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天然气成因

天然气成因

天然气成因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62876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学前缘、海相油气地质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等;天然气成因的相关文献由62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剑、李志生、胡国艺等。

天然气成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2876 占比:99.68%

总计:63076篇

天然气成因—发文趋势图

天然气成因

-研究学者

  • 李剑
  • 李志生
  • 胡国艺
  • 谢增业
  • 王晓波
  • 李贤庆
  • 王鹏
  • 肖中尧
  • 肖贤明
  • 魏国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海钰; 范彩伟; 庹雷; 刘峰; 侯静娴
    • 摘要: 基于莺歌海凹陷东斜坡已发现天然气的组成和同位素数据、包裹体信息以及相关地质资料,重点对该斜坡中北段天然气成因及成藏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莺歌海凹陷东斜坡已发现天然气为富烃气,烃类气含量为89.54%~93.56%,CO_(2)含量最高不超过10.02%,干燥系数达0.92~0.97;天然气甲烷同位素(δ^(13)C_(1))值在纵向上具有分层性,黄流组和莺歌海组较浅储层天然气δ^(13)C_(1)值为-64.97‰~-47.36‰(属于亚生物气-生物气),梅山组和三亚组较深储层天然气δ^(13)C_(1)值为-37.82‰~-32.14‰(属于成熟煤型气)。该斜坡中北段中深层成熟天然气主要来自凹陷内的中新统烃源岩,也有部分斜坡带渐新统烃源岩的贡献;丰富的烃源基础及良好的复合输导系统可以提高该地区天然气的充注效率,可在很短的时间(约2 Ma)内规模成藏;该斜坡中北段以T破裂和构造脊骨架砂体复合输导为特征,其中T破裂终止于T_(40)界面(即梅山组顶面),骨架砂体在T_(40)界面以深地层更为发育,因此该领域天然气勘探方向是在构造脊背景下寻找T_(40)界面以深的有利目标。
    • 甘军; 梁刚; 李兴; 詹冶萍; 郑飞
    • 摘要: 琼东南盆地梅山组海底扇勘探面临烃源、运移通道及圈闭有效性评价等难题。通过开展区域油-气-岩地球化学指标对比、源-汇-岩性圈闭描述及成藏动力学分析,明确了梅山组海底扇优势运聚区及有利勘探目标。研究表明,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发现的天然气主要来自近凹斜坡区崖城组陆源海相烃源岩;梅山组一段海底扇储层发育规模大,扇的远端及浊积砂砂泥比适中,利于形成岩性圈闭;基于不同区带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和运聚条件差异性,建立了梅山组天然气“高效聚集”“有限聚集”两种成藏模式,明确了“源内输导脊+高压裂隙耦合”是形成梅山组大气田的必要条件,提出X25区峡谷周缘梅山组海底扇、莺歌海组海底扇是下步勘探的有利领域。
    • 乔荣臻; 陈中红; 李趁义; 王东晔; 高阳; 刘金友
    • 摘要: 近年来东营凹陷北带古近系沙四下亚段深层发现大量的轻质油气藏,其油气相态特征和成藏模式还缺乏深入认识。通过对油气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和埋藏史-热演化史等的研究,结合原油裂解实验产物和沙四下亚段深部储层中油气PVT模拟,对该地区深部油气成因、相态演化和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原油裂解程度的增加,临界凝析温度逐渐降低;在较高压力(20 MPa)条件下,重烃气组分裂解受到抑制,流体组分中甲烷摩尔分数降低,流体包络线的临界凝析压力降低,并呈非线性波动变化。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显示,天然气成熟度参数镜质体反射率(R_(o))介于0.9%~1.5%,所检测的天然气样品为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降解气混合成因。原油中检测到的金刚烷及甾烷等绝对含量表明,所检测的深部原油样品处于高成熟状态,但仍处于裂解早期阶段,原油裂解气为凹陷深部的异地原油裂解向上运移而来。埋藏史、热演化史模拟和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FS2井沙四下亚段储层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分别为沙三段沉积末期的原油(含干酪根降解气)充注和明化镇组沉积早期来自深部储层的原油裂解气充注。晚期高成熟原油裂解气充注引起了蒸发分馏和气洗作用,这是该地区深层轻质油藏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最终形成了次生未饱和的凝析气藏和挥发性油藏。
    • 刘二虎; 陈志鹏; 王起琮; 白宁; 李晶; 廖芸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上组合近年来相继取得重要油气发现,指示下古生界存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分析延长石油新钻井的古生界天然气组分、碳氢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等测试手段,分析靖边地区马家沟组中上组合天然气的组分、成因和分布特点,结合构造热演化历史,探讨天然气可能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马家沟组中上组合天然气自上而下总烃和重烃含量逐渐降低,非烃含量(CO_(2)、H_(2)S)和干燥系数逐渐增加。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呈现轻微的部分倒转,δ^(13)C_(CH 4)分布在-35.29‰~-34.15‰,δ^(13)C_(C_(2)H_(6))分布在-35.44‰~-33.46‰,δ^(13)C_(C_(3)H_(8))分布在-32.58‰~-30.22‰。马家沟组中上组合天然气整体上表现为油型气与煤成气混源的特征,且向下内幕气源岩的贡献不断增大。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靖边地区马家沟组中上组合主要存在3期天然气充注,主力充注期烃源岩成熟度Ro在1.0%~1.3%,指示上古生界煤成气为主要来源,下古生界油型气也具有一定贡献。
    • 史玉玲; 张向涛; 龙祖烈; 朱俊章; 温华华; 杨兴业
    • 摘要: 研究珠江口盆地富油凹陷惠州26-6构造深层凝析气藏天然气的类型,进一步确定天然气的来源。采用不同类型封闭体系,分别对惠州26-6构造主要烃源岩——文昌组典型半深湖相暗色烃源岩、恩平组储层原油样品开展高温热压模拟实验,建立了惠州凹陷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识别标准。综合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组分及凝析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ln(C_(1)/C_(2))-ln(C_(2)/C_(3))、甲烷碳同位素-乙烷碳同位素、(δ^(13) C_(2)-δ^(13) C_(3))-δ^(13) C_(1)图版能有效区分干酪根裂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相对原油裂解气,干酪根裂解气具有较高的ln(C_(1)/C_(2))值和较低的ln(C_(2)/C_(3))值,甲烷的碳同位素和乙烷的碳同位素较重,干酪根裂解气的(δ^(13) C_(2)-δ^(13) C_(3))值受成熟度影响更小,而原油裂解气的(δ^(13) C_(2)-δ^(13) C_(3))值随着成熟度增加而逐渐增大。惠州26-6构造深层天然气以干酪根裂解气为主,来源于藻类勃发背景下的文昌组浅湖-半深湖与半深湖-深湖相混合油型烃源岩。
    • 张迎朝; 胡森清; 陈忠云; 蔡华; 蒋一鸣; 刁慧; 王超
    • 摘要: 本文旨在厘清东海盆地X凹陷Y气田天然气成因,建立成藏模式,以指导下步勘探部署。本文从天然气组分、烷烃气碳同位素、轻烃、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并结合构造演化史、生烃史分析,建立了Y气田成藏模式,提出了大中型气田的勘探方向。主要认识如下:(1)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和埋藏史分析表明,Y气田天然气为凹中始新统平湖组烃源岩在龙井运动期(距今13 Ma)生成的高成熟煤型气;(2)凝析油姥鲛烷/植烷、规则甾烷等特征,反映了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发育于弱氧化-弱还原潮坪、潟湖沉积环境,生烃母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低等水生生物;(3)Y气田具有“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花港组大型水道砂储集体、挤压构造作用”时空耦合的成藏模式,明确了凹中挤压背斜带是X凹陷大中型气田勘探的主攻方向。
    • 左银辉; 文华国; 廖义沙; 蔡家兰; 冯仁朋; 徐文礼; 罗洋; 杨立成; 王欣; 郝靖
    • 摘要: 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气源不明确。测试川东地区48口井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嘉陵江组天然气特征、成因及气源。结果表明: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天然气具有甲烷体积分数高、乙烷体积分数次之、丙烷-重烃体积分数低的特征,为典型的高成熟度干气气藏,主要为原油二次裂解热成因油型气;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和长兴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经历早侏罗世的石油充注而形成古油藏;当古油藏温度超过160°C后,原油发生二次裂解,形成天然气气藏;侏罗纪晚期,天然气气藏受构造抬升影响而进行调整,形成现今的天然气气藏。该结果为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的勘探决策提供依据。
    • 左银辉; 郝靖; 文华国; 廖义沙; 蔡家兰; 冯仁朋; 徐文礼; 罗洋; 杨立成; 王欣
    • 摘要: 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气源不明确.测试川东地区48口井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嘉陵江组天然气特征、成因及气源.结果表明: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天然气具有甲烷体积分数高、乙烷体积分数次之、丙烷—重烃体积分数低的特征,为典型的高成熟度干气气藏,主要为原油二次裂解热成因油型气;嘉陵江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和长兴组碳酸盐岩烃源岩,经历早侏罗世的石油充注而形成古油藏;当古油藏温度超过160°C 后,原油发生二次裂解,形成天然气气藏;侏罗纪晚期,天然气气藏受构造抬升影响而进行调整,形成现今的天然气气藏.该结果为川东地区嘉陵江组天然气的勘探决策提供依据.
    • 金芸芸; 石正勇; 任霄宇
    • 摘要: 为了弄清泌阳凹陷下二门地区浅层油气来源及天然气成因,运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建立下二门地区烃源岩评价地化综合剖面,剖析油源关系,对天然气组分及稳定碳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下二门地区核桃园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以I-II1型为主,成熟门限为2 200 m左右,浅层烃源岩以低熟为主,H3段处于成熟阶段;浅层低熟原油以H1-43 亚段烃源岩生成的烃类沿断层向上运移为主,并受到浅层低熟烃源岩的侵染而形成的混源油;天然气为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厘清油气来源,有利于指导下二门地区下步勘探部署.
    • 王海真; 倪帮梁; 孙宽
    • 摘要: 在一个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早期阶段,研究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非常重要,可以为油气勘探潜力评价和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欧加登盆地勘探程度低,迄今发现了3个气田,天然气成因及来源一直缺乏系统研究和认识,为此对欧加登盆地气田的天然气组分、同位素特征、轻烃组分及烃源岩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欧加登盆地天然气组分含量以甲烷为主,主要为湿气;②天然气δ13C1、δ13C2和δ13C3值分别介于-41.9‰~-36.9‰、-34.1‰~-29.4‰和-31.6‰~-26‰之间,符合δ13C1<δ13C2<δ13C3的正碳序列;③轻烃组成相似,轻烃参数(K1)值基本一致,C7系列表现出支链异构体优势;④天然气成因类型图版判识为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油型气,有机质的热演化阶段从成熟阶段到过成熟阶段,对应的成熟度(Ro)范围在0.8%~1.5%之间,天然气来自湖相沉积,与下三叠统Bokh组湖相沉积的烃源岩成熟度相匹配.因此,认为天然气的气源为下三叠统Bokh组烃源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