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M2.5浓度

PM2.5浓度

PM2.5浓度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2894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西安理工大学学报、浙江气象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PM2.5浓度的相关文献由613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家燕、刘朋、孙希华等。

PM2.5浓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2894 占比:99.55%

总计:43090篇

PM2.5浓度—发文趋势图

PM2.5浓度

-研究学者

  • 余家燕
  • 刘朋
  • 孙希华
  • 焦亚音
  • 王勇
  • 王欣瑶
  • 马志淳
  • 付宏臣
  • 俞科爱
  • 傅俐

PM2.5浓度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清泉; 金梧凤; 张宁宁
    • 摘要: 本文选取新型通风窗送风量和通风器效率作为影响因素,采用fluent软件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通风量分别为32 m^(3)/h、43 m^(3)/h、53 m^(3)/h和通风器过滤效率分别为40%、70.8%、90.3%条件下,室内PM_(2.5)和CO_(2)浓度改善的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得出:当室内环境要求PM_(2.5)浓度在一级限值之下时,最佳的运行策略为高效过滤(90.8%)条件下53 m^(3)/h的通风模式运行185300 mins。若PM_(2.5)浓度取二级限值,高过滤效率在32 m^(3)/h、43 m^(3)/h和53 m^(3)/h的通风模式的最佳运行时间分别为70-160 mins、50-200 mins和40-300 mins。
    • 杨金凤
    • 摘要: 为了解门头沟区采暖季PM_(2.5)和TSP污染变化特征,统计了2019年11月15日~2020年3月15日高密度大气自动监测站点的观测数据,分析了PM_(2.5)和TSP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M_(2.5)和TSP浓度空间分布有由西向东逐渐递增的趋势,PM_(2.5)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PM_(2.5)月均浓度峰值出现在2月份。在浅山区,城区TSP月均浓度峰值出现在11月份,但在深山区峰值出现在次年1月份。PM_(2.5)和TSP日均浓度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TSP小时变化呈现双峰型,PM_(2.5)小时变化趋势类似于TSP。
    • 万普娟; 邱飞; 向峰; 王健; 潘春梅; 朱翔; 徐丽霞
    • 摘要: 以昆明市主城区2019年1—12月6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环境和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昆明市PM_(2.5)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PM_(2.5)浓度与各监测参数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在月份上,4月各站点除龙泉镇外PM_(2.5)浓度均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7月出现最低值;各站点在6—11月浓度较低,12—5月相对较高;在季节上,秋季PM_(2.5)的浓度较低,冬季、春季和夏季浓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五华区和西山区PM_(2.5)的浓度较高,盘龙区、官渡区和呈贡区的浓度相对较低;金鼎山、碧鸡广场、龙泉镇和呈贡新区站点的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而官渡区博物馆和东风东路站点的拟合程度相对较差。
    • 闫顺生; 张璇; 李艾; 孙翠先
    • 摘要: 文章叙述了Raman-Mie激光雷达探测PM_(2.5)质量浓度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讨论了气溶胶消光系数和PM_(2.5)质量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利用激光雷达反演出的消光系数廓线转化为PM_(2.5)质量浓度廓线。分析了两个晚上PM_(2.5)质量浓度廓线个例,对获得的PM_(2.5)质量浓度垂直廓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初步探测结果表明Raman-Mie激光雷达探测PM_(2.5)质量浓度是可行的。
    • 谢劭峰; 张伟; 潘梦清; 黄良珂; 刘立龙
    • 摘要: 针对常规PM_(2.5)浓度预测方法难以同时处理PM_(2.5)浓度分布的时空非平稳性和空间自相关性的问题,构建了顾及多因子影响的时空地理加权回归克里金(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Kriging,GTWRK)模型进行广西地区PM_(2.5)浓度预测,并与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地理加权回归克里金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TWRK模型较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81,4.69μg/m^(3),6.44μg/m^(3);对GTWRK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空间化表达,得到2015—2019年广西PM_(2.5)浓度空间分布,结果显示,空间上,高浓度PM_(2.5)分布于柳州和桂林,低浓度PM_(2.5)分布于防城港和北海;时间上,高浓度的PM_(2.5)分布面积逐年递减。
    • 刘喆; 赵威伦; 田晓青; 桑悦洋; 屈永霖; 任静静; 李成才
    • 摘要: 为了得到中国东部地区大范围的地面PM_(2.5)浓度分布,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一个模型,用2019年葵花8号静止卫星大气顶层反射率数据和欧洲中心气象资料作为输入数据,地面PM_(2.5)浓度作为输出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下,该模型对中国东部地区均有较高的精度。对于小时PM_(2.5)的浓度反演,该模型的十折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为0.82,均方根误差为20.11μg/m^(3)。将2019全年卫星‒气象格点数据放入模型,得到中国东部地区全年逐小时的PM_(2.5)格点数据,利用该格点数据分析中国东部地区PM_(2.5)浓度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分布,取得良好的效果。
    • 金春梅
    • 摘要: 为了提升PM2.5浓度的预测精度,考虑到PM2.5浓度受时间序列特征和非线性特征等原因的影响,导致了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在预测PM2.5浓度时会存在较大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SSA)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参数的定量预测模型。首先,将14个特征变量进行二进制编码,利用遗传算法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特征变量进行优选,获取最优特征子集;利用SSA算法对LSSVM的参数进行优化,构建SSA-LSSVM的PM2.5浓度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和麻雀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的模型,具有明显的预测效果。其中,该模型的RMSE和MAE分别为10.53和8.01,预测精度均高于其它模型。
    • 张春辉; 徐鹏
    • 摘要: 利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贵阳市能见度、相对湿度(RH)和PM_(2.5)浓度逐时观测资料,分析了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及PM_(2.5)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贵阳市相对湿度与PM_(2.5)浓度较低,能见度较高,冬季则相反;能见度日变化为单峰型分布:06:00时左右最低,16:00时左右最高,与相对湿度呈反向变化。能见度与RH为显著负相关,能见度随RH增大而减小,RH<40%时,能见度降低主要受PM_(2.5)浓度升高的影响;40%≤RH<90%时,PM_(2.5)中的水溶性二次粒子吸收水汽后改变物理化学性质,粒径尺度明显增大,导致其消光性能进一步增强,二者共同影响能见度;RH≥90%时,能见度骤降与PM_(2.5)浓度相关性并不强,主要是大量水汽凝结物消光起了决定性作用。RH≥90%时,能见度随相对湿度增加而线性递减,RH每升高1%,贵阳能见度平均减小1.104 km。
    • 张雪; 崔向波
    • 摘要: 文章分析了城市空气PM2.5污染的时间、空间和区域变化特征和规律,从机动车、工业、扬尘、秸秆焚烧和燃煤等探讨了城市大气环境中PM2.5的主要来源,以及城市大气环境中PM2.5污染物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城市大气环境中的PM2.5浓度变化特征分析,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黄衍; 李旻雯; 李景广
    • 摘要: 为解决传统通风空调系统温度控制与污染物浓度控制需求风量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与污染物浓度控制相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结构和控制方法。通过室内负荷计算及PM2.5浓度计算,对比分析了北京、上海、深圳地区在保证室内温湿度需求时典型办公室内的PM2.5浓度水平。结果表明,该通风空调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室内温度和PM2.5浓度的控制要求,尤其在室外气候温和且大气污染较重时期对室内环境的保障效果更为明显。以北京地区2018年为例计算,在室内温度相同情况下,采用该通风空调系统室内PM2.5浓度全面达标,而采用传统通风空调系统则有10.3%的时间超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