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意识
女权意识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1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01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学术交流、华章、出版广角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女权意识的相关文献由20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祥林、于晓楠、吴天英等。
女权意识
-研究学者
- 李祥林
- 于晓楠
- 吴天英
- 张洪英
- 李惠然
- 杨冬
- 毛佳璋
- 满春燕
- 濮敏
- 王向凤
- 王守梅
- 田昌景
- 米帅
- 范达
- 范雨静
- 邢颖慧
- 金文野
- 靳卫红
- SNOWY
- Sophia
- Vainqueen
- Н·莫格西
- 丁帆
- 丁芸
- 于丹
- 于慈江
- 于洋
- 仇志君
- 付妍妍
- 付明端
- 代宇
- 任岩
- 何明清
- 何黎萍
- 余纯洁
- 侯敏
- 冯延燕
- 冷晓萍
- 刘婷婷
- 刘庭华
- 刘惠丽
- 刘惠玲
- 刘晓阳
- 刘欣子
- 刘玲
- 刘群
- 刘金莲
- 包中华(指导)
- 吕君芳
- 吴佳松
-
-
田黎;
Sophia
-
-
摘要:
《小妇人》是由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8年。该作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四个姐妹之间的生活琐事为蓝本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家庭伦理小说。小说受到当时的大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内容平实而细腻,结构简单而寓意深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小妇人》是一本以女性角色为主,强调女权意识的半自传体小说。文中注重表现女性意识,宣扬美好品质。
-
-
徐峰
-
-
摘要:
"祖国母亲"是近代中国在民族国家意识形成过程中逐渐生成的一个赋予爱国主义以形象化体验的政治隐喻词.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清末的民族危机客观上诱发了女子的主体意识,在知识界发现和重视女子国民身份后,女子也担负救国之责.国家的运势与女子的命数存在某种似曾相识的契合点,女子的身体与国家政治开始产生一种关联.女子身体被赋予一种政治叙事,其中寄予了国人对国族强大的祈盼.经过文学的艺术加工,"祖国"和"母亲"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有了艺术上的黏合,形成一种修饰效果,进而生成"祖国母亲"话语表述.在抗战时期,"祖国母亲"定型成为一个指称国家且饱含感情的常用政治抒情词汇.
-
-
谢小童;
张艳威
-
-
摘要:
汤亭亭在《女勇士》中利用女性主义颠覆了男权话语建立起来的传统自传文体,改编了中华传统文化资源,颠覆了以往关于种族和性别问题的认识,就是为了替华裔女性立言,为华裔女性争取与白人女性平等的地位.同时,在中美文化的撞击下意识到只有通过继承中国文化并将其与美国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建构各民族平等对话、和谐共处的多元文化观才是生存之道.
-
-
-
-
-
-
陶仁凯;
梁卿
-
-
摘要:
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大多内容荒诞离奇,探讨死亡和欲望.他的《水泥花园》叙述了在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中四个孩子畸形成长的故事.本文从女权主义和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水泥花园》中朱莉在成长中女权主义意识的逐渐觉醒,但由于家庭和社会上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她最终与弟弟发生了乱伦的悲剧,这对当今时代下我国的青少年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