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太白红杉

太白红杉

太白红杉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0年内共计6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4篇;相关期刊30种,包括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等;太白红杉的相关文献由12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孝安、肖娅萍、段仁燕等。

太白红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 占比:31.8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51%

专利文献>

论文:134 占比:67.68%

总计:198篇

太白红杉—发文趋势图

太白红杉

-研究学者

  • 王孝安
  • 肖娅萍
  • 段仁燕
  • 王志高
  • 黄敏毅
  • 康永祥
  • 白红英
  • 赵桂仿
  • 李书恒
  • 阎桂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贵增; 白红英; 孟清; 赵婷; 郭少壮
    • 摘要: 秦岭为我国气候分界线和南水北调中线重要水源地,太白山为其最高峰,了解太白山区域的过去干湿变化特征对气候变化机制研究和未来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秦岭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树木年轮资料及其附近的宝鸡、眉县气象站1959-2016年气象数据进行分析,重建了1852-2016年春季(3~5月)SPEI值,分析了近165 a太白山春季干湿变化特征及其与大尺度环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太白山地区太白红杉径向生长主要受春季气候限制;与春季SPEI值相关性最高,达到-0.72(P<0.01),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为51.8%(调整自由度后为51.0%)。(2)重建结果表明,近165 a来,有29 a春季为湿润年份,有23 a春季为干旱年份,分别占比为17.58%和13.94%。极端干旱年份为1892年、1929年、1945年和2006年,极端湿润年份为1881年、1921年和1990年,其中1892年(-1.73)和1881年(1.53)分别为最干旱和最湿润的年份。(3)重建结果得到了周边地区干湿变化重建结果和历史文献灾害记载的验证;太白山地区干湿变化可以准确表征大区域干湿变化且存在2.5 a、3.1 a、3.8 a和8.4 a周期变化。太白山地区SPEI与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成负相关以及与赤道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呈正相关,其干湿变化可能与ENSO活动有关。
    • 张越; 刘康; 张红娟; 张丹丹; 陈慕亚
    • 摘要: 为了解秦岭北坡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的碳源/汇动态,运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6年太白红杉生产力、碳储量和碳利用效率(CUE),并利用气候情景设定方法预测碳源/汇功能的未来趋势.结果表明,58年间太白红杉的平均净初级生产力(NPP)、初级生产力(G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别为328.59、501.56和31.42 g C m-2a-1,平均碳储量为35.38 kg C m-2a-1,平均CUE为0.65;除1960-1961、1969-1970、1997-1999年为"碳源"年外,绝大多数年份为"碳汇"年,年内呈现"碳源-碳汇-碳源"的变化特征,碳储量总体增加,潜在固碳能力较为稳定.GPP、NPP、碳储量的正向作用排序为气温上升>CO2浓度增加,NEP的正向作用排序反之,降水增加对生产力和碳储量增加起反作用,气温升高对CUE起反作用;气温和CO2浓度是北坡太白红杉生长的限制因子,气温的限制性强于CO2浓度,未来气温或CO2浓度升高有利于碳汇功能发挥,降水增加减弱碳汇效果.RCP4.5、RCP8.5情景下太白红杉生产力和碳储量在21世纪呈上升趋势,RCP8.5上升幅度略大于RCP4.5,潜在固碳能力仍较强;1-3月和10-12月为"碳源"月,5-9月为"碳汇"月.这揭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降水和CO2浓度对太白红杉碳源/汇的影响方式,气温和CO2浓度上升是碳汇的促进因素,降水增加为阻碍因素.
    • 赵晓囧; 巩娟霄; 赵莎莎; 孟浩贤; 闫伯前; 齐欣宇
    • 摘要: 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SPOT遥感影像解译的太白红杉分布范围,采用从解译的太白红杉分布数据中提取的6种不同样本量、在不同海拔梯度和坡向的样本量分布以及3种不同的评价方法,测试了两种模型(MaxEnt,Garp)下太白红杉预测精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样本量的增加,模型精度随之增大,预测结果趋于稳定.大样本量时,Garp模型的性能优于MaxEnt模型;小样本量时,MaxEnt模型预测结果最优.样本在不同海拔梯度和坡向分布时,两种模型样本量不均等分布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均等分布;相同样本分布下,两者预测能力没有明显差异.在保证一定样本量的前提下,为提高模拟能力,选择样本时应尽可能按照物种分布地的数量依比例取样.结果对合理采样和提高物种分布模拟精确度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指导物种分布模型的选择及其最优样本的获取.
    • 于健; 林万众; 闫伯前; 刘琪璟
    • 摘要: 基于树木年代学方法,建立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树木年轮宽度年表,明确影响太白红杉径向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限制秦岭太白山太白红杉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尤其是生长季温度;降水对其生长的影响相对薄弱.树木生长与当年6~8月最低温度(r=0.673,p<0.01)相关性最高.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重建秦岭北坡过去137 a以来的6~8月最低温度,该方程的方差解释量为45.3%,经逐一剔除(leave-one-out)和分段检验法(calibration-verification)进行方程检验,发现该重建序列结果稳定可靠.过去137 a间该地区存在4个偏冷期(1881~1901年、1908~1926年、1946~1957年和1963~1978年)和1个偏暖期(1990~2008年).文章重建序列的冷暖时期与秦岭山脉东南部地区树轮记录的温度事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表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空间分析发现重建序列对于采样点周边较大范围地区6~8月最低温度变化特征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与海温数据空间分析显示,温度重建序列与太平洋海温呈显著正相关;多窗谱分析(MTM)分析表明,重建的最低温度序列存在2.5a和5.7a的显著周期(p<0.01);与此同时,6~8月最低温度与ENSO、PDO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对比上也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综上表明,ENSO和PDO对研究区6~8月最低温度有较大影响.
    • 李书恒; 侯丽; 史阿荣; 陈兰; 朱显亮; 白红英
    • 摘要: 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对其与太白红杉的径向生长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NPP值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3年太白山太白红杉林北坡NPP年均值为305.33g C m-2 a-1,南坡为320.71g C m-2 a-1,南北坡的NPP值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北坡的上升速率(0.47g C m-2 a-1)要小于南坡(1.29g C m-2 a-1),但是北坡太白红杉分布下限区NPP值波动浮动较大.且北坡太白红杉NPP值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低海拔的变化振幅要大于高海拔地区,南坡无明显变化.多数采样点的模拟NPP值与树轮宽度指数年际变化趋势趋于一致,相关关系呈显著相关.太白红杉标准年表、模型模拟NPP值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均表明太白红杉的生长与生长季气温的相关性显著高于降水,即生长季的气温是太白红杉生长的限制因子.气候的变化作为制约太白红杉生境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太白红杉树木的生长,进而对NPP的变化产生了影响.树木年轮很好的检验了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
    • 史阿荣; 李书恒; 侯丽; 陈兰; 白红英
    • 摘要: 采用相关性分析法、时间序列ARIMA模型及检验,探讨太白红杉BAI(Basal Areas Increment)与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关系及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太白红杉平均BAI与海拔和坡度呈负相关关系,南坡BAI生长趋势较北坡增幅大;太白红杉第1次生长高峰出现在20a左右,大高峰约16 a~20 a左右出现一次,小高峰约4a~6 a左右出现一次,历史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在1840年和1997年;太白红杉BAI与地形因子海拔和坡度呈较显著负相关关系,较适宜的海拔和坡度范围分别是在3050 m~3 150 m和10°~20°;生长规律为幼龄太白红杉BAI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中龄后太白红杉BAI增速减缓,但整体生长趋势呈现较平稳上升的态势.
    • 妙旭华; 赵晓冏; 孟浩贤
    • 摘要: 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太白红杉分布范围并分析其分布格局,最后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21世纪两种气候变化情景(IPCC SRES A2和B2)下太白红杉分布范围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太白红杉沿山脊呈东西狭长分布,分布面积为53.52 km2,南坡面积约为北坡的2倍,主要分布在海拔2 800~3 400 m,集中分布在海拔3 100 m左右;②海拔是影响太白红杉分布的第一主导因子,其贡献率高达91.8%,其次是年均温和最冷季均温,贡献率分别为2.26%和1.42%,其他环境因子的贡献率很小;③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21世纪太白红杉适宜分布面积均下降,A2情景下,减少趋势很明显,其面积比例从2020年的8.83%急剧减少到2080年的1.55%,B2情境下,其面积比例从2020年的9.03%减少到2080年的4.73%;④从空间范围比较,太白山中段太白红杉最先消失,西段的比东段先消失,边缘的比中心的先消失,两种气候情景下太白山东段的太白红杉最适宜分布上限趋于向高海拔迁移;从海拔因子来看,低海拔的太白红杉先消失;从年均温来分析,高温度分布区的太白红杉先消失.
    • 秦进; 白红英; 刘荣娟; 翟丹平; 苏凯; 王俊; 李书恒
    • 摘要: Since the vegetation of the timberline area at Mount Taibai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is of high elevation and rarely disturb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it is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thereby providing a proxy resource of past 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However,to date,there have been no investigations that have integrated dendrochronological methods with Arc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to reconstruct the past climate change at specific elevations and locations.Herein,we presented a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extracted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spatial interpolation and Larix chinensis tree ring widths.Climate growth respons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ir temperature,particularly from March to June,was the principle factor that limited the radial growth of L.chinensis.By using dendrochronology techniques,we obtained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rch to June mean air temperature for the timberline of Mount Taibai over the period from 1870 to 2013.The reconstruction captured 57.2% of the temperature variance(55.5% after the degree of freedom is adjusted) after removing the tree-ring width values of 1997 and 1998 during the calibration periods.On the decadal scale,the pattern of cool-warm fluctuations exhibited frequent repetitive features.,On average,the cold periods (16 years) always persist longer than the warm periods(10.8 years).The years 1870-1881,1903-1918,and 1977-1996 were colder periods,whereas the years 1882-1892,1919-1929,1950-960,and 1997-2013 were relatively warmer.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dicated three quasi-periodic changes on scales of 22-31 a,18-22 a and 10-13 a,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Mount Taibai regio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huge-scale climate drive and solar activity.Our reconstruction exhibited good consistency with local historical records and reconstruction results from similar climatic regions for the same intervals.%秦岭太白山林线植被因海拔较高且受人为扰动较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为敏感,为获取过去气候变化信息提供了可靠代用资源.然而,结合树木年代学方法及Arcgis空间插值功能进行秦岭林线气候变化重建的工作至今仍处于空白.利用采自太白山林线地带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所建立的树轮宽度资料,与提取自太白山保护区气温栅格数据中的采样点位置气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白红杉与3-6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最显著,采用线性回归建立了两者的拟合模型,剔除重建方程中的1997、1998年之后,方差解释量达57.2%(调整自由度后为55.5%);重建气温序列显示偏冷时段平均跨度(16年)较偏暖时段平均跨度(10.8年)长,偏冷时段有:1870-1881年、1903-1918年和1977-1996年;偏暖的时段有:1882-1892年、1919-1929年和1997-2013年;在1931-1978年这一时期,气温相对稳定,1988年之后升温强烈;周期分析显示近144年以来3-6月气温存在22-31 a,18-22 a以及10-13 a的3个振荡周期,可能与大尺度气候驱动及太阳活动存在联系.以上结果均得到历史记录以及周边重建结果的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