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实践

中国实践

中国实践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30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0篇、专利文献3616篇;相关期刊277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云南警官学院学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 中国实践的相关文献由410位作者贡献,包括童文俊、刘俊棋、刘国胜等。

中国实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0 占比:8.36%

专利文献>

论文:3616 占比:91.64%

总计:3946篇

中国实践—发文趋势图

中国实践

-研究学者

  • 童文俊
  • 刘俊棋
  • 刘国胜
  • 潘泽泉
  • 丁晓钦
  • 付八军
  • 唐皇凤
  • 孙志煜
  • 季华
  • 崔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娜
    • 摘要: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是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音乐研究萌芽于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大背景中,研究初始便注重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通过不同的研究对象,不断实践民族音乐学学科定义。面对藏族音乐“跨界”“跨文化”的文化事实,具备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微观具象的考察和描写方式,结合线索音乐民族志与多点音乐民族志的方法,进行整体、全面的考察。历史民族音乐学的向度与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展示藏族音乐文化与其生存的文化语境互动交集的动态过程。“部分的insaider”将两种文化语法兼容并蓄的研究立场是目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的真实存在。
    • 魏沁宁
    • 摘要: 囿于各缔约国之间的利益难以调和,多边贸易体制在环境保护方面进展缓慢。CPTPP采用设立环境专章、改进争端解决机制、纳入多边环境条约、强调信息披露与公共参与的方式,建立了区域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联系,体现了高水平的环境治理范式。而中国现行FTAs环境规则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对多边环境条约的重视程度不足,FTAs环境义务执行力弱。在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背景下,对照其环境条款从三个方面探索中国FTAs参与国际环境治理的实践进路:提升中国FTAs环境保护规则应对能力、完善国内环境保护与贸易相关立法、加强非条约领域的环境合作。
    • 关亚坤; 杨淑娴; 吴光恒
    • 摘要: 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影响了全球的发展。面对来势汹汹的风险和挑战,中国政府和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充分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下,中国在防控疫情中体现出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奋力彰显了在全球抗疫下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
    • 程乐; 裴佳敏; Marcel Danesi
    • 摘要: 网络治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符号学因其系统性可为网络治理构建和完善提供学理支撑。网络治理和网络空间作为社会符号具有时空性和社会性,其意义会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解释主体的不同而变化,主要受历史条件、网络治理实践和国家利益等语境因素的制约。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网络主权是中国网络治理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推动其从价值独特性符号向价值共识性符号的转变,即既保持中国特色,又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此外,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国网络治理具有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全球性,是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的中国实践,是历史符号在新时代的全新阐释。
    • 马凤芝
    • 摘要: 社会工作教育院校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在助力社会工作参与国家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展现出以人为本、激发服务对象内生动力、扶贫扶志的专业优势,为社会工作专业参与国家治理和重大社会发展战略积累了中国经验。“十四五”时期,中国进入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平稳转型的过渡期,社会工作教育也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社会工作制度性融入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提供知识建构和实践指导。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中国新时代社会工作在贫困治理领域的工作范式以及理论和实务框架,对建构中国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国际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 王诗妍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生命政治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下的“自由主义”,解释生命政治的内涵以及生命权利的运作机制,探究了二者的共性和异性,其共性在于二者内在运作机理都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自由流转的逻辑规律,而其异性主要是二者对于“自由”和“人口”的定义存在分歧并导致各自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同。本文将用生命政治的时代性特征和资本的安全机制分析当今网络生命权力,和中国三孩政策所关乎的生命权力机制,并据此得出结论,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仍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赵书峰; 肖志丹
    • 摘要: 历史民族音乐学(Historical Ethnomusicology)的出现主要缘于在民族音乐学学科传统的共时性研究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思考和关注,受历史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理念的影响,民族音乐学开始强调与历时性研究的结合,从对当下在场的、静态的文本分析和田野描述转向对音乐事象的历史语境和生成过程之变迁的研究。“历史民族音乐学”作为学科研究的关键词,其概念的演变过程也体现了民族音乐学学科观念、思维和范式的转变,尤其民族音乐学在进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史等融合发展,学科的研究范畴、研究视角、研究理念在中国逐渐开始“在地化”构建。历史民族音乐学的“中国经验”学术实践,对构建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术理论话语体系”有重要意义。
    • 魏琳琳; 杨泽幸
    •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海外民族音乐学家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乐与认同之间的联系。相较之下,国内的音乐与认同研究则稍晚于国外。当民族音乐学者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领域时,民族认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伴随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学者们逐渐将"音乐与认同"的研究对象扩展到海外华人音乐和世界音乐。文章从问题的提出、"音乐与认同"的海外研究、"音乐与认同"的中国实践等方面,关注该主题其核心议题,以及中国实践所反映的立足于中国文化本位的研究立场和关注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研究取向。
    • 张琦; 孙旭鹏
    • 摘要: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主体是审计任务的具体执行者,它既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基础因素,也是全面构建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的关键要件。然而,审计主体的确定,各国做法不尽相同,已有文献也未形成统一结论。结合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编报的现实基础,梳理国家审计的制度沿革,借鉴国际经验,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应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单位财务报告可根据编制主体的性质,在国家审计机关的主导下,依据不同条件适度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内部审计力量。
    • 白佳玉
    • 摘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结,是国际海洋法规则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期间,缔约国提交的提案中的主张并非无的放矢,其提案的背后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其谈判过程中蕴含着对谈判尖锐问题的妥协、平衡与调和。中国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结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提案的背后显示出中国所秉持的“义利兼顾”的正确义利观。当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维护的利益呈现出由国家利益向全人类共同利益演进的趋势。中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坚持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努力成为基于国际法的国际海洋秩序的倡导者、建设者、贡献者,在气候变化共同应对、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公海生物多样性养护等与全人类共同利益联系密切的海洋法问题上提供“中国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