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资源属性

资源属性

资源属性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90097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政工研究动态、学术研究、职业技术(下半月)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2013中国选矿科技大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资源属性的相关文献由25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昊、C·劳、M·H·沃尔尼克等。

资源属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0097 占比:99.88%

总计:90205篇

资源属性—发文趋势图

资源属性

-研究学者

  • 吴昊
  • C·劳
  • M·H·沃尔尼克
  • R·卡拉赫
  • Z·李
  • A·塞缪尔森
  • J·B·汉布林
  • N·本-茨维
  • P·A·奥尔泰安
  • R·P·佩鲁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海涛; 叶威
    • 摘要: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出,在国家层面上对绿色和低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近期推出了玩具绿色产品认证业务,该认证主要从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四个方面对产品进行了约束。该项目的开通引起了玩具企业的关注,为帮助更多玩具企业了解玩具绿色产品认证业务,解决有关各方在产品研发及认证中的一些疑问,本刊约请相关专业人士对玩具绿色产品认证的相关问题予以解答。
    • 王森彪; 许泽胜; 陈佳蕊
    • 摘要: 对北京市建筑垃圾的定义进行阐述,详细剖析了建筑垃圾的环境和资源属性,同时对北京市建筑垃圾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并对建筑垃圾处置利用重点工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利用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08年以前,建筑垃圾简单填埋消纳阶段;第二阶段在2008~2015年,北京市建筑垃圾由消纳填埋逐渐转化资源化利用阶段;第三阶段是2015年至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由示范逐步走向工厂阶段。最后对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置利用重点工作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 杨天; 梁宇; 刘长灏; 刘伟峰
    • 摘要: 文章构建了火法铜冶炼工艺危废的资源属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危废的化学组成与含量,通过衡量铜冶炼危废中待回收元素的资源价值(RV)及可回收性(RA)分别揭示危废潜在资源价值及通过回收实现价值的可能性,从而系统揭示危废整体的资源属性。运用该模型对某火法铜冶炼企业的10种危废样品的资源属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样品中砷滤饼、白烟尘的资源属性相对较高,应被优先回收,其次是烧结矿、环保灰和铁矾渣。该模型可以系统的揭示各类铜冶炼危废的资源属性及回收利用的优先顺序,有助于为危废资源化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 本刊
    • 摘要: 2017年5月,水利部发布了关于《地下水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经过四年多的酝酿,2021年9月15日,经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地下水管理专门行政法规——《地下水管理条例》重磅发布,并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地下水管理条例》的落地,标志着我国地下水保护工作驶入了法制化的正轨,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下水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及时呼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政治担当和敏锐洞察。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堪称“地下生命之源”,对于保障城乡生活生产供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意义重大。为唤起全世界对地下水保护意识,加强地下水管理,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Groundwater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
    • 庞亚君
    • 摘要: 农村宅基地具有资源、资产、资本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由“自然”空间资源和“非自然”政策资源的要素形态,转变为“有形”实物资产和“无形”权益资产的经济形态,再转变为“不变”交易资本和“可变”金融资本的价值形态。囿于原有的宅基地制度设计,当前宅基地资源、资产、资本转化存在障碍,严重影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借鉴浙江义乌、广东南海、江苏武进改革试点经验,探索构建宅基地资源、资产、资本转化的逻辑通道,并同步明确宅基地资源、资产、资本转化的空间范围和用途规定、前期土地整备主体与转化方向等配套政策,按照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顶层设计,从确权颁证、活权赋能、入市交易、空间治理、试点迭代等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 摘要: 1.《地下水管理条例》出台背景地下水具有重要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在保障我国城乡生活生产供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突出,需要通过立法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地下水管理工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地下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职责: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利用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节约、保护地下水,防止地下水污染。
    • 摘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垃圾产量急剧增加,对城市环境和城市运行带来严峻挑战。通过对北京市建筑垃圾行业的现状调研和系统研究,分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治理问题,需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考虑“产生-运输-消纳”全流程,将建筑垃圾治理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工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将具备资源属性的土方砂石作为战略资源,进行全面管控和适当储备,促进市场有效竞争与政府公益性服务有序衔接、形成合力,为改善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
    • 胡林琦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使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使用量的快速上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处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质量轻、适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在便携式医疗器械的应用优势明显。受医务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便携式医疗设备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相关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数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废旧锂离子电池一方面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由于含有丰富的有色金属成分,具有极高的资源属性
    • 唐巾尧; 王云燕; 徐慧; 彭宁; 张李敏; 杜嘉丽; 柴立元
    • 摘要: 为科学指导铜冶炼多源固废中有价金属资源回收最大化及有害元素环境风险最小化,采集湖南某铜冶炼企业(底吹熔炼—P-S转炉吹炼)全工艺过程中的13种固废样品,分析含水率和粒径分布,采用ICPOES、XRD分析各类固废的化学元素质量分数、物相结构,通过TCLP、BCR等方法分析各类固废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及赋存形态,并结合PERI评价方法对铜冶炼系统多源固废的环境活性进行评价。根据资源与环境属性解析结果建立初步解析清单,并对同工艺类型企业的铜冶炼固废提出处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多种铜冶炼固废中的铜、砷、铅、锌等有价金属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资源利用潜力。除废耐火材料外,其余固废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均较高,其中有6种固废的浸出毒性超标倍数较高、存在多种重金属复合风险,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均为严重风险。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建筑垃圾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伴生物,是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凸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垃圾随意处置,带来环境问题并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建筑垃圾具有潜在的资源属性,经过再生处理替代天然原料可成为城市矿产。建筑垃圾资源化成为解决建筑垃圾问题和节约天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新兴行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