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损伤
四肢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7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49059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法医学杂志、医学临床研究、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全国周围神经学术会议暨东北地区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等;四肢损伤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余云兰、侯晓旭、侯树勋等。
四肢损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9059篇
占比:99.89%
总计:149228篇
四肢损伤
-研究学者
- 余云兰
- 侯晓旭
- 侯树勋
- 冯春蕾
- 刘增亮
- 刘延锦
- 向清国
- 吴一帆
- 吴建民
- 唐长友
- 廖国龙
- 徐国峰
- 施建国
- 晋强
- 曹凤琳
- 曹艳红
- 李树梁
- 林涧
- 梅静
- 王汴云
- 王海燕
- 王静
- 章亚东
- 章剑
- 谢振军
- 赵国红
- 邓修剑
- 邓名山
- 邓小兵
- 郑爱华
- 郑竟舟
- 郭志群
- 陆兰芬
- 陈云瀛
- 陈根强
- 顾海燕
- 高怀银
- 丁尔勤
- 丁旭明
- 于建军
- 于明克
- 亓敏
- 付坷莉
- 付翠华
- 任向辉
- 伏忠阳
- 何双华
- 何婵
- 何德康
- 侯振海
-
-
余云兰;
林加福;
林涧
-
-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四肢创面修复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收治的80例行四肢创面修复手术肢体创伤老年患者,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65~93岁,平均73.5岁;锐性伤62例,钝性伤18例.麻醉方式采用单独神经刺激仪或联合超声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四组,每组20例:第一组为上肢手术单独应用神经刺激仪(US组);第二组为上肢手术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应用(UU组);第三组为下肢手术单独应用神经刺激仪(LS组);第四组为下肢手术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应用(LU组).运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不同组别阻滞完成时间和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心率和血压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UU组和LU组的阻滞完成时间(min)(上肢3.06±0.87,下肢10.5±2.6)和阻滞起效时间(上肢14.15±3.09,下肢11.1±3.6)短于US组和LS组(上肢4.17±0.78,20.45±6.26;下肢19.6±2.3,14.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行神经阻滞麻醉,阻滞完成时间更短、见效更快,建议推广.
-
-
崔佰红;
顾海燕
-
-
摘要:
目的 观察自行设计制作的可监测温度的智能型冰敷袋在四肢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12月四肢损伤需要冰敷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冰敷,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型冰敷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冰敷后2 h、12 h、24 h、48 h疼痛、肿胀情况以及护士对于冰敷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冰敷后疼痛及肿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于冰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可监测温度冰敷袋在四肢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
-
-
顾苏云
-
-
摘要:
道路交通事故中伤残评定结果关系着伤者是否能够获得不菲的赔偿金额.是否能评上伤残,伤残等级高低关系着受害人和肇事方、保险公司等各方的利益,因此司法鉴定机构在道路交通事故的赔偿中是非常关键的.通常,道路交通事故中比较产检的人身损伤主要存在于头部、脊椎神经及四肢损伤等,其中四肢的损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对道路交通事故中四肢损伤伤残评定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
-
喻忠斌;
覃松;
王鹏;
车彪;
王凯;
柯晖
-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ingle stage pedicle mesh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combined with VSD in the treatment of extremities degloving injuries. Methods The 58 cases with extremities degloving inju-ries were treated with the single stage pedicle mesh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combined with VSD. Results The 52 cases of skin grafts were full alive; skin grafts in 5 cases were survived mostly, which were survived by free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ing treatment after debridement;1 case with serious infection and tissue necrosis was amputated. The 57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6 months. The function of the survival skin graft was good. Conclusions The single stage pedicle mesh full-thickness skin graft combined with VSD in treating extremities degloving injury play infection control for the effect of skin graft survival.%目的 探讨应用一期带蒂网状全厚皮片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皮肤脱套伤效果.方法 对58例四肢皮肤脱套伤患者采用一期带蒂网状全厚皮片回植联合VSD治疗.结果 52例脱套皮肤一期成活;5例皮肤部分成活,清创后再次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成活;1例合并严重感染及组织缺血坏死予以截肢.57例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成活皮片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一期带蒂网状全厚皮片回植联合VSD治疗四肢皮肤脱套伤能起到控制感染及促进植皮成活的效果.
-
-
-
杨光;
赵光勋;
胡沣;
王进;
石磊;
夏添;
赵光彩;
孙名超
-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组合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四肢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共收治9例四肢较大面积缺损的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35.7 (12~54)岁.四肢软组织缺损面积8.0 cm×13.0 cm~14.0 cm×26.0 cm.一期患肢创面予以彻底清创加VSD处理,二期视创面情况采用双侧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串联或单侧股前外侧分叶皮瓣组合修复.皮瓣切取面积9.0 cm×15.0 cm~15.0 cm×28.0 cm,平均10.0 cm×17.0 cm,大腿供区均直接缝合.定期随访,内容包括伤口愈合情况、皮瓣外形、供区瘢痕、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手术探查给予吻合皮下静脉后成活.平均随访6(5~12)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及患肢功能满意. 1例供区皮肤张力较大未予以皮内缝合,术后大腿美观欠佳,其他患者大腿供区仅留线状瘢痕.所有患者供区股四头肌肌力均正常.1例供区大腿前外侧感觉减退.结论 组合式股前外侧皮瓣设计灵活,通过串联,化宽度为长度,保证供区能够直接缝合,是一种修复四肢较大创面可靠、微创的手术方法.
-
-
朱娟;
区海云;
麦秀连;
陈丽斐
-
-
摘要: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ce cushion for paper diaper in patients with limb injurie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eth-ods: A total of 130 patients with limb injuries in need of ice compress from June2015 to June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ce compress by traditional ice water pack ,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lf-made ice cushion for paper diaper.The swelling degree and pain degree, and the satisfaction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2h, 24h and 48h were comparted.Results: The degree of swelling and pain in the limb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igh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on the ice compress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ice cushion for paper diaper has good cooling storage effect, with high comfort, cheap and convenient,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目的:探讨纸尿裤冰垫在骨科四肢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四肢损伤需要冰敷的患者13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水冰袋冰敷,观察组采用自制纸尿裤冰垫,比较两组2,24,48 h肢体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冰敷的各项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四肢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冰敷效果的各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纸尿裤冰垫储冷作用佳、舒适度高、廉价、便利,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
靳新焕
-
-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该院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155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9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自我管理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7%,高于对照组的8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自我管理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自我管理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能增强患者的护理自我管理能力,而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
戴双双;
顾海燕;
葛赟
-
-
摘要:
目的 探讨四肢损伤患者冰敷的最佳方法 .方法选择100例四肢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可监测温度冰敷袋外敷,对照组采用传统盐水冰袋外敷.观察2组患者冰敷治疗后护士的满意度、患者的疼痛程度、损伤处的肿胀程度.结果 2组冰敷后在护士的满意程度方面1h、24h、48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患者疼痛程度方面,冰敷后1h,24h,48h疼痛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可监测温度冰敷袋在四肢损伤患者减轻疼痛的效果明显,并可减少肢体的肿胀程度.
-
-
施建国
- 《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所致脊柱四肢损伤的临床特点。rn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4年10月5年间收治的1236批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所致3267例伤员的骨关节损伤情况。rn 结果:本组伤员中发生脊柱及四肢骨关节损伤者共2043例次,占62.53%:骨折部位以胫腓骨最为常见,占32.55%;漏诊89例,占4.36%;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治愈率89.42%。rn 结论:脊柱和四肢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致伤部位,在抢救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的同时应兼顾骨折的及时处理,避免漏诊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功能。
-
-
钟红刚;
徐社教;
王萱;
王德龙;
王永志;
张万强;
董福慧
- 《200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脊柱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骨伤》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定量研究正常人群自然行走过程脊柱及四肢运动的平衡和协调性质,建立脊柱与四肢损伤诊疗的新方法和提供正常步态基础数据。rn 方法:13例受试者,男7例,女6例;年龄25~58岁,平均(37.5±12.3)岁;均为健康人.采用刚性测力板挠性连接的步态鞋(专利号:ZL 200520142238.4),通过2.4GHz频段跳频通讯多路遥测,获得正常人自然行走过程中左右两足负重力-时间关系曲线,并分析前足和后足负重力-时间积分百分率等参数.rn 结果:得到13例正常负重步态测试结果。将各部位负重力-时间关系曲线对时间积分,得到负重时间积分值.左后足负重时间积分占总负重时间积分百分率23.78%±2.38%,左前足负重时间积分百分率26.88%±2.93%;右后足负重时间积分占总负重时间积分百分率22.04%±3.54%,右前足负重时间积分百分率27.09%±2.79%;左足负重时间积分占总负重时间积分百分率50.70%±2.33%,右足负重时间积分占总负重时间积分百分率49.20%±2.33%.rn 结论:正常人负重步态左右侧平衡及前脚掌和后跟负重协调.所述各项参数对不同正常个体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所述负重步态遥测分析设备和方法简便实用,在运动系统科研和临床诊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
徐小山;
徐永清;
郭远发;
唐辉;
梅良斌;
郭洪涛;
吕乾
- 《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索负压吸引技术在减少皮瓣术后坏死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四肢和臀部皮肤缺损65例患者,其中实验组40例,在皮瓣术中放置引流管,术后负压吸引;对照组25例,术中仅放置引流条,术后作一般更换敷料.所有皮瓣在术后均观察1月,计算皮瓣优、良、可和差例数,应用秩和检验.结果:在实验组优35例,良2例,可2例,差l例,对照组优21例,良0例,可1例,差3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吸引技术能有效预防皮瓣术后的坏死,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简便.
-
-
徐小山;
徐永清;
郭远发;
唐辉;
梅良斌;
郭洪涛;
吕乾
- 《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索负压吸引技术在减少皮瓣术后坏死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四肢和臀部皮肤缺损65例患者,其中实验组40例,在皮瓣术中放置引流管,术后负压吸引;对照组25例,术中仅放置引流条,术后作一般更换敷料.所有皮瓣在术后均观察1月,计算皮瓣优、良、可和差例数,应用秩和检验.结果:在实验组优35例,良2例,可2例,差l例,对照组优21例,良0例,可1例,差3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吸引技术能有效预防皮瓣术后的坏死,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简便.
-
-
徐小山;
徐永清;
郭远发;
唐辉;
梅良斌;
郭洪涛;
吕乾
- 《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索负压吸引技术在减少皮瓣术后坏死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四肢和臀部皮肤缺损65例患者,其中实验组40例,在皮瓣术中放置引流管,术后负压吸引;对照组25例,术中仅放置引流条,术后作一般更换敷料.所有皮瓣在术后均观察1月,计算皮瓣优、良、可和差例数,应用秩和检验.结果:在实验组优35例,良2例,可2例,差l例,对照组优21例,良0例,可1例,差3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吸引技术能有效预防皮瓣术后的坏死,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简便.
-
-
徐小山;
徐永清;
郭远发;
唐辉;
梅良斌;
郭洪涛;
吕乾
- 《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探索负压吸引技术在减少皮瓣术后坏死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回顾性分析四肢和臀部皮肤缺损65例患者,其中实验组40例,在皮瓣术中放置引流管,术后负压吸引;对照组25例,术中仅放置引流条,术后作一般更换敷料.所有皮瓣在术后均观察1月,计算皮瓣优、良、可和差例数,应用秩和检验.结果:在实验组优35例,良2例,可2例,差l例,对照组优21例,良0例,可1例,差3例,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吸引技术能有效预防皮瓣术后的坏死,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简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