声我和妻子是中学同学,毕业后各自上大学,失去了联系。没想到,十年后我们不约而同地回到家乡,在一次同学聚会时重逢。我们都是单身,又相互知根知底,在同学的撮合下迅速进入热恋状态,并于半年后登记结婚。
-
-
汀吉
-
-
摘要:
电视剧《小舍得》的热播,让很多家长直呼太真实了,我也感触颇深。尤其是看到夏子悠妈妈那种时刻都在备战的状态,回想一下,曾经我也是如此这般的焦虑与“输不起”。那时我也和很多父母_样,女儿的成绩就是我心情的晴雨表。考得好自然不用说,可一旦没考好就焦虑非常,各种找原因,整个家庭气氛也会随之变得压抑非常。
-
-
大埠六柳画
-
-
摘要:
零:龙蛇一窝+小猪崽妈妈属龙,我属蛇。于是,家庭气氛常常是:高兴时,龙飞蛇舞;吵架时,龙争蛇斗;冷战时,蛇踞龙盘。小弟作为一只幼年小猪崽,往往在两张血盆大口夹缝生存。替妈妈发声,被我吼:“叛徒,不带你玩儿!”代我传话,被妈妈嘲:“帮亲不帮理。”站哪边也不是,左右为难。
-
-
呙妮娅
-
-
摘要:
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能丰富儿童的情感,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本文探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有效策略。一、发挥家庭的作用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接受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学前儿童未来发展的基调。家长的兴趣爱好、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都对学前儿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作风、意识,家庭气氛一定程度上对儿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
-
王金红;
陈晓玲
-
-
摘要:
家庭教育挫败感是指家长对教育孩子失去信心,不相信孩子会变好,不认为自己还有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常用口头禅是“我再也不管了”。家庭教育艰难情况下,家长和孩子都成为受害者。家长的挫败感、孩子的愤怒交织在一起,家庭气氛压抑、僵化。产生教育挫败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家长看到教育希望是非常核心的,这样家长才会愿意学习、改变、成长进而再作努力。
-
-
陈彤
-
-
摘要:
许多家长反映,与孩子沟通经常不欢而散,甚至几星期相对无话,这种冷漠的家庭气氛严重伤害亲子感情。是孩子不懂事,还是家长的沟通技巧欠佳?本期,我们邀请教育心理学博士、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伍建峰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谈谈这个话题。
-
-
-
沈金辉
-
-
摘要:
李然是我恩师的长子,从他六岁时就认识他了。他们家有令人羡慕的家庭气氛,慈爱、和谐、宽容、民主、快乐,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李然天性自然、悠闲自如,还有些不拘小节,这些性格因素使他在三溪草堂观画时自然而然地采取更为纯粹的审美视角,可以了无挂碍地进入绘画审美享受之中,因此成为三溪竿堂的好观众。
-
-
-
-
李静;
蒙华庆;
刘芳
-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全国第13届学术年会暨重庆市心身与行为医学专委会第2届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调查某医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动力学的关系. 方法:选择重庆市某医科大学二年级学生801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大学生心理问题,采用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评价家庭动力学特点. 结果:①医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9.4%.②有心理问题组家庭气氛、个性化、疾病观念、系统逻辑得分高于无心理问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0±0.49,2.66±0.64;2.92±0.54,2.77±0.58;2.79±0.55,2.69±0.54;2.58±0.67,2.36±0.62,P<0.05).③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家庭气氛、疾病观念呈正相关(r=0.184,0.156,P<0.05).进入回归方程的是家庭气氛、个性化、疾病观念. 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动力学密切相关.在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家庭因素中,家庭气氛、疾病观念的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