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7197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201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文献由26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桂、施毅、赵蓓蕾等。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197篇
占比:99.82%
总计:67316篇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
-研究学者
- 张桂
- 施毅
- 赵蓓蕾
- 张丽娟
- 阎锡新
- 于洪涛
- 刘漪
- 刘苗苗
- 刘荣
- 刘蒙蒙
- 吴小军
- 吴昌归
- 吴红科
- 唐爱霞
- 宋文芳
- 崔东
- 庚俐莉
- 徐荣薇
- 李国胜
- 李延
- 李清泉
- 李静
- 李飞
- 王保法
- 王敏
- 王红军
- 王谦
- 聂丽娟
- 谢作舟
- 谢晓飞
- 谭湘淑
- 贾金广
- 陈淼淼
- 陈英
- 韩新鹏
- 马海英
- 高文永
- 黄洁
- Zhangjunli
- linli
- liulei
- zhangshaoming
- 万文霞
- 万自芬
- 乾磊
- 于卫芳
- 伍孔菊
- 何多娇
- 何礼贤
- 余红
-
-
薛白
-
-
摘要: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器械管理应用8S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3月本院的70套医疗器械开展研究,并对其管理前后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器械的状态、保养、入库、盘点以及发放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对8S管理法的应用成效进行评估。结果:在8S管理模式实行之后,在呼吸重症病房中,其器械消毒合格率(91.43%)、器械完好率(94.29%)明显高于管理前(71.43%,77.14%),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管理前相对比,管理后,医务人员使用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器械管理中,8S护理管理能够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和器械完好率,同时对于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使用满意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保证医疗安全,对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效都是非常有利的。
-
-
马宝静;
张银萍;
周立杰;
李玉;
张玉萍
-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护士实习生带教中应用目标学习法联合案例教学法(CBL)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人民医院RICU护士实习生10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CBL教学,观察组采用目标学习法联合CBL教学,且均实习4周。比较两组出科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认可情况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案例分析、操作成绩、主观题评分及客观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提升判定性思维能力、拓宽知识面、提升自学能力、明确学习目标及全面掌握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学习法联合CBL教学可提升RICU护士实习生出科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提高教学满意度。
-
-
陈溢玲;
林婷婷;
钟丽琴;
李颖彬;
曾桃霞
-
-
摘要:
目的:分析模块化护理干预对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重症肺炎患者睡眠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ICU住院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模块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RICU入住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R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RICU重症肺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动脉血气指标、睡眠质量,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机体康复。
-
-
马有霞;
吕春红;
王永红
-
-
摘要: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是呼吸科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医疗地点,随着抢救急诊危重患者的增加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医疗监护仪器设备相继研发并使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辅助作用。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管理中,由于呼吸困难导致的患者病死率很高,因此多采用呼吸机进行气管插管治疗。呼吸机是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最常见的一种医疗器械,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肺通气率,改善缺氧症状,减少CO_(2)滞留。但是,若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管理不当,容易引发患者同时发生铜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感染,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从而导致呼吸机的使用效率下降。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规范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管理,可以提高重症监护病房的使用安全性,还可以延长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的使用年限,有效降低仪器的使用失效率。本文针对规范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管理研究开展综述。
-
-
张嘉斌;
贾书迪;
柳晶楠;
陈凯迪
-
-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策略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强化护理策略。比较2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R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51±1.23)d、(141.56±12.37)h,低于对照组的(8.76±1.46)d、(165.09±11.86)h;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8.15±0.72)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的(13.48±1.23)分、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躯体、生理、社会功能及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4%,对照组为14.29%,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ICU气管插管患者行强化护理策略效果理想,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
陈蜜柔;
倪晓影;
吴福珍
-
-
摘要:
目的探讨“3S2E”管理模式预防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予“3S2E”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常规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VAP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水平及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社会、环境、生理各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S2E”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R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平稳其生命体征,降低VAP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
-
宋秋红
-
-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科室内医护人员进行电动吸痰操作之后其手部存在菌群检测的意义.方法 60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对电动吸痰人员采集痰液之后的医护人员手部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痰液标本培养与手部细菌菌群构成以及培养符合率.结果 本次实验患者60例,共采集痰液标本210例,医护人员的手部标本150例,其中痰液标本细菌中克雷白杆菌群的菌群构成比例最高为29.05%,其次则为铜绿假单胞菌,占比为26.19%,医护人员手部标本菌群符合数为98例,细菌符合率为65.33%.结论 医护人员电动吸痰后手部菌群与培养菌群检测结果基本一致,需加强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规范以及手卫生管理力度,进而预防医护人员发生呼吸道疾病.
-
-
柯斓;
贺静;
陈英美;
李丽芳;
彭倩
-
-
摘要:
目的 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rimary trauma care,PTC)培训模式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新入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新入科护士(包括新入职护士及轮转护士)30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按照PTC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新入科护士的专科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技能成绩和情景模拟考核成绩.结果 采用PTC培训模式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新入科护士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情景模拟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培训模式的护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TC培训模式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新入科护士进行培训,能更好地掌握专科相关理论和技能,提高抢救配合反应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了护士综合能力.
-
-
姜小珍;
温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CBL)联合小讲课教学模式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RICU84名轮科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单纯小讲课教学模式教学为对照组,采用CBL结合小讲课教学模式教学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学习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成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并调查科主任对两组成员的评价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学员选择题及简答题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病例分析题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科主任对观察组的总满意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704,P=0.030).结论:CBL联合小讲课教学模式更有利于临床教学,效率高,有利于培养现代化临床思维,值得广泛推崇.
-
-
-
袁伦平;
伍孔菊
- 《2019年度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目的:本文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及护理体会.方法:本文选择本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在2016-2018年出现的医院感染患者100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统计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因素,并总结了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护理方式.结果: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部位有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皮肤组织、口腔组织:感染因素有患者免疫力较低、住院时间较长、药物应用不合理、交叉感染:护理方式有提高患者免疫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合理用药、隔离感染患者、及时消毒、全面监控.结论:针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方式.
-
-
-
冯思芳;
吴娟宁;
权红利;
张兰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rn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科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RICU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R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措施,对于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睡眠质量、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比较,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于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rn 结果:实验组1周后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周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
-
-
-
-
-
-
-
-
- 佳木斯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3.01.03
-
摘要:
一种重症监护病房用隔离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外壳装置、转料装置、不完全齿轮、翻盖齿轮、槽轮、拨盘,外壳装置包括机架、底座、上座、挡板、磁性板、紫外线灯、弹簧,机架两侧各具有1个立板,2个立板中间具有贯穿的料架孔,左侧料架孔上部具有磁性板轴孔,磁性板轴孔上部具有拨盘轴孔,底座前侧具有底座法兰,底座中间具有底座挡板槽,底座底部具有对称设置的2个底座弹簧挡板,底座两侧各具有1个底座立板,每个底座立板中间具有半圆形底座凸缘,每个底座凸缘内侧具有底座滑槽,底座滑槽前侧具有盖板后导弧,底座滑槽后侧具有盖板前导弧,上座前侧具有上座法兰。
-
-
-
-
-
-
-
-