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设计
时装设计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51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工业经济、工艺美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54702篇;相关期刊507种,包括服装设计师、纺织服装周刊、北京服装纺织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2014年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学术论坛、第十五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等;时装设计的相关文献由1155位作者贡献,包括Holly(译)、李涛、毛立辉等。
时装设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4702篇
占比:99.04%
总计:156209篇
时装设计
-研究学者
- Holly(译)
- 李涛
- 毛立辉
- 李英
- 吕杨
- 夏燕
- 李鑫
- 朱烨
- 索菁
- 罗悦茜
- 赖松
- 阿杜
- Holly(编译)
- 刘小玲
- 刘萍
- 张彦山
- 李书波
- 李春菁
- 裴超(摄影)
- 谢芸洁
- 赵巾慈
- 陈珂
- 兰兰
- 单靖雅
- 吴晓
- 周莹
- 本刊资料库(图)
- 汪宝树
- 王星宇
- 董潇
- 金艳
- 雨墨
- 魏道培
- Jane
- Zee
- 刘嘉
- 刘玉方
- 刘苗
- 周琳
- 宋科新
- 宝谷
- 小妖
- 张月明
- 张海军
- 张玲
- 徐军(摄影)
- 戚雨节
- 李乃清
- 李超德
- 李鑫(编)
-
-
姜蕊
-
-
摘要:
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持续推动着运动装的发展,细分市场愈发受到关注。而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时尚市场也在复苏,未来,如何达成运动装与时装设计的有效平衡将成为关键。如今,消费者格外注重感官体验,带有愉悦感的设计仿佛使人沉浸在浪漫自由的乌托邦,柔美的夏日鲜明色调更符合市场年轻态的需求,瑜伽、跑步、健走、拉伸等都市户外项目则亟需更时尚化的功能性产品。
-
-
彭梅;
梁秋华;
古丽珠;
杨丽萍;
龙柳志
-
-
摘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在传统扎染工艺的基础上,改变传统工艺方法,用机器扎缝代替手工扎缝工艺,并运用变量实验法探索影响机缝扎染图案效果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图案构成方式、针距大小、面料种类以及面料折叠方式都对机缝扎染的图案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图案实验的基础上,将机缝扎染应用于时尚女装设计中,实践表明:机缝扎染改变了传统手缝扎染的图案效果,现代感图案更适用于时尚女装设计,其艺术感特征能够适应现代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与传统扎染相比,机缝扎染利用机缝进行防染,具有更快捷、更易标准化和更易批量生产等优势。
-
-
汪泱;
梁燕
-
-
摘要:
近年,“零浪费”设计作为可持续时尚的重要设计形式被广泛关注。“零浪费”样板设计能直接减少服装在裁剪、缝制环节的面料浪费和废弃物料生成,产生更为直接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文章通过零浪费设计研究现状及经典案例的分析,梳理其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及成因,并探讨“零浪费”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设计师在该领域展开设计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
-
叶铮
-
-
摘要:
在设计的谱系中,现代室内设计虽然仅是一个从属性的年轻分支,但它覆盖范围之广、要求表述的程度之深、引涉运用的相关学科之多,都是共认的事实。而且,作为一门新兴的设计学科,专业指向和边界显得十分含混,职业的规定性相对自由,缺少固定明确的专业制约。如此状况,可以从当下两个行业现象得到说明:一是“谁都能做”;二是“做什么都是”。第一现象,似乎反映出谁都可以从事室内设计。由于入门的专业门槛模糊,技术含量偏低,任何在艺术设计相邻近域中稍有基础的人,几乎都能跻身该行业。如出身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时装设计、绘画艺术、工艺美术、舞台美术、古玩收藏,等等,都有大量成功转入室内设计的先例。
-
-
陈婷
-
-
摘要:
苗族服饰文化元素是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价值,运用苗族服饰文化元素对时装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等方式,对苗族服饰文化元素展开研究,提出其在时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途径。
-
-
-
孙悦;
刘若琳
-
-
摘要:
该文通过解构剖析岭南醒狮的造型、图案与色彩等元素,从中提取相关元素并进行再设计,同时融入中国戏曲文化、现代街头文化等元素,打破岭南醒狮的固有外形与人们对其的固有认知,以此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时装设计中,使岭南醒狮文化在当代新的流行语境下焕发生机。
-
-
孔令斌;
吕钊
-
-
摘要:
回鹘与汉族、粟特族等民族的文化交融,是中国北部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部落。回鹘服饰形态多样,回鹘人以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反哺丝绸之路,为丝绸之路注入新的元素。文章以敦煌莫高窟回鹘供养人的服装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利用毛毡与丝绸进行面料的结合,体现历史与现代服饰文化的碰撞,使回鹘人物服饰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播,并受到人们的青睐。
-
-
王艺崧;
吕钊
-
-
摘要:
回鹘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丰富多彩又独特的文化。文章以高昌地区的回鹘供养人为主题,将其与丝绸之路元素“羊毛与丝绸”融合,进行服装设计方面的应用分析。现今,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迅速,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服饰上的需求从以往注重实穿性价值变成既注重实穿性,更要外观时尚。以时装为介质传播回鹘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回鹘文化的传播效果,还探索了回鹘文化元素在时装设计上的应用方法。
-
-
彭一;
黄伟雄(图)
-
-
摘要:
珠绣,流光溢彩刺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抹华彩,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皆能绣制锦绣山河。提及珠绣,人们的记忆点往往落在了“法式刺绣”上。法式刺绣是一种以亮片、缎带、宝石、羽毛、珍珠等为材料,用独特钩针技法进行绣制的反面刺绣,它是法国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广泛应用于高级时装设计领域。与法式刺绣不同,中国经典刺绣流派潮州“珠绣”独具中式特色。
-
-
卢骏
- 《2017中国色彩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肌理通常指物体表面纹理,色彩视觉肌理是当前服装设计界的"新时尚",面料、色彩又是现代时装设计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承担着服装是否具有视觉上的美感,能否将设计师的设计语言完美展现出来的重任.近年来,色彩肌理设计愈发的促生了一系列优秀时装的诞生.
-
-
-
郑潇
- 《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汴绣是继四大名绣之后的第五绣,实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北宋,最初服务于宫廷,后流于民间.其题材主要是仿古画卷、花鸟风景,人物形象刻画细致传神,针法缜密,绣品细腻精湛.本文从汴绣的发展兴衰引入,简述汴绣文化及艺术特征,并就汴绣的用途扩展进行探索,提出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创新运用汴绣.至今,汴绣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较少,曾在国际展览中在日本和服或是高级定制旗袍上运用,但在创新服装设计中暂无应用.本文从材料、工艺、色彩、题材入手,寻找汴绣服装的创新可行性,最后通过对开封第一汴绣厂的实地考察总结其应用难点并进行展望.
-
-
Chen Ying;
陈莹;
Gao Chuan;
高川
- 《首届中国(国际)服用经编产业论坛》
| 2008年
-
摘要:
一般来说,经编面料主要用于泳衣、内衣、运动装类,在时装方面应用相对较少.随着科技对经编产业的不断推动,经编产品正朝着多样化、高档化、功能性方向发展,这为经编面料在时装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时装风格的多样化要求面料品种多样化,这又为经编面料在时装中的广泛应用开辟了极大的空间.研究经编面料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就经编面料在时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提出,应努力将时装设计与经编面料的特性完美结合,同时在时装设计中对经编面料的应用要尽量扬长避短。
-
-
齐伊妮;
王鸣
- 《2016中国色彩学术年会》
-
摘要:
清代满族服饰是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代表之一,服饰色彩鲜明,保持了本民族独特的审美取向,其服饰色彩上对近代时装设计具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研究清代特别是晚清时期满族服饰色彩搭配及审美特点,在对其民族服饰色彩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对现代时装色彩设计的影响因子,掌握其变化特点,指导现代时装设计中如果借鉴民族服饰色彩搭配,希望通过此文能够得到满族服饰用色特点与规律,为现代时装色彩设计服务.
-
-
-
-
杜海宁;
邵国芳
- 《第37届全国毛纺年会》
-
摘要:
本文以鲁锦纹样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搜集的方法,对鲁锦独特的特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整理分析出鲁锦纹样的色彩、图案的特征,深入探索鲁锦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寓意和艺术魅力.从鲁锦的直接应用、间接应用以及对图案造型、色彩的再造方面进行创意服装设计应用,为鲁锦在创意时装设计中提供了设计思路,并结合创意时装设计传承与发扬鲁锦的传统艺术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