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资源
天然资源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495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43168篇;相关期刊392种,包括西伯利亚研究、集团经济研究、技术与市场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全国首届野生果树资源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等;天然资源的相关文献由586位作者贡献,包括丰培、卫岗、宫本胜浩等。
天然资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3168篇
占比:99.66%
总计:143652篇
天然资源
-研究学者
- 丰培
- 卫岗
- 宫本胜浩
- 王平
- 蒋鸿辉
- 谢明勇
- 饶先发
- 马征东
- K·卡里姆
- L·C·阿姆德
- 付晓枝
- 佐野贤治
- 刘云娇
- 卡米拉
- 叶建泉
- 吴纲立
- 吴连成
- 大井和美
- 孙正甲
- 孙福祥
- 山本航
- 张耀军
- 徐子豪
- 李星
- 李磊
- 杨英惠(摘译)
- 林宪德
- 猪狩克彦
- 胡伟
- 苏畅
- 闵宏强
- 陈佳麟
- 陈文茜
- 陈瑞文
- 颜正平
- 马延灯
- 马艺扬
- 黄庚申
- A·B·库尼·岑
- Balachandran
- Caleb Obaniyi Momoh
- Carrie
- Celso Silva Bastos
- Christine Spolar
- Dean Cheng(摄影)
- Jim Dale
- Joao Luiz Calmon
- J.Raghava
- Kiki
- McClatchy-Tribune
-
-
罗茵
-
-
摘要:
黄沙蚬,学名河蚬,属于淡水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湖泊、江河中,天然资源丰富。它们穴居于水底泥土,以浮游生物为食料,生长快,繁殖能力强,在我国的大、中、小湖泊内均有广泛的分布。广东省珠海莲州黄沙蚬具有多年的发展历史。
-
-
丁荣
-
-
摘要: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4月颁布,提出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内容需包括“跨学科主题学习”,规划将10%的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地理学科而言,由于地理学是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学科,成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天然资源。
-
-
童再康
-
-
摘要:
榧树榧树(Torreya grandis Fort.et Lindl)是红豆杉科(Taxaceae)榧树属(Torreya)常绿大乔木,雌雄异株,鲜有雌雄同株,树高可达25米,胸径可超1米。现存天然资源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江苏、湖南、贵州等地,且以浙江天目山区和会稽山区保存最为集中。其种实具有助消化、防治疾病等保健功能,果用农家品种香榧具有千年栽培历史,现多以优良树种在南方地区推广栽培。
-
-
叶建生;
陈海天
-
-
摘要:
我国甲鱼养殖已有20多年历史,经历了从利用天然资源粗放式养殖到人工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过程,现已成为我国淡水渔业中发展速度较快、效益较好、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之一。甲鱼产品作为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认可,商品仿生态甲鱼每公斤售价高达二三百元。
-
-
-
-
摘要:
天然资源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黄酮、类胡萝卜素、维生素、植物甾醇和功能油脂等具有溶解性差、易聚集沉淀、易氧化分解的特点;易受加工条件或人体胃肠pH条件的影响而失活,生物利用度低。以多糖、蛋白质和脂质等为材料制备的脂质体、大分子胶束、纳米脂质颗粒、纤维素纳米晶以及淀粉纳米材料等,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荷载能力强等特点,在减少食品添加剂和乳化剂的用量,改善食品颜色和质地、提升食品口感、增加营养素的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建筑垃圾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伴生物,是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凸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垃圾随意处置,带来环境问题并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建筑垃圾具有潜在的资源属性,经过再生处理替代天然原料可成为城市矿产。建筑垃圾资源化成为解决建筑垃圾问题和节约天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新兴行业。
-
-
-
-
摘要:
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2020年下半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南京、杭州、绍兴、湖州、青岛、佛山作为试点城市,从2021年至2022年开展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试点工作。
-
-
商蓉
-
-
摘要:
江苏省灌南县地处北温带南缘,温暖湿润的季风性气候,十分适宜食用菌生长。依托天然资源的优势,近年来灌南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崛起了多家大型菌菇生产企业。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也是目前我国单体最大、最先进的白蘑菇生产基地,日产蘑菇近百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
-
王永清
-
-
摘要:
核桃楸,又被称为东北核桃、胡桃楸等,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东北等地,分布最多的区域当属辽东的宽甸、本溪、桓仁、新宾等县。核桃楸是天然林中的一种优势树木类型,前些年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大量天然资源减少,目前属于国家Ⅱ级珍稀树种、中国珍稀濒危树种的三级保护植物。核桃楸有着广泛的用途、较高的经济价值,人工栽植的前景广阔。笔者结合近些年核桃楸在辽东山区栽培的实际,对核桃楸的经济价值以及丰产造林技术等介绍如下。
-
-
欧阳吟子;
童曙明
-
-
摘要:
在英山县,一位年近花甲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在水帘洞中寻富路,泻水岩下找商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他就是英山县温泉镇泻水岩村党支部书记黄盛全。以前,泻水岩村是贫困村,全村765人分布在3.6平方公里的山地中,村民收入主要是打工、种植茶叶、中药材。2011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县城做生意的黄盛全被村民请回村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全村26名党员一致投票选举黄盛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回村后,黄盛全发现,村里有着得天独厚的瀑布群、水帘洞等自然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难得的天然资源。
-
-
方富基
- 《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以往我们大部分的基建、建筑和装修,绝大部分均取材于大自然和祖先遗留下来的天然物资,如沙、石和金属矿.这些物资并非取之不竭,加上人口增加、城市发展,人们对大自然保护和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意识越来越高,反对胡乱预支天然资源是一个大趋势.为了国家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身为地球村的一份子,我们有需要好好管理,善用和减少耗用这些日渐趋少的天然资源.在环境管理的大前题下,我们有需要作好废物管理,尽量减少产生多余废物,用循序拆卸预先分类,将可循环再用再造的物料分开,再用再造,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靠和耗用,从而整体减少在处理多余废物的支出.此论文主旨在启发大家对天然资源的理解和如何善用地球上有限的天然资源.内文从探讨沙石的来源,采沙采石带来的问题,如何再用再造建筑废物中的破碎混凝土、沙、石和泥,将再造的天然物料作原料用于建材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