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宫颈肿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病理学

宫颈肿瘤/病理学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1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专利文献54972篇;相关期刊23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中华肿瘤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等; 宫颈肿瘤/病理学的相关文献由414位作者贡献,包括江忠清、张声、彭芝兰等。

宫颈肿瘤/病理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54972 占比:99.76%

总计:55103篇

宫颈肿瘤/病理学—发文趋势图

宫颈肿瘤/病理学

-研究学者

  • 江忠清
  • 张声
  • 彭芝兰
  • 郑秀
  • 朱凤川
  • 林岷
  • 王冬
  • 王占东
  • 连成瑛
  • 陶光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陈红香; 刘晓婉; 虞海荣; 白生宾
    • 摘要: [目的]探讨干细胞标志物CD44、乙醛脱氢酶1(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宫颈癌组织标本78例、癌旁正常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织CD44、ALDH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D44蛋白的阳性部位主要定位在细胞膜,而ALDH1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均呈棕黄色至棕褐色.CD44、ALDH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40/78)、41.0%(32/78),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21.7%(5/23)、17.4%(4/2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76,P=0.012;χ2=4.325,P=0.038).宫颈癌组织中CD44、ALD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CD44、ALDH1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可能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
    • 王静云; 吴亚红; 李昭; 王博
    • 摘要: [目的]探讨无翅整合蛋白(Wnt10B)、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Wnt10B、β-catenin蛋白在19例正常宫颈组织、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和5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三组Wnt10B、β-catenin阳性表达,分析两者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Wnt10B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6.84%(7/19),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18/27),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4.00%(47/50),三组Wnt10B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1,P<0.05);β-catenin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63%(10/19),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07%(20/27),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0%(45/50),三组β-catenin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11,P<0.05).Wnt10B、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均与宫颈鳞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结论]Wnt10B、β-catenin在宫颈病变组织中,随着病变加重其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且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这提示二者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 张涛; 刘宁宁; 田睿红
    • 摘要: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miR-501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肿瘤科诊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SCCA、miR-501水平;同时比较不同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分化及组织病理分型的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miR-501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SC-CA、miR-501水平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统计不同SCCA、miR-501水平的宫颈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SCCA、miR-50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CCA、miR-501水平诊断宫颈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95%CI:0.809~0.929)、0.911(95%CI:0.861~0.961),血清SCCA、miR-501诊断宫颈癌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5.2 ng/mL和0.73.SCCA≤15.2 ng/mL患者的OS明显长于SCCA>15.2 ng/mL患者(P0.73患者(P<0.05).[结论]血清SCCA、miR-501水平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宫颈癌,预测宫颈癌的恶性程度、组织病理分型及患者预后.
    • 高燕芳; 张铭; 樊菊香; 孙肖依
    • 摘要: [目的]探讨转染靶向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HRF1)的小干扰RNA(siRNA)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eL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做处理)、空载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干扰组(转染靶向UHRF1的siRNA),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UHR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U HRF1基因表达后,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干扰组细胞中U HR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转染siRNA靶向干扰HeLa细胞U HRF1表达,能够抑制HeLa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王欢欢; 周正扬; 朱丽晶; 何健; 闫婧; 李茗; 俞海平
    • 摘要: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以及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CA-153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19-fragment,CYFRA21-1)]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放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经病理证实为>ⅡB期的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化疗前、中及后期随访复查行盆腔MR扫描,包括T1WI、T2WI、DWI及增强扫描,分别测量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径,并分别测量横断位及矢状位肿瘤最大径平面的平均ADC值,并检测放化疗前、后的肿瘤指标。结果子宫颈癌患者放化疗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DC值升高[(1.388±0.948)×10^-3mm^2/s vs(0.885±0.086)×10^-3mm^2/s],肿瘤最大径缩小[(2.2±0.4)cm vs(4.5±1.9)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各项肿瘤指标升高组ADC值均较正常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化疗前肿瘤指标升高者,治疗后肿瘤指标均降低(均P<0.05)。CYFRA21-1升高组肿瘤最大径小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弥散加权成像中的ADC值联合肿瘤指标可以监测子宫颈癌放化疗疗效。
    • 李济馨; 谭文华
    • 摘要: 目的探讨miRNA27a对子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miRNA27a模拟物和miRNA27a模拟物无关序列分别转染入子宫颈癌HeLa细胞和SiHa细胞并设立未转染组。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效率。利用transwell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在子宫颈癌HeLa细胞和SiHa细胞中,转染miRNA27a模拟物24 h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MMP-2和MMP-9蛋白表达量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调子宫颈癌细胞中miRNA27a的表达能够抑制子宫颈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与抑制MMP-2和MMP-9表达有关。
    • 于娇; 金龙; 唐春卉; 闵智乾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治疗前系统炎性反应与肌肉减少症对患者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ⅠB2~ⅢB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3为存在系统炎性反应。采用χ^2检验分析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总生存。Cox多因素分析晚期子宫颈鳞癌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0岁与<60岁患者以及NLR<3和NLR≥3的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5.6%vs 44.4%,P=0.021;25.0%vs 75.0%,P=0.001)。肌肉减少症合并NLR≥3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低(P=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肌肉减少症及NLR≥3为晚期子宫颈鳞癌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局部晚期子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肌肉减少症可能与系统炎性反应有关。肌肉减少症合并系统炎性反应的患者预后较差。肌肉减少症及高NLR是子宫颈鳞癌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 徐帅师; 聂文佳; 张咏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子宫颈癌筛查中同一时间段内DNA倍体及HPV检查结果,探讨两种方法的年龄趋势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DNA倍体定量检测的7816例患者及行HPV检测的16504例患者,分析其阳性率,不同年龄组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7816例DNA倍体受检者中,异常检出率为13.77%(1076/7816),不同年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1,P>0.05);16504例HPV受检者中,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933,P<0.01),15~25岁和≥56岁年龄组感染率较高。结论≥56岁年龄组易受HPV感染,且易造成DNA倍体异常,需要加强子宫颈癌筛查意识。
    • 彭成清; 张雪; 张力; 陈洪雷
    • 摘要: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AMBRA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自噬基因AMBRA1在组织芯片包括97例宫颈癌组织和15例非癌变宫颈黏膜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MBRA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4.7%,与非癌变宫颈黏膜上皮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BRA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TNM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结论:自噬基因AMBRA1表达缺失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形成和恶性进展.%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gene AMBRA1 in cervical canc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Methods:Quantum dots immunofluorescence 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autophagy related gene AMBRA1 in tissue microarray including 97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15 cases of non-cancerous cervical epithelium.Results:The positive rate of AMBRA1protein expression in cervical cancer tissues was 54.7%,compared with non-cancerous cervical epithelial tissue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AMBRA1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histological subtype and TNM stage of cervical cancer (P<0.05),but not related with other clinic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P> 0.05).Conclusion:The loss of autophagy gene AMBRA1expression may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cervical cancer.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