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4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68303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上海行政学院学报、湖湘论坛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2013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2013北京市科协综合性论坛——北京精神与世界城市发展暨第四届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论坛、第二届中国社会管理论坛等;城市社会学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品、王光荣、覃朗等。

城市社会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8303 占比:99.64%

总计:68547篇

城市社会学—发文趋势图

城市社会学

-研究学者

  • 张品
  • 王光荣
  • 覃朗
  • 陈映芳
  • 叶涯剑
  • 吴军
  • 尚瑟岚
  • 张宝义
  • 朱黎明
  • 杜晶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品
    • 摘要: 纵观城市社会学发展史,城市社会学建构以城市内部基本社会过程为客观前提,以居住空间分析为主流范式,以生产与居住的关系为基本问题,三者相互关联。城市内部基本社会过程是城市社会秩序形成的决定力量,它受制于生产方式主导的社会制度,又与居民生活相互作用。居住空间是居民转化各种制度的具体场所,城市社会学研究展开的逻辑和方式将其视作城市内部基本社会过程发挥效用的载体,进而分析一定生产方式下的居住空间,城市内部基本社会过程涉及的各种因素被化约为生产与居住的关系。三维基础蕴含着城市社会学建构的一般规律,是我国城市社会学研究值得参考的学科法则。
    • 谈瀚镁; 赵书峰
    • 摘要: 自美国民族音乐学家布鲁诺·内特尔(Bruno Nett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城市民族音乐学”(Urban Ethnomusicology)的建构,西方学者开启了民族音乐学的“城市”转向。国内的城市民族音乐研究紧随其后,城市音乐日渐成为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关键词之一。文章将“城市民族音乐学”作为一个学科理念,从微观视角审视其概念源流、发展、变迁,以及其本土化的“中国实践”,认为:1.城市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研究理念与特征“遗传”自其母学科民族音乐学及其上源学科都市人类学和城市社会学;2.该学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在于城市空间的流动与多变促使民族音乐学家突破以往研究范式的局限,在模糊边界的开放空间寻找新的研究模式与田野调查方法;3.城市民族音乐学的本土实践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丰富的个案研究,并努力建构特定城市或区域的整体研究;国内学者在操作中较偏向结合历史音乐学的视角,注重探索国内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在城市空间中的生存与发展。
    • 石建和
    • 摘要: 城市的形式与内涵是城市哲学的一个经典的命题,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个十分棘手的课题。城市规划专业自诞生起一直致力于城市的形式与内涵的和谐关系。本文致力于研究《城市社会学》这门专业课的教学研究。在该课教学中提出“社会---空间”的教学法,努力使学生能够建立完善城市形式与内涵的的和谐关系的思想与方法。
    • 张树剑
    • 摘要: 当今中国具有建设一批全球城市的现实和发展需求.全球城市表面上显现出来的特征是经济的、生产的,但是它蕴含的本质特征应该是社会的,其深层次体现的是一种文明.全球城市能否建成和保持吸引力从而实现持续发展,决定性因素不是经济,而是文化.中国建设全球标杆城市应该着重注意世界性与地方性结合起来的经济和文化融合战略.中央已为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设定了建成全球标杆城市的发展目标.新时代中国建设全球标杆城市,要注重传统全球城市中的工业文明和开放文明的结合,更要注重将中华文明的基因植入全球标杆城市建设.
    • 王天夫
    • 摘要: 空间(space)与地点(place)在概念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如果说空间是一个抽象的、跨越了任何个体存在的概念,那么,地点就是一个具体的场所,是个体、群体存在与活动的前提场所。如果说空间不可触摸,地点则是实实在在的相对于人们的物质对象。人们在空间之内移动,是不可能逃脱掉空间的限制的,无论怎样的移动都是在空间之内;但是,人们却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地点是不可限制人们的。人们与空间没有直接的互动,但与地点却是时时刻刻不可割裂。因此,人们对于空间的感受是模糊与淡然的,但人们对于地点的感受则是清晰与熟悉的。
    • 张丽雯; 唐云锋; 王飞; 刘玉梅; 翟强
    • 摘要: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疫情短短几个月就迅速发展成为了肆虐全球的大流行传染病.文章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从风险社会学视角、生命历程视角、城市社会学视角、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来反思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 王天夫
    • 摘要: 一、空间与地点。空间(space)与地点(place)在概念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普通的话语体系中,空间是指在某一地点之上的没有任何填充的、空洞的实在。如果更进一步,空间是指人们不可把握的无限实在,例如城市空间、宇宙空间等。从空间是一种空洞的实在这个意义上讲,空间与人们的社会活动是不可交融的。
    • 赵子越
    • 摘要: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变化才是社会产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将空间视作为城市社会研究的主体.文章通过构建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的解释性叙事,从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将空间中的社会现象转译为具体的空间形构,并由此探讨作为一种城市研究与设计教学方法的可能性,在学科层面,把因受不同专业领域范式差异所割裂的空间与人群相统一,以重新审视并理解建筑、城市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 郐艳丽
    • 摘要: 2006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公共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在公共管理学院设立了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本科专业名称为“城市管理”,硕士、博士专业名称为“城乡规划与管理”。这是我国首个以工科规划治理为特色,融合公共管理、城乡规划两个一级学科的城市管理专业,是全国公共管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交流的平台和纽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