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灵机
图灵机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逻辑学(论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64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珠算与珠心算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3全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学术会议、第六届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国际会议、2010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2010)等;图灵机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殿臣、周国富、朱定局等。
图灵机
-研究学者
- 卢殿臣
- 周国富
- 朱定局
- 何大华
- 孙汉旭
- 宋荆洲
- 李雅瑞
- 胡嵩
- 蒋东海
- 贾庆轩
- 陈传波
- 陈文宇
- 马铁军
- 高欣
- D·卡斯
- J·佩雷斯-麦卡德
- M·德纳斯-迪茨
- 余文
- 刘芹英
- 卞乐乐
- 卫丽华
- 吕义忠
- 吴佳炯
- 吴哲辉
- 宋文
- 张寅生
- 张栗粽
- 徐肇昌
- 朱水林
- 朱荣鑫
- 李奕权
- 李文龙
- 李艳梅
- 杨建磊
- 杨秋伟
- 段贵多
- 王克迪
- 罗光春
- 苏依拉
- 范婷婷
- 薛媛
- 赵太银
- 赵旭
- 邱乐
- 邹德国
- 郑利龙
- 郝克刚
- 郭小群
- 韩小文
- 高芬
-
-
郑智捷
-
-
摘要:
高庆狮院士于2006年发表《新模糊集合论基础》专著,为消解模糊逻辑系列悖论进行逻辑理论基础探索;并于2009年在科学出版社发表《统一语言学基础》专著,为多语言计算前沿构造理论基础支撑。这两部专著在他的创新理论基础研究中为传世瑰宝。在悼念高庆狮院士逝世10周年之际,文中利用最新向量逻辑——变值体系,来展现在高老师的研究方向中元知识系统体系架构建模的最新进展。从向量逻辑出发,综合共轭结构、元知识模型以及各类新型处理机制,在现代逻辑和数学中判定一个复杂系统是否包含经典逻辑悖论,对保证该类系统能否存活起到核心判别作用。从分类和判别解析的角度,悖论可以分为两类模式:逻辑悖论和语义悖论。利用共轭环构造4条色带,系统化地消解莫比乌斯环展现的单面特性,展示一系列几何拓扑逻辑等学科内蕴的逻辑悖论,通过共轭环结构,形成完备的消解体系。相关的结构包括易经、微分几何、微分几何拓扑、整体变分泛函优化等复杂动态系统。随着系统化地消解莫比乌斯拓扑几何逻辑悖论,针对复杂知识系统体系架构,描述适配的相关模块及其子模块的体系架构,从经典逻辑出发,系统地建立经典逻辑、有限自动机、图灵机、冯纽曼体系。利用消解莫比乌斯悖论的向量逻辑、共轭结构和变值体系,系统化地构造量子图灵机、多元复函数向量机、复杂智能化系统体系架构以及统一语言学分析系统等,为新型元知识体系构造新型复杂智能化系统开辟道路。
-
-
吕羽;
张席;
刘宏伟;
荆丽雯;
史诗洁;
傅向华
-
-
摘要:
为了提高高校的工程教育水平,提出利用大学计算机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LEGO Mindstorms机器人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图灵机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让大学生通过实践过程的互动学习编写基本的计算机程序,控制组合好的并具有动力装置的LEGO组件,最终组建一台可以实际运行的图灵机.
-
-
蔡恒进;
蔡天琪
-
-
摘要:
深度学习框架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专业领域超越人类,但沿此路径能否指引机器模拟出类人智能仍然没有定论.强计算主义的观点主张意识和智能可以被物理还原,甚至可以忽略意识.哥德尔等学者则倾向于机器无法模拟或超越人类.文章提出认知坎陷(意识片段)的"附着"与"隧通"这一对范畴,从新的视角探讨心智的工作模式.认知坎陷具有超越时空和流变的特性,在某时某地某景可以"附着"在某个具体对象之上.认知坎陷之间可以通过"隧通"链接成一个网络."自我"作为最原初和最重要的认知坎陷,是人类意识与智能的发端.智能的作用之一是在情景改变时将"自我""附着"到更合适的对象上.
-
-
-
-
摘要:
A I的创新发展是大道理,纵观信息科技的发展历史,尽管信息科技发展异常迅猛,但基本上安全可控。而人工智能发展却缓慢曲折,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两者的差别在于,从信息革命开始,信息的三大理论就已经建立,即图灵机理论(1936)、香农的通信理论(1948)、维纳的控制论(1948)。正因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引导信息技术健康地发展。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则相反,它的基础理论至今没有建立。尽管经历了第一代A I的符号主义模型(知识驱动)和第二代A I的亚符号(连接)主义模型(数据驱动),但它们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构成AI的理论基础。由于缺乏理论指导,AI的发展处于难以控制的局面。
-
-
-
-
王焕超
-
-
摘要:
1954年6月7日,艾伦•麦席森·图灵被发现死在家中。剥夺图灵生命的是一只沾有氰化物的苹果。图灵的早逝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损失。作为“计算机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在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有诸多贡献,他提出的“图灵机”设想启发了现代计算机的发明,而其更著名的“遗产”,是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备智能的测试方法,即“图灵测试”。
-
-
马兆远;
邓菡彬
-
-
摘要:
马兆远,现任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终身教授。他由全国物理竞赛金牌保送北京大学,毕业后赴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皇家学院院士、现任谢菲尔德大学校长Keith Burnett爵士。后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William Philips。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教授。著有《量子大唠嗑》,中信出版社2016年出版。新书《人工智能之不能》刚刚面世。访谈时间为2020年4月初。整个视频访谈长达两小时,本文做了一定的精简。邓菡彬、马兆远,以下简称邓、马。
-
-
刘芹英
-
-
摘要:
历史上,由于珠算广泛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因而社会上很多人对珠算是否能对分数进行运算,或者是代数运算不太了解。实际上,珠算不仅能解决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可以进行乘方、开方、小数和解方程与方程组等高级运算,而且珠算界当今前辈郭启庶教授已经证实“珠算与图灵机等价”,亦即珠算可以解决一切可计算问题。
-
-
黄铁军;
余肇飞;
刘怡俊
-
-
摘要:
经典计算机的理论边界在1936年就由图灵确定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也受限于图灵机模型.囿于神经形态器件的缺失,神经网络模型一直在经典计算机上运行.然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与神经网络的异步并行结构及通信机制并不匹配,表现之一是功耗巨大,发展面向神经网络的体系结构,对于人工智能乃至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处理都是重要方向.类脑机是仿照生物神经网络、采用神经形态器件构造的、以时空信息处理为特征的智能机器.类脑机的思想在计算机发明之前就提出了,研究开发实践也已经进行了30多年,多台类脑系统已经上线运行,其中SpiNNaker专注于类脑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类脑方案.未来20年左右,预计模式动物大脑和人脑的精细解析将逐步完成,模拟生物神经元和神经突触信息处理功能的神经形态器件及集成工艺将逐步成熟,结构逼近大脑、性能远超大脑的类脑机有望实现.类脑机像生物大脑一样都是脉冲神经网络,神经形态器件具有真正的随机性,因此类脑机具备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已证明任何图灵机均可由脉冲神经网络构造出来,类脑机在理论上是否能够超越图灵机,是需要突破的一个重大问题.
-
-
-
郝克刚;
郭小群
- 《2009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为了研究Pi 演算的表达能力,试着用它来表达图灵机。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对Pi 演算进行一定的的扩展,即引入某些函数符号,允许对发送的名字作一定的运算,就可以用Pi演算的规约来表达图灵机的运算过程。
-
-
-
-
-
赵立军
- 《2004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 2004年
-
摘要:
图灵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计算模型-图灵机模型,该模型用一个无限长的带子作为存储,有一个能在带子上读写和前后移动的读写头.该模型形式简单,对现代计算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奠定了计算理论的基础.利用该模型,定义了如下两类问题:1.N类问题;2.NP类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NP完全问题及其应用:1.NP完全性的形式定义及其重要定理。2.NP完全问题的最新应用。3.NP完全问题的相变现象。4.NP完全问题解决策略。
-
-
李奕权;
郑利龙
- 《2010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2010)》
| 2010年
-
摘要:
最近几年,计算机体系邁向多处理器结构道路.然而,冯诺曼机器主导的多核结构,令我们处在存储墙错误的一面.地 址参数引入的冗余,降低了处理器的效率,成为图灵-冯诺曼模型的致命要害.本文对图灵模型作更深一层思考,以信息变换统一了冯诺曼机器程序变换和神经网络变换,分析了两种变换的异同及其 优劣.提出以微核为基础,并按变换的成熟程度,向灵活的可编程的冯氏机器,或高速的神经网络分化.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进化,构建为人们服务的智能机器.
-
-
李奕权;
郑利龙
- 《2010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2010)》
| 2010年
-
摘要:
最近几年,计算机体系邁向多处理器结构道路.然而,冯诺曼机器主导的多核结构,令我们处在存储墙错误的一面.地 址参数引入的冗余,降低了处理器的效率,成为图灵-冯诺曼模型的致命要害.本文对图灵模型作更深一层思考,以信息变换统一了冯诺曼机器程序变换和神经网络变换,分析了两种变换的异同及其 优劣.提出以微核为基础,并按变换的成熟程度,向灵活的可编程的冯氏机器,或高速的神经网络分化.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进化,构建为人们服务的智能机器.
-
-
李奕权;
郑利龙
- 《2010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2010)》
| 2010年
-
摘要:
最近几年,计算机体系邁向多处理器结构道路.然而,冯诺曼机器主导的多核结构,令我们处在存储墙错误的一面.地 址参数引入的冗余,降低了处理器的效率,成为图灵-冯诺曼模型的致命要害.本文对图灵模型作更深一层思考,以信息变换统一了冯诺曼机器程序变换和神经网络变换,分析了两种变换的异同及其 优劣.提出以微核为基础,并按变换的成熟程度,向灵活的可编程的冯氏机器,或高速的神经网络分化.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进化,构建为人们服务的智能机器.
-
-
李奕权;
郑利龙
- 《2010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HPC china2010)》
| 2010年
-
摘要:
最近几年,计算机体系邁向多处理器结构道路.然而,冯诺曼机器主导的多核结构,令我们处在存储墙错误的一面.地 址参数引入的冗余,降低了处理器的效率,成为图灵-冯诺曼模型的致命要害.本文对图灵模型作更深一层思考,以信息变换统一了冯诺曼机器程序变换和神经网络变换,分析了两种变换的异同及其 优劣.提出以微核为基础,并按变换的成熟程度,向灵活的可编程的冯氏机器,或高速的神经网络分化.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进化,构建为人们服务的智能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