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原理
声学原理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0536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城市地理、演艺科技、数理天地:高中版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暨全国第十五届自动化应用学术交流会等;声学原理的相关文献由182位作者贡献,包括安连锁、张世平、沈国清等。
声学原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536篇
占比:99.55%
总计:20629篇
声学原理
-研究学者
- 安连锁
- 张世平
- 沈国清
- 田泽林
- 王凯
- 许伟龙
- 余炎
- 吴珂
- 姚兴隆
- 孙大明
- 张秀伟
- 张鹰
- 敖文
- 曹淑刚
- 朱志成
- 李存义
- 李近元
- 杨祥良
- 毛竹
- 温莎
- 祝杭红
- 老木
- 胡鹏
- 董礼涛
- 许家栋
- 贺李
- 迟岩
- 邱利民
- 郭琦
- 陈磊
- 韩毅平
- 高小钧
- Cheng Yan
- Cheng Yang
- DENG Fei-yun
- GUO Qi
- HU Jiang
- HU Yang-yang
- JIA Xiangwei
- LI Yingjie
- TIAN Mi
- WANG Xin
- XIAO Liangwu
- YAN Zhen-hai
- YANG Shengfa
- Yang Chenyu
- ZHANG Peng
- 严杰(改编)
- 严震海
- 于洋
-
-
崔陇鹏;
李旭东;
景若岩
-
-
摘要:
中国古代很早就对声景观有了较为客观的认知与体验,亦常常利用地方上的各种声音与景观相结合来创造声景观。与此同时,古人还巧妙利用“振动”“共振”“回声”等声学原理来营造声景观。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声景观的声学原理、音效提升及传播途径的研究,探索古人的声景观营造经验与设计方法,以期更好的保护古代的声景遗产,并为当代声景观的设计提供借鉴。
-
-
于洋
-
-
摘要:
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治疗已发展成为热门学科,并且已经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近年来,有音乐治疗师将颂钵运用于音乐治疗实践,利用其音频振动对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作用,发挥音乐治疗的功能。文章通过介绍颂钵在音乐治疗中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进而尝试探讨颂钵在音乐治疗领域的运用成效及未来展望。
-
-
唐晓伟;
刘涛
-
-
摘要:
杨士莪,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声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创建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开辟中国水声人才专业化培养道路;率团队完成“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开启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先河;作为首席科学家,领导完成中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编著《水下噪声学》《声学原理》等一批中国水声理论奠基著作。2016年国家海洋局为其颁发“终身奉献海洋”奖章。
-
-
-
黄玉林
-
-
摘要:
本文就歌唱的声学原理,即声音的产生、人声的产生、声音的特性、乐音与噪音、基音与泛音、共鸣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作者认为,声乐教师和学习声乐的学生必须理弄清楚上述的声学原理。只有从理论上弄清楚了,才能正确地指导歌唱的训练及演唱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歌唱艺术服务。
-
-
王新亚
-
-
摘要:
旅游环境建设中物理原理的应用,使人们的旅游变得更为便捷与美丽。以"旅游环境的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物理学角度展开深入研究与细致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发挥物理原理在旅游环境中的积极效用提出建议与对策。
-
-
-
-
金红月;
陈鸥
-
-
摘要:
和声的产生同主调音乐的创作有关,可以使音乐的效果更加的饱满和丰富,也能够促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音乐的种类和音乐节奏的不同使得和声的配置也有所不同,而和声的功能和表现都是由声学原理决定的.文章从和声的功能研究出发,对其声学原理进行了探讨.
-
-
何淑仲;
曹旭
-
-
摘要:
对噪声治理技术应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从声学原理出发,介绍隔声、消声、吸声噪声治理基本方法.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主厂房、余热锅炉、冷却系统、调压站、变压器等主要噪声源进行分析,以针对每个区域噪声源强度、频谱特点及传播方式,提出相应的降噪措施.降噪策略同时满足了经济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但后续仍需在降噪器性能损失、消声材料老化、隔声体美观感不够等局限性上加以克服.
-
-
-
-
-
-
刘芳;
焦金旭
- 《第十一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陶瓷砂轮的基本结构是磨料、结合剂、气孔,属于非均质材料,它的无损检测一直是产品性能测试的难题.本文基于材料声学的特性对不同硬度的砂轮敲击下发出的声波进行采集、分析,通过降噪处理,得到相对纯净的砂轮震动波形.通过对不同硬度砂轮的声波波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硬度的砂轮所产生的声波的波形、频率明显不同;硬度不同的砂轮,具有不同的特征峰;硬度等级为L、J、K的砂轮,其特征峰所在的频率区为9500HZ-15000HZ.
-
-
-
高俊锁
-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三十年学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在近海水域中的建设也越来越多,考虑到项目的重要性,近海水域环境建设的地震安全性应当预先进行评价.这需要在工程建设前对近海水域工程场地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浅剖仪是一种基于声学原理的连续走航式仪器,用于探测数十米到百米左右水下浅部的海底沉积构造和地层变化的信息.本文叙述了在地震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利用引进的浅剖仪系统进行近海工程场地试验性探测的实例.试验场地位于南黄海,本次试验同时使用Chirp Ⅲ声学剖面系统以及Boomer轰鸣器单道地震系统两套设备进行勘测.检测结果表明,在需要对浅地层进行地震工程勘探时,浅剖仪是一种适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